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川西高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雪山與草原之間。理塘縣的秋冬季,雖然寒風凜冽,白雪覆蓋,卻也蘊藏着無限的可能。當地居民依託着豐富的自然資源,憑藉着勤勞的雙手,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一個關於甜蜜事業的傳奇故事正在緩緩展開。
理塘縣平均海拔4300多米,在這片雪域高原上,生長着倒提壺、羊蹄甲、黃刺玫等特色藏地藥材植物,為發展蜂蜜産業奠定了基礎。該縣呷洼鄉,素來就有養蜂的傳統,以往,原始粗放的養殖方式導致蜂蜜的産量不高,一到冬天,蜜蜂就會大量死亡。
自2015年起,交通銀行通過定點扶貧,與理塘結下了不解之緣,也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交通銀行不僅為理塘縣帶來了資金和技術支持,更將科技扶貧的理念深植於這片土地,播下了希望與夢想的種子。
2020年6月,交通銀行協助引入的理塘縣吉吉蜜蜂業公司,通過“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方式,發展養蜂産業,帶動村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促進村民穩定增收,形成多元化産業發展格局。
為進一步發揮理塘資源稟賦優勢,提高蜂蜜産量,2023年,交通銀行向合作社捐贈了智能蜂箱,讓蜜蜂順利過冬,實現穩定的蜂蜜産出;同時,交通銀行充分發揮科技金融的優勢,上線“極蜂三一八”小程序,運用數字手段還原蜂場真實養殖場景,通過對接環境攝像頭、智能蜂箱傳感器等物聯設備,直連生産端和消費者。
智慧養蜂,顧名思義,是將現代科技與傳統養蜂技藝相結合,以提高蜜蜂的存活率和蜂蜜的産量。在理塘縣,村民通過科學選址,將蜂箱置於氣候適宜、蜜源豐富的地區,並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蜂箱內的溫度、濕度等參數,確保蜜蜂在秋冬季也能健康生長。“現在只要打開手機‘極蜂三一八’小程序,就能看到每個蜂箱的溫度、濕度、産蜜量,通過聲音走勢,還能判斷蜜蜂的數量。”在理塘縣甲洼鎮中華蜜蜂養殖基地,星星點點的智能蜂箱整齊地排列在格桑花盛開的草原上,蜜蜂嗡嗡聲不絕於耳,理塘呷洼尼依養蜂合作社負責人陳小娟説道。
由於蜂箱情況可實時查看,既實現了蜂箱放心認養、蜂蜜安心購買,也滿足了當下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産品的需求,大大提升消費者的參與感和價值獲得感。“去年,我們還推出了蜂箱認養計劃,吸引了全國各地消費者認養,為我們接下來的銷售提供了一條新渠道。”陳小娟介紹道,合作社歡迎認養者自駕旅行,在感受318國道沿途風景的同時,到蜂場參觀,親眼見證每一瓶蜂蜜的産出過程。
目前,理塘呷洼尼依養蜂專業合作社擁有蜂箱600余個(含智慧蜂箱200個),每年累計生産蜂蜜8000余斤,創造直接經濟價值80余萬元。
智慧養蜂的成功實踐,為理塘縣的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當地村民在養蜂産業的帶動下,逐漸擺脫了貧困的束縛,走向了富裕的道路。一方面,他們通過培訓和學習,掌握了先進的養蜂技術和管理經驗,成為了智慧養蜂的佼佼者。2023年,加入合作社的理塘縣5個村166戶村民領到了共計10萬元的分紅資金。産業累計直接帶動就業80人,間接帶動就業400人,5個村的集體經濟合作社實現分紅50萬元。通過技術培訓,提高了村民致富養殖技術。“智能養蜂,提升了蜂蜜的産量,助推了全縣養蜂産業發展,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産增收。”理塘縣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另一方面,智慧蜂箱養蜂産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産業鏈的形成,如蜂蜜加工、包裝、銷售等,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合作社還大力發展蜂膠牙膏、蜂蜜水等多個蜂業衍生産品,僅今年上半年,蜂蜜水銷售量就突破了9萬瓶,産品得到了市場上的高度認可。
更為重要的是,智慧養蜂産業的發展還促進了理塘縣生態環境的改善。養蜂人在養蜂的過程中,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了蜜源植物的多樣性。這不僅提高了蜂蜜的品質,也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交通銀行將不斷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優勢,立足理塘縣特色優勢産業,運用數字化手段,因地制宜打造“數智”産品,真正做到科技助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