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覺敏和四位校長的排球“接力”
▲俞覺敏為學生講解動作。新華社發
在4月26日進行的浙江省青少年男子排球冠軍賽中,由中國女排前主教練俞覺敏擔任總教練的紹興市排球隊在男子甲組和男子乙組比賽中雙雙奪冠,再傳捷報。可是,2018年5月,當他剛剛受聘回鄉的時候,俞覺敏的心裏其實沒底。
“那麼多年我一直帶職業隊,突然要去帶小學生、中學生,還要拿省運會金牌,而且現成的隊員寥寥無幾,我感覺有點‘恐怖’。”62歲的俞覺敏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説。
聽到俞導的話,參與促成這段合作的紹興市體育局副局長王炅哈哈大笑。他説:“我們是真敢想,俞導是真敢接!”
懷著回報家鄉的想法,俞覺敏開始了這段體教融合的“探險之旅”。他起步時一個重要的合作者是紹興市魯迅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慧琴。
王慧琴自嘲説,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徘徊在及格線附近的體育“困難生”,但當校長時卻將“以體立人”的理念一以貫之。她在培新小學和魯迅小學工作時,學校都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全國體育傳統特色學校。聽説名帥俞覺敏要以市隊校辦的方式發展校園排球,王慧琴欣然接過了紹興市教育局、體育局和紹興市體育運動學校拋出的橄欖枝,挑選學校裏體質出色的孩子參加訓練。
從事專業體育多年的俞覺敏深知,在學校開展排球不能只重專業技術、不重文化學習。他主動向王校長提出,校隊的訓練在下午3點半或4點學生完成全部學業之後開始,每天兩小時,不影響孩子們的正常學習。
王慧琴與俞覺敏有著高度共識。她説:“我們要積極做好家長工作,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同盟軍。如果孩子的學習受影響,家長肯定不答應。”
為在保證孩子學習時間的前提下盡快提高排球水準,俞覺敏和他的教練團隊就在訓練品質和效率方面下功夫。
“省裏有的青少年隊伍每天練3個半小時,比我們多1個半小時,那我們就想辦法,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時間。”俞覺敏説,“我們所有的訓練項目突出強度,適宜的強度和密度是提高訓練效率的關鍵。我們向中國女排學習,重視技術全面,抓好發球和接發球環節。雖然我們沒有專業隊的戰術體係,但是講究整體。另外,我們的體能和力量訓練抓得比較好,通過科學的安排避免傷病。”
俞覺敏和他的教練團隊在魯迅小學帶的第一批隊員是從三、四年級開始練球的。到了小學高年級的時候,有些家長因為各種顧慮想打退堂鼓。遇到這種情況,王慧琴會幫俞覺敏做家長的思想工作。
王慧琴説:“有位同學剛上六年級,她媽媽來找我,説‘我們不訓練了’,怕影響學習,太苦了,他們家的條件也不錯。我説,第一,孩子是真喜歡排球;第二,她學習也很用心,不會有影響;第三,打排球不純粹是體育,在排球和其他體育運動中可以收獲最好的成長,培養很多意志品質,比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勝不驕敗不餒。不管讀書還是工作,必須有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的心理,不然很多東西可能成為壓倒孩子的稻草。讓孩子有一項愛好,當他們的人生面對挫折、失敗、風風雨雨的時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排解不了的事情,大汗淋漓就揮發掉了。”
王慧琴的勸解並未馬上奏效。後來,球隊參加紹興市的重要比賽時,學校組織了家長團觀賽。在一次女子組的決賽中,魯迅小學女隊在大比分落後的局面下反敗為勝,獲勝之後孩子們抱頭痛哭,家長們熱淚盈眶。那位媽媽終于改變了想法,支援女兒繼續打球。這名隊員升入紹興第一初級中學之後,學習成績保持得不錯,學校還專門請她給同學們做講座,給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做好時間管理的,這讓王慧琴頗感驕傲。
跟王慧琴一樣,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以下簡稱紹初集團)總校長謝飛也是在2018年因為排球與俞覺敏結緣,學校成為紹興市排球隊市隊校辦的初中校。從這一年開始,紹初集團的龍山校區開始接收排球、游泳、擊劍等項目的體育特長生就讀。
“他們的學籍在其他學校,上課在我們學校,跟其他孩子一樣都在普通班。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幫助他們盡快融入。”謝飛説。
紹初集團的教學品質在當地名列前茅。據謝飛介紹,包括排球生在內的體育特長生的學習成績大部分處于中游水平。因為每天要在訓練上花費兩個多小時,他們的學習時間比其他同學少一些,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會抽時間進行個別輔導。與入校前相比,他們的文化課成績普遍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也有個別同學能夠做到“體學兼優”。最近幾年,有一位體育特長生考上了紹興市第一中學(高中)的學科素養聯合培養生,還有12位升入省級重點高中。
陽明中學校長周新建跟俞覺敏認識的時間最晚。這所高級中學前年才開始進行高水準運動隊的探索,前年和去年分別通過中考選拔招收了8名和14名排球特長生。
與魯迅小學和紹初集團一樣,陽明中學的隊員也是由俞覺敏領銜的教練團隊負責安排訓練,而學校負責隊員的文化課學習和管理。不同的是,陽明中學的排球特長生單獨編班上課,單獨安排課程和師資。而且,這些學生上午上課,下午進行排球訓練,訓練時間比小學和初中的隊員長。
記者在陽明中學看到,高一的排球隊員們所在的高一(13)班就位于學校體育館的樓上。教室裏擺放著十幾套課桌椅,比平常的班級小得多。周新建告訴記者,陽明中學中考的錄取分數線在670分左右,22位排球特長生的中考成績在350至400分,他們都已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其中11位已經是國家一級運動員。在高中階段,他們的文化課學習只安排語文、數學、英語、政治4門課程,輔以音樂、美術、心理、信息技術等科目,他們的目標是通過體育單招考試上大學。
周新建親自給孩子們上政治課。他説,體育特長生的學習基礎跟普通學生有差異,老師們也在尋找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和進度。
在俞覺敏與魯迅小學、紹初集團和陽明中學的合作中,紹興市體育運動學校起著樞紐作用。自2018年俞覺敏擔任紹興市排球隊總教練開始,紹興市體校就是這場體教融合實踐中的重要一環。俞覺敏團隊現有的8位教練都來自紹興市下屬6個縣、區、市的體校,基本上都是省隊退役的運動員。他們的編制和人事關係在當地,但是平常由俞覺敏統一管理,紹興市體校提供集中食宿。此外,紹興市體校為以上3所學校的市排球隊隊員提供訓練和比賽服裝、場地、外出集訓和參賽經費等後勤保障,參加浙江省運動會時他們代表紹興市參賽。
紹興市體育運動學校校長孟建祥告訴記者,俞覺敏不僅在業務上對這些教練員進行傳、幫、帶,還在隊內推行競爭上崗和績效考核,充分調動教練們的積極性。
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俞覺敏和他的校長夥伴們讓紹興排球的面貌煥然一新。如今,魯迅小學的排球隊已經有六七十人的規模,孩子們參加排球訓練的熱情高漲,校隊在2022年獲得浙江省運動會排球比賽男、女丙組冠軍,而26日奪冠的紹興市男排甲組和乙組隊伍分別來自陽明中學和紹初集團。陽明中學還將在市政府的支援下新建一座排球羽毛球館,除了排球項目之外,還將開啟羽毛球項目市隊校辦的探索。紹興市排球隊男、女子的甲、乙、丙組共6支隊伍都是依托這3所學校建立的,而普及的觸角還在繼續向幼兒園延伸。
俞覺敏説,原來不敢想的事情真的做成了。在2020年浙江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中,紹興隊在男、女丙組雙雙奪冠,實現了省級賽事排球項目金牌“零的突破”。在2022年浙江省運動會上,紹興市排球隊戰績輝煌,獲得排球項目團體第一的成績。在俞覺敏看來,體教融合的成功離不開政府、校長以及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援。市隊的孩子們在高品質的小學、初中、高中上學,解決了家長們的後顧之憂。
俞覺敏坦言,作為應聘的總教練,拿金牌是他的任務。作為中國女排前主教練,他會努力為省隊乃至國家隊輸送好苗子。但是,這些小隊員中的百分之八九十最終還是要上大學,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根據孩子們不同的運動天賦和學業成績為他們拓展升學和未來發展的出路。
“家長把孩子送來練排球,我們要對他們負責,不能説只把好的苗子選走、拿了冠軍就不管了。”俞覺敏説。
紹興市教育局副局長丁初效説,紹興市教育局和體育局緊密合作,共同推進人才培養,逐漸形成了排球這個重點項目的小、初、高一條龍升學機制,確保項目的人才不斷。這些學校基本上是本區域最好的學校,這條路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好處。
王炅説,紹興的做法和嘗試是想為體育人才培養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氛圍,提供更好的支撐和保障。在這個過程中,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認識一致、做法默契。今後還要繼續探索,讓紹興模式成為一個可以復制的樣板。
(記者王鏡宇、夏亮、胡佳麗)新華社北京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