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4版

紅梅風骨史家魂

2021-12-03 09:49:0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4版

  瞿冬生

  盡管寒潮襲來,溫暖之州卻依然洋溢著暖意與溫馨——“劉景晨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劉節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展”在溫州衍園美術館舉辦。

  步入展廳,一幅虬枝挺立、傲然綻放的紅梅圖,格外抓人眼球。在這幅主幹濃墨、花朵粉色、清麗脫俗、尤見風骨的紅梅圖中,劉景晨先生揮灑了“人事牽率”“不勝愴然”之意。

  劉景晨是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第一屆文史館館員、第一屆溫州市政協副主席、溫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在方志修纂、先賢著作校印、圖書館事業及文物保護方面貢獻卓著。其子劉節先生是我國知名史學家,畢業于清華大學,曾任教于南開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其獨到的治學方法,被梁啟超稱為“空前一大發明”。其著作《中國史學史稿》備受後代學者推崇,稱為“必傳之作”。

  劉景晨與劉節父子兩代,各有抱負、各有成就,風骨一脈相承。回望劉氏父子,令人擊節讚嘆。

甌越此門兩代賢

  劉景晨(1881-1960年),字艮三,或作冠三,號潛廬,後改號貞晦,出生在溫州市區,光緒廿五年(1899年)考取溫州府學生員,1904年冬進入京師大學堂優級師范館就讀,畢業後在兩廣優級師范學堂、浙江第十師范教地理。他心有治世情懷,不甘三尺講臺,于1913年出任縉雲知事。

  在知事任上,劉景晨因“越權殺人”(知事無權審判“內亂罪”)被判入獄,遂改號貞晦,取“韜貞隱晦”之意。1921年出獄,短暫任教後,再次投身政界。1923年曹錕賄選,劉景晨發表嚴正聲明,毅然拒絕,而後離京南下。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變後,避居溫州,致力鄉邦文化事業。

  1905年,劉景晨在京師大學堂求學。暑假回鄉期間,他投身新式教育活動,參與籌建溫處學務分處,即溫州和麗水(當時叫處州)的教育機構;孫詒讓參纂的光緒《永嘉縣志》便是由他倡議的。1935年,浙江第三特區(永嘉區)徵輯鄉先哲遺著委員會由他促成。1944年,他避居上塘,重修刊印《大若岩志》;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為捐充溫州城區小學教育基金進行書畫義賣。1952年,他在瑞安等地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古墓葬,為溫州遠古文明存在提供物證。他首次發現溫州多處“縹瓷”窯址,填補我國陶瓷史研究空白。

  除了讀書做學問,劉景晨鐘愛畫梅,別署梅隱、梅屋、十二梅花屋居士等,有《題畫梅絕句》存世。1929年,他的畫參加教育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黃賓虹曾評價其作:“今觀劉貞晦氏寫梅花枝幹,筆筆秀勁,俱用元明人法,紅梅設色,尤為古雅絕倫,非其胸次高潔不辦,望而知為文人傑作。”

  劉節(1901-1977年),原名翰香,字子植,劉景晨長子。1926年,他從上海國民大學哲學係畢業,後考入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成了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等名教授的學生。他在古地理學、考古學及古文字學研究等方面頗有造詣。其中古文字研究著作有《楚器圖釋》《古史考存》,甲骨金石學方面有《〈兩周金文辭大係〉商兌》《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金石部分),文字學方面有《古代成語分析舉例》《中國金石學緒言》《研究中國語言文字的新路徑》等。他的《洪范疏證》是學術界首次對《尚書·洪范》編撰年代進行係統、嚴密考證。

高儀風烈暗流傳

  劉氏父子飲譽學界,自然是溫州的驕傲。回望劉氏父子的人生軌跡,不難發現他們身上洋溢著同樣的家國情懷和浩然之氣。

  在開幕式現場,來自廣州、上海和澳門的劉景晨先生後人及劉景晨生前好友後人代表和有關專家學者,共同緬懷了劉氏父子的道德文章與社會貢獻。

  劉景晨先生嫡孫劉頌曾感慨道:“從抗戰之日起,爸爸就一直不與日本人合作。1938年年底在上海,爸爸把懷著我的媽媽和哥哥送上回溫州的輪船後,自己輾轉去了重慶。”

  他説:“我在溫州生活了七年,爺爺對哥哥和我疼愛有加,他也時時督促我們讀書練字。展品中,有爺爺的《甲申避寇上塘》詩,讓我想起當年爺爺帶領家族逃避日寇侵襲的情形。爺爺和父親都有高尚的愛國情懷,而這種情懷時時刻刻影響著子孫後輩們。”

  劉景晨一生最愛畫紅梅,劉節則自號青松。劉節在《我之信條三則》中寫道:“堅信人格與學問是一致的,絕沒有學問好而人格有虧的偉人。”

  溫州文史館副館長金柏東説:“劉家父子傳承永嘉之學,不僅學有專長,而且學以致用,是知識分子中的優秀代表。我們紀念劉家父子就是要學習他們嚴謹求實的學術風范,發揚剛正不阿的高尚人格。”

  溫州學者梅冷生曾孫梅海説:“溫州和平解放前夕,劉景晨先生偕梅冷生等一眾鄉賢參加葉芳將軍召集的座談會,劉老率先發言,痛罵國民黨腐敗,表態支援葉芳將軍起義,實現溫州和平解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精神的家園。通過照片、手稿、字畫及檔案等各類珍貴藏品,幾近消失在歷史煙雲中的文化名人,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中。

  “歷史文化名人是最具有辨識度的文化符號。劉景晨父子是崛起于東甌大地的近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們的道德文章與社會貢獻有目共睹,他們的風范故事歷久彌新。”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李方喜的一番話,無疑道出了紀念展的要義。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