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單品時代來臨 ETF品種多點開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4 09:06: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爆款單品時代來臨 ETF品種多點開花

字體:

  2025年上半年,境內ETF發展勢頭強勁。相比此前靠核心寬基ETF“吸金”撐起一片天,在上半年活躍的市場環境和輪動行情推動下,黃金、港股互聯網、機器人、基準做市信用債等多個熱門賽道都涌現出了代表性的ETF單品,“吸金”效果不輸甚至超過核心寬基産品。

  隨着一系列政策新規以及監管指導意見發布,有業內機構&&,ETF基金管理人或將業務戰略重心由品牌宣傳轉向規模落地。其中,頭部公司産品布局完備、客戶基礎良好、品牌影響力強、業務資源充足,行業領先優勢相對牢固,營銷戰略可側重於創新潛力産品的布局和培育。

  多只存量産品煥發生機

  2025年上半年,境內ETF總規模首度突破4萬億元大關,由年初的3.73萬億元增至年中的4.31萬億元。在上半年新增的5800多億元中,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成為貢獻最多的前三家公募機構,增量規模分別為928.32億元、648.66億元、513.71億元。

  上半年ETF新增管理規模在200億元至500億元的公募機構共有8家,分別為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廣發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國泰基金、華安基金。ETF新增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200億元的公募機構共有10家,分別為工銀瑞信基金、天弘基金、大成基金、平安基金、東財基金、鵬揚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寶基金、永贏基金。

  富國基金、海富通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大成基金、平安基金、東財基金、鵬揚基金等旗下ETF管理規模上半年增速相對較快,年中的ETF管理規模排名相比年初均有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持續活躍且輪動的市場行情推動下,ETF規模增量可以説是多點開花,多個賽道都涌現出爆款單品。

  其中,多只存量産品在行情推動下重新煥發生機。例如,華安黃金ETF、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緊抓行業風口,通過基金管理人的有效宣傳取得了顯著成果。在行業馬太效應下,兩隻ETF均在同類産品中成長為絕對的龍頭産品,上半年資金凈流入規模分別高達311.47億元、257.27億元,年中規模分別達到598.23億元、479.17億元。工銀國證港股通科技ETF、華夏中證機器人ETF以及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國泰基金旗下黃金ETF上半年的規模增量均在百億元以上。

  爆款新品頻現

  在新品端,今年上半年最吸睛的無疑是首批基準做市信用債ETF。

  例如,1月發行的南方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旗下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年中規模均超過200億元;海富通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以及廣發基金、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旗下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年中規模均超過100億元。

  在債券型ETF新品大舉擴容的同時,存量産品代表海富通中證短融ETF上半年新增規模近200億元,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國泰上證10年期國債ETF、平安中債-中高等級公司債利差因子ETF、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等存量産品的新增規模均在百億元左右。

  今年上半年部分ETF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規模顯著提升,主要得益於上述各賽道爆款單品的貢獻。

  以規模增速較快的基金管理人為例,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與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海富通中證短融ETF與海富通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分別為富國基金、海富通基金貢獻了70%以上的ETF規模增量。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中債-中高等級公司債利差因子ETF、東財中證1-3年國債ETF、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幾乎獨自撐起了各自基金管理人的ETF增量規模。

  相對而言,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等大廠上半年的ETF規模增量來源相對多樣,核心寬基ETF、行業主題ETF以及債券型ETF等多類品種均有貢獻。

  ETF業務重心轉向規模落地

  方正證券金融工程團隊&&,國資、保險兩大機構投資者是2023年以來ETF乃至整個公募基金市場最主要的增量資金來源,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仍然如此。在避險及絕對收益目標驅動下,個人投資者的多元資産配置意識及需求明顯增加,過往偏好投資的行業主題ETF規模增量相對有限,美股、債券、黃金ETF等A股弱相關資産標的持倉市值大幅增加。

  結合産品屬性分析,方正證券金融工程團隊&&,對於寬基産品而言,基金公司資源持續投入能力的強弱對産品規模及流動性的穩定性存在極大影響。當前部分競品規模差距不大,産品排序隨時發生變化,在具備明顯領先優勢的頭部産品勝出之前,同業産品競爭仍將延續。

  對於行業主題産品,在新發産品節奏受控的情況下,規模增長十分依賴於存量産品儲備,頭部公司較為充裕的業務資源、産品儲備以及前瞻性的布局眼光,便於公司在主題行情啟動後及時反應進行營銷宣傳,領先其他對手,爭攬市場資金以實現規模增長。

  隨着一系列政策新規以及監管指導意見的發布,ETF基金管理人或將業務戰略重心由品牌宣傳轉向規模落地。因此,方正證券金融工程團隊建議,頭部公司産品布局完備、客戶基礎良好、品牌影響力強、業務資源充足,手握一隻或多只同賽道龍頭産品,行業領先優勢相對牢固,營銷戰略可側重於創新潛力産品的布局和培育;中型公司圍繞已具備一定規模基礎及比較優勢的核心産品進行全天候持續營銷,或是更為合理的戰略選擇。

【糾錯】 【責任編輯: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