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鸛雀樓下譜新篇

2023-10-31 19:42:2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圖為9月20日拍攝的鸛雀樓。 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迎面跑來的黃河大鐵牛、牽手相望的崔鶯鶯和張生、吟誦詩歌的王之渙……夜幕降臨,在黃河東岸的蒲州古城邊,一場融合古今的光影秀映照在宏偉的鸛雀樓上,引得觀眾陣陣喝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因詩詞而名揚天下的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連日來舉辦了落日打卡、主題光影秀、露營賞月、文藝表演、美食品嘗等系列活動,吸引數萬名游客前來體驗。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原用於軍事瞭望,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經唐歷宋,存世700餘年,在金元光元年與蒲津橋同時焚燬於戰火中。1997年當地政府在其舊址附近恢復重建鸛雀樓,2002年正式對外開放。

  “今之鸛雀樓,外觀三層四檐,樓內空間六層,主體為倣唐式建築。”鸛雀樓景區講解員趙文佳介紹説,樓內各層分別有《中都蒲坂繁盛圖》木質彩塑、《築樓戍邊》壁畫、詩詞名家名作展,以多種形式再現河東大地悠久的歷史文化。

  在鸛雀樓最高層,一座王之渙寬展衣袖、憑風而立的雕像,仿佛正在吟誦着那首《登鸛雀樓》。極目遠眺,寬廣雄渾的黃河奔騰遠去,近處百畝花海鮮艷奪目。“觀名樓氣勢,賞黃河美景,領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美好意境,感覺不虛此行。”來自西安的游客李茗茗説。

  近年來,永濟市圍繞全域旅游提升,圍繞詩詞、黃河文化主題,在鸛雀樓內部進行文化布展,外部實施濕地花海景觀工程。永濟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薛翠鳳介紹説,在鸛雀樓周邊鄉村振興基礎設施提升項目中,已建和在建的便民服務中心、詩詞小屋、沿黃河生態工程,將為游客展現出一個全年有綠、步步皆景、深度體驗的鸛雀樓新詩篇。

  從空中俯瞰,緊鄰鸛雀樓景區的便民服務中心採用弧形屋面設計,總體呈現黃河波浪的造型,具備了會議、研學、游客休息、文創産品展示等多重功能。不遠處的詩詞小屋,成為游客體驗黃河灣露營和觀賞燈光秀的絕佳去處。

  在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鸛雀樓景區推出的國慶主題燈光秀、歌曲聯唱、非遺演出、河東美食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吸引游客8.17萬人次,與2019年相比增長172%,門票收入211萬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15%。

  鸛雀樓所在的蒲州鎮緊鄰黃河,旅游資源豐富,鸛雀樓、普救寺、黃河大鐵牛、萬固寺等知名景點所帶動的蓬勃發展的旅游業,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産業。蒲州鎮相關負責人&&,通過大力發展相關配套服務業,以旅游發展促進就業,目前共有民宿、賓館18家,商店、飯店198家,輻射帶動周邊超過2000餘人就業,每年人均增收約1.2萬元。

   (記者王皓)新華社太原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