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3版

穩住農業基本盤,夯實“三農”“壓艙石”

透視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走勢

2023-10-24 20:21:2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3版

  前三季度經濟數據近日出爐,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備受關注。秋糧收穫情況如何?“菜籃子”産品供給和價格有什麼趨勢?農民增收形勢怎樣?在23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回應。

全年糧食獲得豐收

  今年我國一些地方糧食生産經歷颱風、洪澇等挑戰,糧食收穫情況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説,今年糧食生産克服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乾旱等災害影響,産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其中,夏糧早稻豐收到手,夏糧産量比上年略減25.5億斤,仍處於歷史第二高位,早稻連續四年增産,秋糧增産已成定局。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10月22日,全國秋糧已收81.3%,秋糧大頭已豐收到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從專家田間測産、各地實打實收情況看,絕大部分省份是增産的,個別省份因災減産,有增有減,增的明顯比減的多。

  潘文博介紹説,今年秋糧面積增加奠定了增産基礎,大面積單産提升效果初顯是增産的關鍵。雖然局部災害較重,但多數主産區雨水調和、光熱充足,利於作物生長髮育和産量形成。

  據了解,預計今年秋糧面積13.1億畝,比上年增加了700多萬畝。今年高産作物玉米麵積增加比較多,雜糧雜豆等低産作物面積相應減少。農業農村部啟動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今年重點在200個玉米大縣、100個大豆大縣整建制推進單産提升,從耕種管收、地種藥肥全環節找差距,採取綜合性解決方案。

“菜籃子”重點品種供應充足

  “菜籃子”産品供給和價格關係千家萬戶。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豬肉産量4301萬噸、同比增長3.6%,牛羊禽肉産量2673萬噸、增長4.4%,禽蛋産量2552萬噸、增長2.1%,牛奶産量增長7.2%,國內水産品産量增長4.8%。10月上旬全國蔬菜在田面積同比增加140多萬畝。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劉涵介紹説,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以來全國“菜籃子”重點品種供應總量充足,市場運行基本正常,當前的價格水平低於去年同期。

  展望後期,劉涵&&,第四季度全國肉蛋奶産能充裕,蔬菜在田面積穩中有增,保供穩價基礎紮實。冬春季節設施蔬菜佔比較高,加上雨雪冰凍天氣多發,生産、物流等成本相應增加,部分品種價格將季節性上漲。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確保市場平穩運行,持續抓好冬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組織開展産銷對接活動,開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

  豬肉價格關係百姓餐桌和養殖戶收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陳光華&&,7月下旬之後,豬肉供需逐漸趨於平衡,生豬價格回升,養殖實現扭虧為盈。中秋國慶以來,豬肉市場供應寬鬆,價格出現小幅下跌。這主要是因為生豬生産供應穩定增加。

  “近期我們組織專家、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進行了專題會商。預計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豬生産仍在慣性增長,後市供應將穩定增加。四季度是消費旺季,豬價可能會回升,但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陳光華提醒,廣大養殖場戶要做好生産安排,順時順勢出欄生豬,農業農村部將抓好穩定産能、強化預警、防好疫病,促進生豬生産穩定發展。

鞏固農民收入增長形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三農’工作任務很多,但有兩點很明確:一是穩産保供,這是首要任務;二是促進農民增收,這是中心任務。”曾衍德説,特別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激活農村內需,促進農民增收更具重要性、緊迫性。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鄉村富民産業培育壯大,農産品加工業平穩發展,鄉村休閒旅游穩步恢復,農産品網絡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

  曾衍德&&,農業農村部將持續加力,多措並舉,鞏固農民收入增長的形勢:

  ——促進産銷銜接暢銷增收。會同相關部門落實好秋糧收購政策,增加收購網點。秋季水果將大量上市,要做好産銷銜接,暢通銷售渠道。

  ——發展鄉村産業就業增收。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特別是秋季果品保鮮儲藏及加工,促進加工轉化以及錯峰銷售實現增收。推介一批美麗鄉村休閒旅游精品線路和景點,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

  ——抓好項目建設拓崗增收。秋冬種過後是農田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期,指導各地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發展設施農業、建設倉儲冷鏈物流設施以及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等項目,增加就業崗位,促進靈活就業。

  ——深化農村改革賦能增收。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集體産權制度等改革,有序推進農村産權流轉交易規範化建設,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産權益。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讓農民更多分享發展成果。

(記者於文靜 王聿昊)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