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從“賣産品”到“賣品牌”

江西農産品走上品牌闖市場之路

2022-11-24 22:53:5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黃書波

  又是一年橘紅橙黃時。

  與前些年不同,江西贛南臍橙、廣豐馬家柚等一批正在採摘上市的農産品,不僅喜獲豐收、賣出好價錢,而且依靠龍頭企業,有了統一的農産品品牌,進而“進京入滬下廣州,飄洋過海贏市場”,實現了“名利”雙收。

品牌新勢力崛起

  52歲的周忠貴是上饒市廣豐區壺嶠鎮朱師村人,多年來一直從事種植行業。他舉起一瓶以馬家柚為原料製作的楊汁甘露説,“像這種飲料,賣得可火了。”

  馬家柚是廣豐區的重要富民産業,綜合産值近20億元。近幾年,廣豐區圍繞品質提升、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等關鍵環節,持續加大科技賦能力度,研發了零食、飲料等五大系列60余種周邊産品,拓寬了馬家柚品牌的價值邊界。

  品牌化是農産品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江西持續推動農産品品牌建設,大力實施“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産品”品牌戰略,創新建立“贛鄱正品”品牌認證體系,帶動廣豐馬家柚等一批江西農産品新勢力快速崛起。

  宜黃縣茶企“軍峰”在榮獲第二批“贛鄱正品”認證品牌後,着力打造集生態有機茶葉種植、加工、銷售、茶文化傳播於一體的現代綜合型企業;廬山西海風景區柘林鎮易家河村則依託獨一無二的旅游資源,打響了易家河柑橘品牌,不僅把柑橘銷往國內大中城市,還在出口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按照江西省規劃,到2023年,江西將打造“贛鄱正品”子品牌300個,實現農産品品牌對農業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

  品牌建設聚焦農業優勢特色。豐城市立足當地富硒土壤優勢,根據不同硒含量農田生産的大米,分類建立中高端大米品牌,滿足市場從“吃飽”到“吃好”的需求;“中國白蓮之鄉”石城縣依託農業産業化省級龍頭企業打造富硒産業高標準示範基地,為打響“石城白蓮”品牌提供了營銷支撐力。

  為在富硒功能農業賽道上領跑爭先,今年江西&&了《加快推動富硒功能農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到2025年底,將構建“1個富硒全域品牌+N個地方公用品牌+N個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的江西富硒品牌矩陣體系,讓“最好的富硒農産品在江西”唱響全國。

老品牌煥發新活力

  鉛山河紅茶、浮梁茶、廬山雲霧茶……這些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江西老字號品牌,正煥發着新活力。

  浙江人胡益青19歲就來到景德鎮市浮梁縣儲田茶廠學習制茶工藝,從此與浮梁茶結下不解之緣。為重現白居易詩中“浮梁買茶去”的輝煌,他在秉承傳統制茶工藝的基礎上,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進創新,建立了機械生産的標準化流程,並與江西林恩茶業有限公司開展合作,使浮梁茶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鉛山縣是中國紅茶重要發源地,“河紅茶”是當地的一張響亮名片,在明清時期就出口到歐洲。武夷山國家公園設立後,鉛山依託生態優勢,探索“生態綠+武夷河紅”鄉村産業振興新路徑,推動“武夷河紅”入選中國著名品牌。

  “現在,武夷河紅産業迎來了最好發展時機,全縣茶園面積達到10.5萬畝,年産量4200噸,總産值達14.75億元。”鉛山縣副縣長童瑛説。

  不僅是茶葉品牌,江西其他老字號品牌也在通過産品定位、渠道拓展、營銷傳播等維度重塑品牌形象,讓老品牌更受歡迎。

  弋陽年糕製作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為打響弋陽年糕在全國的品牌知名度,弋陽縣一方面積極邀請“盒馬鮮生”等頭部企業到當地投資考察合作,擴寬市場;一方面鼓勵年糕企業開發“老味道”新産品,將弋陽年糕賣向全國。

  做“老品牌”,不做“老企業”。近年來,江西老字號隊伍在不斷壯大,知名度、品牌影響力也在不斷上升。

創新賦能品牌發展

  “南豐蜜桔”不僅是江西的名優特産,也是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南豐縣在做好控規模、優結構、提品質的同時,每年投入3000萬元蜜桔産業發展專項科研經費,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精準補鏈強鏈延鏈,加大力度引進龍頭企業和産業鏈項目,推動南豐蜜桔産業向集約高效型轉變。

  近幾年,隨着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江西農産品品牌知名度得到大幅提高,但好品牌也需要産品説話、市場評判。為此,江西各地加快創新步伐,不斷探索“好産品建立強品牌”“好産品賣出好價錢”的新路徑。

  “現在軍山湖螃蟹都有了統一的包裝和標識碼,品牌辨識度更高了。”陶守防是進賢縣一名有着20多年螃蟹養殖經驗的養殖戶,也是軍山湖大閘蟹的經銷商。他説,進賢縣實行統一經營模式、統一良種供應、統一養殖標準、統一品牌宣傳、統一銷售渠道等“五統一”管理,極大提升了軍山湖大閘蟹的質量和品牌效益,軍山湖清水大閘蟹現已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廬山市依託廬山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等優勢,實施質量興茶、綠色興茶戰略,推動廬山雲霧茶産業轉型升級,並鼓勵茶企到一線城市拓展銷售網絡,提高廬山雲霧茶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

  “中國雜交水稻制種之鄉”萍鄉市湘東區,通過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合作建立中國水稻研究所早稻研究中心和培育基地,培育了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構建了産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進一步擦亮了“國家制種大縣”金字招牌。

  如今,江西農業農村部門正按照“政府培育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培育産品自主品牌”的思路,推動江西品牌農業企業快速發展,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農産品品牌建設之路。(參與采寫:肖國瑞、徐衛清)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