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中日一時瑜亮

亞運會女籃綜述

2023-10-07 16:43:1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10月5日,中國隊球員李夢(右二)與日本隊球員在頒獎儀式上合影。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經過六個比賽日的角逐,杭州亞運會女子籃球項目5日晚收官。中國女籃最終頂住壓力成功衛冕,收穫隊史第七個亞運會冠軍。縱觀亞洲女籃賽場,各隊實力懸殊,日本隊是中國隊主要對手,韓國隊也不容小覷。

  杭州亞運會上,中國女籃繼續沿用2022年女籃世界盃的班底,內外線核心韓旭和李夢在比賽開始前從海外聯賽歸來與球隊匯合。與今年女籃亞洲盃陣容相比,主力球員李月汝、黃思靜傷癒歸隊,年輕球員羅欣棫再次入選,球隊陣容齊整,多數球員處在職業生涯上升期或巔峰期。

  小組賽中,中國女籃先後大比分戰勝蒙古國隊、印度尼西亞隊和印度隊,場均凈勝對手54分,巨大的內線優勢幫助中國隊輕鬆晉級八強。中鋒李月汝連續三場成為中國女籃“得分王”,在傷癒復出後展現出了不錯的競技狀態。四分之一決賽中,中國女籃雖然暴露出進入比賽狀態慢熱的問題,但在提升防守強度和球場專注度後,仍44分大勝對手。

  本屆亞運會上,中國女籃表現出目標明確、針對性戰術安排部署明確、抗壓能力強、具有不錯調整能力等特質,這在決賽戰勝日本隊的比賽中尤為明顯。面對“老對手”日本隊,中國女籃從開場就針對性地限制對手外線遠投,收效明顯,雖然在第四節遭遇對手的瘋狂反撲,但中國隊頂住壓力,在最後時刻雙方打平後果斷申請暫停,並最終利用非常規性的邊線球戰術,由後衛王思雨在比賽結束前9秒打進“絕殺”上籃。

  中國隊主教練鄭薇&&,“精神和實力”是球隊最終衛冕的決定性因素,在亞運會前,球隊由於球員傷病和赴海外聯賽效力等因素,合練時間不足,但中國隊在短時間內依靠“以賽代練”克服困難最終奪冠。

  在國際籃聯排名第九的日本隊仍是中國女籃在亞洲的主要對手。亞運會上,日本隊派出由高田真希、奧克耶·桃仁花、林咲希、赤穗向日葵等參加過東京奧運會的球員領銜的主力陣容。雖然缺少歸化球員馬瓜·伊芙琳,但這支球隊仍將速度和投射的特點發揮到極致,以全勝戰績進入決賽。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同中國隊的決賽中缺少出場機會,19歲的朝比奈梓和藪未奈海均在之前的比賽中獲得鍛煉機會,這些年輕球員若保持成長勢頭,或在未來對中國女籃造成麻煩。

  仍處在亞洲“第一集團”的韓國隊雖然也以全勝戰績晉級淘汰賽,但在和日本女籃的半決賽中顯得“力不從心”,以58:81大比分落敗。中鋒樸智秀和老將金丹菲仍然是韓國隊的絕對主力,曾在與中國女籃交手時表現出色的姜怡瑟在亞運會上發揮並不穩定,半決賽面對日本隊的防守僅取下3分。此外,身高1米83的23歲選手樸智鉉在本屆亞運會上“冒頭”,在多數比賽中都擔任了進攻重任。韓國隊雖然並未在杭州與中國女籃交手,但在亞洲範圍內仍是中國隊的主要對手。

  杭州亞運會是朝鮮女籃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以朝韓聯隊參賽後,第一次亮相大賽,最終取得三勝三負的戰績排名第四。朝鮮隊身高2米05的年輕中鋒樸津阿成為一大亮點,她面對中國&&隊取下51分,創造本屆比賽的最高單場個人得分,銅牌爭奪戰面對韓國球星樸智秀的防守也不落下風,遺憾的是樸津阿因傷缺陣了和中國女籃的半決賽。

  其他亞洲女籃球隊與中國隊、日本隊和韓國隊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賽場上也屢屢出現大比分分差的一邊倒比賽。

(記者曹奕博 馬鍇)

新華社杭州10月6日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