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加入科技小院建設,共同開展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一頭連着高等學府,一頭連着田間地頭,科技小院承擔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的功能。
高位謀劃、重點突出 聚力産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陜西省咸陽市淳化縣地處三秦之腹,涇水之陽,境內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氣候適宜,是蘋果優生區之一。為支持淳化蘋果産業鏈發展,中國銀行總行機關黨委、人力資源部,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等聯合發起科技小院建設、農業技術協會、當地政府參與,陜西淳化蘋果科技小院於2022年10月啟動次年3月落地,是淳化縣唯一一個由中國科協農業技術協會掛牌的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一頭連着高等學府,一頭連着田間地頭,西北農 大、華中農大等一流農業院校參與其中,努力打造“科技興農、産業開發、科普教育、農民培訓、人才培育”相結合的基地,讓更多科技人員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更多鄉村農民在應用科技過程中獲得收益,讓更多青年人在科技創新創業中茁壯成長。2024年4月科技小院成立之初,中國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葛海蛟就到大槐村調研科技小院相關情況,致力於創新探索科技幫扶的新路徑,以科技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田間地頭、農技培訓 幫助農民掌握實用農業技術
科技小院遵循零距離、零門檻、零時差、零費用的“四零服務”準則,科研專家、農學大學生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直接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針對性地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培養“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中國銀行幫扶隊員積極對接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相關專家,開展六次專題培訓:蘋果高價值利用(周遠飛)、奶山羊精細化喂養(周遠飛)、奶山羊常見病防治(安小鵬)、蘋果樹日常管護及病害防治(王雷存)、蘋果脆深加工設備技術改進(陳海峰)、蘋果脆及油桃深加工工藝(王棟)。
“我開始只養了4隻羊,羊愛生病,每次找獸醫來,都要花三四十元,可一個月的羊奶收入也就一百元左右,一年産羔才三四隻,真的沒有啥賺頭,但是經過科技小院專家的指導,養羊的技術不斷提高,現在存欄12隻羊,一年産羔在20隻以上,每月賣羊奶收入600元左右。”村民方明哲説。
融入實踐、積極創新 專利研發助力産業提質增效
説起科技小院,大槐樹村蘋果脆加工企業負責人孫亞峰&&,正是通過科技小院,他才邀請到陜西科技大學專家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等實地指導生産企業,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提升産品質量,推動蘋果産業發展。在科技小院的支持下,大槐樹村蘋果脆加工企業提交了2項專利申請,“一種蘋果粒加工用真空壓差閃蒸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已經獲得授權(專利號:ZL202321104566.X),“蘋果脆片及其製備方法”(202310669437.3)發明專利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新型的“非油炸”加工工藝更加高效節能,開發的蘋果脆片産品既能夠保持蘋果營養成分,又能夠擁有生鮮風味,還能夠口感酥脆。孫亞峰説:“有了科技小院的助力,企業無論是在産能上還是在産品質量上,都有新突破,意味着可以帶動當地更多的蘋果種植戶增收,這讓我們更有信心。”
人工智能、便捷高效 科學技術服務範圍不斷擴大
科技小院除了開展農技培訓現場指導,還開通了公眾號,其中農技助手功能通過AI智能知識庫應用,實現了將chatGPT用於農業生産,獲得了村民的廣泛好評,農技助手語音服務完成了測試更新,更加方便村民廣泛使用。
村民郝世民説:“剛開始,只種植了1畝地櫻桃樹,産量不足400斤,年收入不到3000元,櫻桃病蟲害嚴重,每年還得投入四五百的肥料錢,自己人工除草。自從大槐樹村科技小院設立後的,除了邀請專家蒞臨指導櫻桃培育技術,還可以通過AI智能學習種植技術,櫻桃樹長勢出現了顯著變化。現在已經擁有3畝櫻桃樹,櫻桃産量也越來越多。”此外,科技小院還將智能手環投入使用,系統後&可以每十分鐘頻次掌握需要關愛老人的行蹤、心率、血壓等基本情況,為村裏高齡老人提供安全保障。
科技小院推動了淳化綠色農業的發展,也培養和鍛煉了農業科技人才、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未來,中國銀行將繼續發揮集團優勢,支持科技小院發展,提升農業生産技術水平,促進産業振興和人才振興,持續探索科技幫扶的新模式,為“三農”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