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正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與融合的關鍵力量。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積極響應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戰略部署,聚焦數字金融發展,深入推動金融創新與科技賦能,依託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防範金融風險、推動跨境金融創新,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智能重塑金融服務模式 助力灣區服務升級
一是打造“無界化”銀行服務新模式。
隨着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的深入實施,銀行業正加速推進從渠道數字化向服務智能化的戰略轉型。“雲上交行”是交通銀行創新應用音視頻和AI技術打造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智能音視頻金融服務體系,可通過知識問答、語音識別和自動翻譯、數字人、智能質檢、AI防換臉、業務量預測及排班模型等功能,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多語言跨域跨境遠程視頻銀行服務。該服務體系支持辦理80余項網點高頻業務交易,部分交易對客時間可達7x24小時,有效拓寬了網點服務半徑,延長了對客服務時間。此外,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結合地區資源稟賦,緊跟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步伐,依託“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布放廣、近民生”的服務優勢,創新將“雲上交行”視頻營業廳上線到“粵智助”政務機中,將金融服務延展到廣東省17個地市30多家鎮街政務辦事大廳,助力提升鄉鎮區域金融服務可得性。
二是開創“數智化”消費金融新體驗。
為釋放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潛力、激發消費市場活力,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錨定居民生活品質升級需求,深度聚焦汽車消費領域,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創新整合“車貸”與“信用卡汽車分期”雙産品優勢,構建起“線上+線下”全渠道、“純信用+抵押”多維度的汽車消費金融服務體系,並與廣東某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總對總合作,通過實施一體化授信機制,為客戶智能化匹配産品服務方案,逐步提升客戶批核率至80%以上,同時融合客戶消費行為、信用記錄及資産狀況等多維度數據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實現貸款申請秒級審批,大幅提升購車效率。該創新模式以更靈活的信貸政策與便捷的服務流程為核心,全面滿足大灣區居民多樣化購車資金需求,為擴大內需注入金融動能。
三是構建“精細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在助推科技型企業從“小而精”成長為“專而強”的過程中,有效識別其創新能力與發展潛力,是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的關鍵。廣東某科技有限公司是珠海橫琴的高新技術企業,採用“高成長、輕資産、重研發、快迭代”發展模式,進入成長期後因布局境外業務、加大研發投入出現資金缺口。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創新“科技+産業+金融”模式,為其定制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貸款方案,助力企業發展;並隨着企業壯大,借助總行“1+N”科技型企業評價模型,及時更新客戶畫像並進行智能評分評級,從而為其適配全線上融資産品“科創快貸”,解決客戶燃眉之急。目前企業已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並位於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7月末,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凈增15%,構建起從線上信用貸到線下定制化服務的多層次服務體系。
深化跨境金融創新實踐 助力灣區互聯互通
一是賦能企業跨境金融管理效能新飛躍。
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便利化、企業資金高效管理與融通,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依託總行“雲跨行”跨行資金管理&&,為大灣區企業提供境內外賬戶管理、資金結算、財富管理、風險監控等服務,支持企業提升財務管理精益化、集約化、智能化水平。某高端出行服務商企業業務覆蓋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存在資金管理需求複雜多元、銀行賬戶呈現多且分散、跨境結算效率低等特點,針對該企業存在的痛點問題,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基於“雲跨行”&&為其量身定制資金管理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資金管理效能躍升,系統上線僅3個月,累計結算達35億元。目前,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已運用雲跨行産品服務灣區集團客戶數百家,服務集團成員單位近千家,日均交易量數十萬筆,累計結算量超千億元,日均活期餘額數十億元。
二是探索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新應用。
作為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交通銀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積極響應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的決策部署,在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進多幣種法定數字貨幣橋(mCBDC Bridge)項目的框架下,率先落地多邊央行貨幣橋試點項目,成功拓展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等多個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應用場景,合作網絡觸達中銀香港、香港交行、香港渣打、工銀亞洲、建銀亞洲、滙豐香港等香港主流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更為高效、安全、便捷、智能的結算服務。同時,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落地全轄多筆服務貿易場景的跨境數幣支付業務,涉及利潤匯出、諮詢服務費、商標使用費等多個創新場景。
釋放數據要素創新動能 護航灣區金融安全
一是暢通數據要素金融領域流通應用。
加速數據要素流通,對於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協同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至關重要。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積極參與探索廣東省個人數據合理合規流通應用,作為同業首批對接廣東省“數字空間”系統的三家銀行之一,通過數據主體授權用數模式,圍繞控險、減負、惠民、拓客等方面,積極探索數據賦能金融應用場景,陸續落地了自然人背景調查、惠民業主貸、社保卡申領、信用卡申請、惠民就醫、賬戶核實等業務場景,對接場景數居同業首位。同時,基於數字空間的數據對接模式與授權機制,搭建數字空間應用技術中&,將數字空間授權用數流程形成行內標準用數模式,以嵌入各業務場景中靈活應用。通過模塊化、組件化、配置化方式,實現將數字空間的數據項和證照快速引入不同業務場景中,並嚴格遵守授權使用、安全合法的原則,確保政務等外部數據的合規、有序、安全流通和價值釋放。
二是築牢數字技術金融風險防範底線。
面對當前電信詐騙局面,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紮實推進“資金鏈”治理專項行動,創新研發“智能+數據”雙輪驅動的風險管控模型,上線低資産低活躍度賬戶智能識別系統,通過建立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實施差異化智能管控措施,由系統自動監測分析識別風險賬戶,及時實施限額管控。系統運行半年多以來,已完成87萬戶非櫃面限額管控,2萬戶自動調額,有效遏制涉案賬戶增長態勢,保障人民群眾資金安全。此外,對於電信網絡詐騙中可能引發的涉賭詐風險,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基於銀聯、銀商、運營商等海量數據,綜合運用深度神經網絡、知識圖譜等技術,對賬戶特徵、風險指標、交易行為等多維度要素進行綜合評分,建立以客戶畫像為核心的風險識別模型,輸出風險標籤與量化評分,在賬戶新開、存量篩查、實時交易等環節對詐騙行為進行事前識別、提前管控,切實維護大灣區金融安全環境。
下一步,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持續推進和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將繼續深化數字金融創新,發展面向未來的數字金融業務,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加全面、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在技術賦能領域,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智能信貸、智能投顧、風險預測模型優化等領域的深度應用,提升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加大區塊鏈技術在跨境金融監管合作、金融資産交易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推動大灣區內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在産融協同領域,持續聚焦大灣區內高端製造、數字經濟、跨境貿易、綠色能源、生物科技等關鍵領域以及居民消費升級等民生需求,優化産品設計與服務模式,不斷拓展數字金融服務邊界,助推新質生産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形成、持續壯大。加強與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打造數字金融創新生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