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尹江鰲:將引導保險業與汽車業合作 實現多方共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9 16:55:00
來源:新華網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尹江鰲:將引導保險業與汽車業合作 實現多方共贏

字體:

  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電(唐濱妮)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産保險監管司(再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出席活動時指出,將重點從健全法規制度、完善考核機制、強化市場監管、拓展服務領域等方面着手,持續推動保險業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

  尹江鰲指出,新能源汽車是智能化和綠色化的融合點,他就新能源車險的監管與發展報告提出四點認識:

  第一,順應智能化趨勢,提升保障專業性。在人工智能發展中,智能駕駛是典型代表。我國汽車保有量達3.6億輛,今年1-7月新車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達62%。有機構預測,十年左右後,我國新車中L2級及以上智能駕駛滲透率將超過90%。智能化趨勢將對保險業帶來深刻影響,會催生出更多風險保障需求,推動保險的責任界定、精算基礎、商業模式等發生變化,需要保險業升級傳統保障模式。以車險為例,要從承保駕駛人操作風險擴展至車企、軟體和配件等供應商的産品風險,從以事故損失數據定價擴展至以行車數據定價,提升承保、定價、定損、理賠、精算等專業性,行業也要及早研判智能駕駛普及後出險率的變化趨勢。

  第二,順應綠色化趨勢,提升服務廣泛性。我國正在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光伏、風電、動力電池等綠色産業在全球領先。今年1-9月我國7.3萬億度發電量中,風電、光電合計佔比約為17%。今年9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58%。1-9月新能源汽車商業險投保率達91%,比燃油車高6個百分點,預計今年新能源車險保費將達2000億元左右,增速超過30%。

  綠色化趨勢將使我國加快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保險業要研究綠色化趨勢對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從投資、生産、消費、出口等方面謀劃風險保障、投融資和風險減量等服務,擴大覆蓋面。比如,車險相關保障和風險減量服務將會延伸至産業鏈上下游更多領域。

  第三,順應融合化趨勢,提升産業協同性。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相關領域的融合化趨勢日益明顯。比如,以前汽車銷售和投保後,保險業與車企的互動並不需要十分緊密。隨着汽車逐步成為信息集聚的&&,將來可能會類似於“行駛中的手機”,車企也將掌握海量數據。保險業在提供服務時就更需要密切與汽車業的&&,加強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

  近年來,在科技、工信、公安、交通、商務等部門支持下,保險業與汽車業的協同越來越密切。今年初,相關部委聯合&&了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文件。下一步,將引導保險業與汽車業簽署合作備忘錄,探索保險車型綜合分級制度建設,推動降低車型全周期使用成本,實現消費者、車企、保險等多方共贏。

  第四,順應規範化趨勢,提升監管有效性。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提升治理效能作出部署,政治局會議對治理無序競爭提出要求,將推動市場秩序日益規範。從金融監管總局成立以來的實踐看,加強監管、規範市場有力促進了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以財險為例,通過“報行合一”規範非理性競爭:一是成本壓降。今年1-9月綜合費用率創20年最低,綜合成本率創10年最低。2024年以來,財險公司降本增效的全部增量中,壓降成本的貢獻約74%,投資增效的貢獻約26%。二是賠付提升。2024和2025年是近20年來綜合賠付率最高的兩年,比近20年平均水平高7.3個百分點,改進了理賠服務,便利了消費者。三是效益向好。財險業年化ROE創近10年最高。四是市場穩健。隨着市場規範,大中小市場主體均相應受益,今年以來有17家財險公司同比扭虧為盈,全部為中小公司,行業盈利面提升19個百分點。

【糾錯】 【責任編輯: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