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工業品下行,農産品上行”

貴州務川縣“鄉村振興服務站”激活農村消費大市場

2023-01-18 12:30:0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新華社貴陽1月17日電(記者劉智強)春節臨近,貴州各地年味漸濃。在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農村消費市場較往年顯得更加活躍,各類商品順利到達村民手中,村裏滯銷的農特産品成了搶手的新鮮貨,不少群眾感嘆今年不僅腰包鼓了起來,也買到了價格更優惠、品質更好的年貨,而這得益於當地興起的“鄉村振興服務站”。

  説起“鄉村振興服務站”,務川縣茅天鎮紅心社區居民代英感觸頗深。代英和她的老公是當地的果農,種植10多畝獼猴桃,多年來,他們常規的銷售方法就是開電動三輪車串鄉吆喝。“不僅勞累,在集中上市的兩個多月裏根本賣不完,價格最好也就5、6元每斤。”代英説,每年起碼有一半的獼猴桃會爛在地裏。

  2022年,茅天鎮建起了“鄉村振興服務站”,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幫助代英做産銷對接。紅心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杭告訴記者,“鄉村振興服務站”以不低於6元每斤的價格將獼猴桃全部收購,經包裝,一部分賣到了縣城,還有一部分放在“鄉村振興服務站”的超市銷售,這讓代英家的獼猴桃産業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

  務川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申艷説,“鄉村振興服務站”正在幫助不少過去滯銷的農特産品走俏市場,比如務川縣泥高鎮半年時間就幫當地農戶銷售農産品3000多萬元。在泥高鎮“鄉村振興服務站”的超市裏,有一個專門銷售當地農特産品的貨架,上面擺着野生天麻、幹筍、泡蔥等土特産。下午3點多,“鄉村振興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吳窮將從村裏收來的180多個土雞蛋拉到超市,當場就被搶購一空。

  記者注意到,在這個超市的入口處有一個豬肉銷售攤位。負責攤位的曾忠華告訴記者,豬都是從當地農戶那裏收購來的,基本一天就能賣掉一頭豬。泥高村村民吳安忠今年就通過“鄉村振興服務站”賣掉了一頭豬,他説:“470多斤的一頭豬賣了6000多元,服務站按照總價2%的比例給予了補貼,還上門來拉,確實省了不少心。”

  事實上,這些鎮上的“鄉村振興服務站”還發揮了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整合了物流,並將快遞運送到各個村裏的“鄉村振興服務點”。

  泥高鎮泥高村的牛羊養殖大戶李友昌説:“過去礙於山路不好走、成本高,快遞只能到鎮上的代收點,取個快遞要跑一趟鎮上很麻煩,因此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網購。自從村裏有了‘鄉村振興服務點’,站點上的工作人員會將快遞送到村裏,我也開始網購了,2022年使用拼多多給牛羊添置了不少東西,有牛定位器、脖套、鈴鐺……”

  在茅天鎮“鄉村振興服務站”的超市,記者看到這裡的商品價格基本都低於其他超市的同款商品。茅天鎮黨委副書記謝磊鑫拿起一款抽紙説,這款抽紙的價格是25元,而在其他超市的價格是28元。“‘鄉村振興服務站’統籌對接商家,以更低的價格統一進貨,也以最薄的利潤銷售給農戶。”謝磊鑫説,“最近,我們根據當地過年習俗和農戶的需求,統一購置一批年貨,並運送到各村的‘鄉村振興服務點’進行銷售。”

  泥高鎮老鷹村黨總支書記李國劍告訴記者,村裏的幹部會利用平時走村入戶的機會,一方面會了解農戶是否有農産品産銷對接需求,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老年人或殘疾群眾,也會幫他們在服務點上代購一些生活必需品。“這讓幹群關係變得更加融洽。”李國劍感嘆,“今年有更多農戶在殺年豬時喊我去家裏吃飯,這個春節,大家的心裏都感覺暖暖的。”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