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2-08-27 09:14:1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張汨汨、高蕾、范思翔)退役軍人經過部隊嚴格教育訓練和重大任務考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不斷開創退役軍人工作新局面,退役軍人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不斷增強。

  中央宣傳部26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舉措與成效。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法規體系

  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馬飛雄介紹,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成立4年多來,圍繞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完善政策,健全機制,狠抓落實。

  在堅持黨的領導方面,縣級以上普遍成立黨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機構,完善工作運行機制,黨對退役軍人工作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

  此外,全國縣級以上退役軍人事務行政機構全部組建到位,從國家到村(社區)建成六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60多萬個,轉隸、接收、成立4000多家事業單位和700余家社會組織。

  “黨領導下行政機關、服務體系、社會力量同向發力的組織管理體系基本建成。”馬飛雄&&,我國還建立完善軍地合署辦公機制,推動將退役軍人工作納入地方黨政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內容,系統聯動、軍地合力的工作運行體系逐步健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是我國第一部關於退役軍人的專門法律,已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與此同時,上百個涵蓋思想政治、安置就業、優撫褒揚、服務保障等方面配套政策&&,體現尊崇尊重、服務管理保障並重的政策制度體系基本成型。

  “我們在全系統開展‘法律政策落實年’活動,採取部、省、市、縣四級聯合聯動,開展‘蹲點抓落實’工作,分解細化任務,壓實壓緊各級責任,讓退役軍人享受到政策紅利。”馬飛雄説。

退役軍人安置就業成效明顯

  馬飛雄&&,近年來,我國深化退役軍人安置制度改革,不斷提升安置質量。4年多來,新接收安置退役軍人185萬餘名,轉業軍官安置到黨政機關和參公單位的比例超過80%。着眼促進退役軍人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關於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已幫扶226萬名退役軍人實現就業創業。

  退役軍人事務部就業創業司司長於景森&&,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相關部門面向自主就業退役士兵進行高職擴招,有100多萬高中畢業的退役士兵免文化素質課考試,進入大專全日制學習。

  “從今年開始,第一批高職擴招的退役軍人就畢業了。”於景森介紹,今年的畢業生是30萬人,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相關部門統籌部署安排,幫助他們充分穩定就業。從初步統計看,大部分地方高職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達到80%以上。

  此外,在培訓方面,從2019年開始,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全國推行適應性培訓,規範培訓內容、時間和形式,已有52萬多人接受從部隊到地方轉變的適應性培訓。累計82萬人次參加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就業技能水平。

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司長梁競閣介紹,為幫扶困難退役軍人,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相關部門摸清全國困難退役軍人底數,開通運行幫扶援助服務系統,實施動態管理、精準幫扶。同時,每年利用重要時間節點,普遍開展退役軍人走訪關愛活動,4年多來共投入資金65億元,走訪幫扶3100余萬人次。

  梁競閣説,退役軍人事務部還聯合相關部門制定&&退役軍人幫扶援助、兜底保障、司法救助等文件,開闢紓難解困“綠色通道”,目前已為困難退役軍人和軍人軍屬發放司法救助金近4100萬元。此外,指導20個省份成立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籌集資金總額達90億元,持續擴大社會參與,匯聚幫扶合力。

  優待證與每名退役軍人緊密關聯。退役軍人事務部擁軍優撫司司長曹俊介紹,去年12月,優待證申領發放正式啟動,力爭今年年底前完成存量對象的發證任務。

  “發放優待證是健全優撫對象榮譽體系,強化持證人精神褒揚和榮譽激勵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提高優待證的‘含金量’,讓持證人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待。”曹俊説,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豐富優待證使用場景、讓全國的優待項目廣泛連通。同時,將搭建統一的優待服務&&,既方便社會各界為持證人提供優待,也方便持證對象更全面地了解和享受各種優待;開發“電子優待證”,方便持證人便捷享受優待,讓優待證越來越有用、越來越好用。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