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調研發現,多家銀行理財經理將“固收+”類理財産品作為營銷重點,部分産品近期業績表現突出,有産品憑藉挂鉤黃金策略實現了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超10%。
在當前低利率與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多資産、多策略配置已成為理財行業共識。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引入與股債相關性較低的多元資産,有助於分散風險、拓寬收益來源。但投資者也需注意,多資産多策略的“固收+”産品風險等級相對較高,其收益與市場行情緊密相關,需根據自身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配置。對理財公司而言,構建工業化、標準化的資産配置體系,成為控制風險、守住投資者收益預期的關鍵所在。
多策略“固收+”産品收益亮眼
近期,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營業網點了解到,“固收+”類理財産品正被重點推薦。
記者注意到,一款由興銀理財發行的固收增強類産品,最新業績顯示,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為10.77%,近三個月年化收益率達11.28%。
“這款産品以固收類資産打底,配置權益類、可轉債、衍生品類等風險資産的佔比為5%-10%,主要與金價挂鉤。今年以來黃金市場較熱,産品的業績表現也較好。”興業銀行北京市西城區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員&&。
從興銀理財最新披露的該産品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來看,這是一款黃金策略主題“固收+”産品,在前期依賴固定收益票息完成建倉後,風險特徵更多呈現黃金資産投資屬性。“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收益,産品收益會隨着黃金市場波動而變化,建議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配置。”上述興業銀行工作人員説。
記者調研發現,今年以來,多資産多策略“固收+”類産品逐漸增多,成為銀行銷售人員吸引客戶的法寶。
招商銀行北京市豐台區一家支行的理財經理為記者推薦的一款嘉益系列“固收+”産品,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超9%,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近6%。“這款産品固收資産佔比不低於80%,主要配置一些高評級債券;增強部分會根據市場機會靈活配置股票、商品、衍生品、另類資産等,充分利用資産之間的低相關性、高分散性進行多元配置。”
多元配置穿越周期
業內人士認為,在低利率環境下,用多元配置穿越周期,向風險資産爭取收益是大勢所趨。
工銀理財董事長吳茜近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的圓桌論壇上&&,當前資管行業在投資管理和組合配置上面臨較大挑戰,多資産、多策略成為行業普遍共識。銀行理財要堅守資管賽道的差異化定位,從“資産驅動”走向“策略組合能力驅動”,提升産品業績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在當前利率中樞中長期下行的背景下,拓寬收益來源的關鍵在於構建多元化的資産組合。純固收類資産或單純的股債搭配,在特定市場情況下可能並不理想,債券難以有效對衝股票波動,其走勢與股票市場相關度較高,因此,理財公司都在探索引入更多低相關性資産,如黃金、商品、境外資産等,目的是通過資産的多樣化配置來降低風險並捕捉不同資産類別之間的投資機會,擴大收益來源。”某股份行理財公司多資産投資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選擇投資策略以及配置不同收益特徵的資産,對以固收見長的理財公司來説存在一定挑戰。同時公司對産品的風險和波動控制有嚴格要求,例如我們要求即便是高風險産品,最大回撤也不能超過2%。”上述多資産投資部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探索複製性強的投資範式
記者發現,業績表現突出的多資産多策略“固收+”類理財産品風險等級多數為R3,普遍高於純固收類産品。且各個産品之間預期收益率差距較大。例如,隨着近期黃金價格的波動,部分黃金策略“固收+”理財産品的近一個月年化收益已降為負值。
“因為會配置一小部分風險資産,所以風險等級會略高一些,有一定投資經驗且風險評估等級相配的客戶可以購買,適合追求穩健收益基礎上能接受較大收益彈性的客戶。”上述招商銀行理財經理&&。
“但産品業績表現與市場行情有較大關聯,比如在今年債市回調,權益市場、黃金市場走強的情況下,很多‘固收+’産品業績波動小於純固收産品。‘固收+’産品所加的部分産生的收益彌補了傳統債券類資産收益的不足,有效分散了風險,增強了整體收益的韌性。”上述招商銀行理財經理説。
吳茜認為,理財公司下一步要結合理財資金在負債端、産品端和資産端的特點,構建一套符合理財客戶風險收益特徵需求的工廠化、工業化管理體系,通過專業化分工、流程化控制、標準化輸出,打造風險可控、可複製性強的資産配置新範式,真正通過理財投資底層邏輯的重塑和專業能力的提升,牢牢守住投資者對收益確定性的核心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