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中國網

農民當主角、鄉賢做導演!白水洋鎮桃源村“村晚”燃旺“文化篝火”

2024-02-23 22:04:20 來源: 中國網

  “快走,碗回來再洗!”2月10日傍晚,臨海市白水洋鎮桃源村“村晚”正式開演前,隨着文化禮堂響起歡快的音樂,村民相互催促着動身,凜冽寒風中,人影三三兩兩聚集,一路上有説有笑。

  當晚6點半,“村晚”節目正式開演,舞&上,越劇、大鼓、腰鼓、舞蹈、劍術等節目輪番登場,平日裏看熟了的老鄰居們裝扮上後上&讓人驚艷。台下,有白髮蒼蒼的老人跟着鼓點節奏“沉浸式”拍手,也有家長將年幼的小孩舉過頭頂觀演,喝彩聲和歡笑聲此起彼伏。

  “以往過春節,大家喜歡吃吃喝喝、玩麻將打牌,‘村晚’不僅帶來了年味兒,也帶動了村風民風好轉。”桃源村第一黨支部書記上官松偉説,桃源村坐落於大雷山麓,因種植桃花,而小有名氣。

  今年已經是桃源村連續第三年由村民自導自演“村晚”。當天,該村文化禮堂前人影黑壓壓一大片,現場觀眾多達上千人,除了本村村民,周邊村莊也有許多村民前來捧場。

  上官松偉告訴筆者,今年的“村晚”共15個節目,持續兩個多小時,負責演出的是本村的農民藝術團,是由村裏愛好文藝的村民自發組成的團體。

  活動現場,一個瘦小的黑色身影格外引人注意,只見他不時走動,或為演出人員拍攝精彩鏡頭,或走上前和工作人員交代事情、指揮道具組調配物資,一臉的嚴肅認真。

  這是該村本次晚會的總導演,桃源村鄉賢、文化禮堂管理員王再明。王再明退休後便回到家鄉白水洋鎮,從2022年至今,桃源村“村晚”從劇目到舞&再到演員排練,全由這位年過八旬的老人一手操辦。如今,王再明已成為鄉村文藝活動的多面手,會拍攝剪輯短視頻,也懂調燈光,弄音響。今年春節前一個月,王再明就組織“民星”們一起籌備這場文藝聯歡,不少鄉賢能人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帶領村民們呈現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雖然辛苦忙碌,但王再明卻覺得很值,“我們希望通過‘村晚’,讓老人開心,也團結年輕人,貼近他們的生活,為此,我這個‘老夥計’也不斷學習新技能。”“村晚”之外,一首首歌曲、一支支舞蹈,也成為了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表達情感、唱響家鄉好日子的生動載體。“現在,我們每天晚上都要開展文體活動鍛煉身體的。”王再明説。

  近年來,白水洋鎮鄉賢會充分發揮鄉賢人才資源,挖掘本土特色文化,積極探索“文化促振興”新路徑,將本土文化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文化活力。如助力精神共富,桃源村鄉賢,將群眾喜聞樂見的“村晚”搬上村級舞&,為展示和美鄉村新圖景提供“舞&窗口”;助力文化設施,鄉賢結對岩頭王村,捐助岩頭王村文化禮堂、景觀涼亭等建設資金七百多萬元;助力農旅融合,鄉賢企業大雷山莊研發製作出菜色新穎、獨具白水洋底蘊與特色的“豆腐宴”;助力美麗村居,鄉賢會為上元地村上吳自然村美麗鄉村文化提升創建工作提供金點子,成功獲評美麗鄉村示範村。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