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半年來,公募基金行業正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型。隨着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持續推進,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從無到有”,步入常態化發行階段,深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此外,團隊協作成為行業共識,投研能力建設持續加碼。
費率導向:加強與投資者利益綁定
《行動方案》強調,優化基金運營模式,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報酬與投資者回報綁定機制。
費率改革是重要環節。9月5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針對公募基金銷售領域存在的問題,引導市場各方主體由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這也標誌着公募基金費率改革進入第三階段。
産品端的創新探索同步推進。5月23日,首批26隻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集中獲批,此後陸續啟動發行。如今首批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均運行滿3個月,截至11月5日,上述基金成立以來平均收益超過11%。其中,華商致遠回報混合基金、易方達成長進取混合基金、嘉實成長共贏混合基金、信澳優勢行業混合基金自成立以來收益均在35%以上。
當前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已實現常態化註冊,陣營快速壯大。截至11月6日,目前已成立了45隻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發行總規模合計超過530億元。
與此同時,“基準為錨”的資産管理核心方向得到進一步強化。10月底,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指引(徵求意見稿)》,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同步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操作細則(徵求意見稿)》。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獲悉,近日業績比較基準要素一類庫、二類庫名錄已經下發。
“業績比較基準規範化,將從多個維度重塑行業生態,對資本市場、基金管理人資産管理、投資者投資體驗等方面大有裨益,為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南方基金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業績比較基準規範化後,將促使基金的投資風格和行為更加穩定,有利於提升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投研為本:聚焦&&化體系建設
投研能力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立身之本。《行動方案》提出,強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設。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基金公司持續強化人力、系統等資源投入,加快“&&式、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建設,支持基金經理團隊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強投研團隊。
團隊作戰正成為行業共識,多家基金公司加速推進一體化投研體系建設。具體來看,中歐基金加大推進“專業化、工業化、數智化”的投研體系升級。其中,投研團隊推行的“五要素選股模型”將選股的邏輯拆解為具體的要素和可量化的標準,讓每一個環節都有清晰的定義和共識,形成內部“共同語言”。
天弘基金構建了一個“投研生産流程化,交互決策&&化,關鍵節點智能化”的投研體系。銀華基金則是在投資部門推行“小巨人計劃”,通過基金經理風格畫像,明確基金經理的優勢和長處,強化其投資風格的穩定性,通過機制、制度和考核等方式把基金經理的風格固定下來。
公募基金行業的投研體系還呈現人員結構優化的積極變化。國泰海通證券近期發布的研報顯示,公募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和投資年限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同時其開始投資之前的從業年限也在增加。這反映了公募基金行業投資人員和研究人員的整體經驗均更為豐富,人員的穩定性也在提升。
此外,基金公司也在引導基金經理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記者採訪獲悉,部分基金公司已對公司績效考核機制進行改革,加大中長期收益的考核權重,更關注投資者的真實收益。
格局優化:大小基金公司百舸爭流
針對行業發展格局,《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優質頭部基金公司業務創新發展,促進資産管理和綜合財富管理能力雙提升。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質量發展示範方案,支持特色化經營、差異化發展。
從目前行業發展情況來看,頭部效應已十分顯著。其中,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管理規模均超過2萬億元,並且規模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成為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排頭兵”。與此同時,特色化發展路徑持續拓寬。6月以來,多家公募基金子公司獲批,包括銷售子公司、境外子公司、運營服務子公司等,在細分賽道精耕細作。
國泰海通證券分析師倪韻婷在研報中&&,在高質量發展時代下,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格局將進一步優化。未來頭部基金公司和中小基金公司的發展方向將明顯分化,頭部基金公司的定位為“大而全”的綜合型基金公司,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定位則為“小而美”的特色型基金公司。
具體來看:綜合型基金公司在保持自身優勢産品線領先地位的同時,積極布局其他類型産品及創新産品,當其他類型産品迎來發展機遇時,利用自身的資源和渠道快速拓展其優勢領域,從而打造全方位的領先優勢;特色型基金公司應結合公司股東資源或團隊專長等個性化資源稟賦,以差異化的發展策略深耕優勢領域,通過特色産品線在合適的時機突圍。
“《行動方案》推動公募基金行業從産品設計、客戶服務到公司治理全面升級。未來三到五年,公募基金行業將呈現強者恒強、主動和被動權益類基金共同發展的競爭格局。”平安基金對上海證券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