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5版

悵望海水變藍處

2021-09-24 19:02:0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5版

  韓浩月

  畫面裏,幾個人在麥地裏割麥子,用最古老的方式——手持鐮刀。天空半晴半陰,時而有悶雷的聲音滾動,這成功喚起了我內心的某種焦慮。對于有過農耕經驗的人來説,收獲季節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麥穗熟透時,大雨降至。一場大雨在天空“監工”,不確定它什麼時候會劈頭蓋臉地落下,而無論你怎麼趕活,麥子總得一鐮一鐮地割,每次抬起酸痛的腰,看見前面仍然是漫無邊際的麥田。

  這是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中的一幕。畫面切換,之後是大型收割機在麥地橫衝直撞,切碎的麥稈伴隨著揚塵,收割機後面倣佛墜著一條“彗星尾巴”。在影片拍攝的2019年,在小麥的主産地河南、山東等地,像電影裏那樣大片的麥田,已經很少有人用鐮刀收割了。割麥,已經是性價比最低的勞動方式。

  不排除賈樟柯“邀請”了幾位當地村民,在麥田裏“表演”割麥。只有如此,“轟隆隆”駛過的收割機,才具有了更強的對比與象徵意義。這個龐然大物碾碎了麥田表層的一切,讓收割者彎下腰的姿態變得無比渺小。糧食被自動裝置于容器當中,廢棄的秸稈被歸還于大地,雖然這一幕人們已經非常熟悉,但依然會用崇拜的眼神目睹這一切的發生,那是骨子裏上千年農耕經驗被碾碎之後所産生的自然反應。

  割麥者是電影裏少有的幾位沒有享受到特寫待遇的人。在整部電影裏,出現了太多張面孔。他們是山西人、陜西人、河南人,他們出入或靜止于村莊裏、戲臺下、街道上、車站中。賈樟柯的鏡頭在他們的臉上體現出一種“平均主義”,鏡頭裏的面孔放大呈現于大銀幕上,離觀眾特別近,面孔裏的皺紋溝壑,特別清晰。看到這些面孔,你會清晰地接收到這樣的資訊,“哦,這就是中國面孔”。他們的臉上,所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當代,也有諸多歷史與文化的碎片,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獨特的表情。這表情容易讓人想起父輩、想起童年,還有過去那不曾化解的一切。

  賈樟柯用這部電影化解了什麼?從在一個普通的村莊——賈家莊辦一個“文學季”,到執著地想要拍攝一部名字叫《一個村莊的文學》(《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原名)的紀錄片,賈樟柯是要對自己青春時期的文學情結做一個了結吧。在電影裏,除了馬烽、賈平凹、余華、梁鴻等四位出現最多的作家外,歐陽江河、西川、蘇童等大量詩人、作家,也被以字幕提示的方式,著重介紹給觀眾。

  這是一場屬于賈樟柯的“盛宴”,他是坐在宴席上“主陪”位置的舉杯者。這也是一場文學中青年的精神聚會,只是他們默默地關注、默默地走進影院,看完之後一言不發。兩天兩百多萬元的票房數字,也默默地在“文學”與“娛樂”之間,畫上了一道分水嶺。

  不少給《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打了較高分數的觀眾,給出的理由是,余華出場的那段太好笑了,他可真像個脫口秀選手;梁鴻出場的那段太好哭了,好幾次讓人喉嚨發緊想要落淚。這不是賈樟柯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要知道,電影的段子化表達,還有催淚彈齊發,正是國産片創造票房神話的兩大利器,拿《夏洛特煩惱》和《你好,李煥英》來對標《一直遊到海水變藍》,這種錯位感,很別扭。賈樟柯拍這部電影,恐怕不是想讓觀眾笑或者哭的——這也一向不是他的創作理想。可是,如何讓觀眾從黃沙翻涌一片渾濁的海邊遊到空靈、透明、湛藍的海水深處?這道難題,就算是賈樟柯也沒法給出解決方案。

  賈樟柯作品一直有“作者電影”的標簽,這次他拍攝的主角又是作家,再加上電影的故鄉題材,《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一次集齊了如此眾多文藝中青年關心的要素。或是為了稀釋一下電影的文藝濃度,賈樟柯找了一些村民面對鏡頭來朗誦詩句,但這種陌生性恰恰又成為影片最文藝的組成部分。朗讀者姿勢與聲音的生疏與生硬,也成了影片最為生猛的地方。對比之下,觀眾也希望看到影片的其他內容,給人更多以“硌人”之感,但影片整體分明是柔和的,是緩慢而平靜的,電影以“海”之名,拍攝了一部蜿蜒綿亙、含蓄清淡的故事。

  梁鴻的兒子王亦梁坐在母親村莊的河邊介紹自己的那一幕,成為影片最具意味的場景,他無論如何也不會使用河南話來介紹自己,這個時候梁鴻入畫,一字一句地教兒子用河南話説自己的名字、興趣愛好、就讀的學校,等等。在那一刻,從馬烽、賈平凹、余華、梁鴻那裏一直被延續下來的故鄉觀念,倣佛有了續接的可能性,這讓人欣慰地一笑,但此後也會立即知道,在年輕這一代中間,故鄉已遠,故鄉可能只是一個旅行目的地,而不再是家園。

  賈樟柯的電影是為了自己而拍,也是為了一群已屆中年的同齡人而拍,電影沒有對青春的緬懷,只有中年心境下的凝視與悵望。余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的那段敘述,或是因為需要響應片名的緣故,被剪輯到了最後,這段話結束,影片也戛然而止。電影有諸多未盡之意,用這樣的方式結尾,讓未盡之意翻倍,這是種創作技巧,也是對缺憾的一種解釋吧。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