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積極探索“保險+養老健康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12 17:21:55
來源:新華網

巴音:積極探索“保險+養老健康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

字體:

新華網北京7月12日電 近日,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主題對話在線上舉辦。該場對話的主題是“聚焦現實需求 加快養老金融發展”。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巴音&&,人保壽險認真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保險的風險保障、資金融通和財富管理等功能,積極探索“保險+養老健康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服務老年人口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健康養老需求。

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這項活動自2013年組織開展以來,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讚譽,成為保險行業的文化名片。今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年度主題是“保險,讓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氣”。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新華網聯合推出系列主題對話,聚焦熱點話題,邀請專業人士,講解保險知識,為保險消費者答疑解惑。

以下是對話原文輯錄:

巴音: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賓:大家好。非常榮幸參加此次“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有機會圍繞“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這一主題,與大家一起分享關於保險服務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一些心得體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達到2.9億,佔比超20%,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同時也要看到,隨着人口結構的代際轉換,“60後”和“70後”開始逐漸進入老齡階段,與“50後”相比,他們具有更多的財富積累,更強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以及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存在巨大的消費升級潛力,也為保險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發展。作為國有金融保險公司,人保壽險認真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保險的風險保障、資金融通和財富管理等功能,積極探索“保險+養老健康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服務老年人口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健康養老需求。

一是強化産品創新,持續滿足老年群體差異化風險保障和財富管理需求。立足老年人活力、康護、照護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差異化保障需求,不斷豐富保險産品和服務供給。推出“金色重陽”“重陽安康”等老年防癌險、特定疾病保險、醫療和意外傷害等保險,針對計劃生育家庭和失獨家庭的綜合養老護理計劃,“福壽年年”等系列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率先開展壽險轉長護險試點,為老年群體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方案,助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積極參加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試點。其中,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在行業內取得“三個第一”的成績,即行業內第一家啟動試點工作,簽發第一張專屬養老保單,落地第一筆新業態團體項目;個人養老金累計服務客戶數5.4萬人,位列行業第三;商業養老保險累計為超過606萬人提供養老保障,助力家庭及個人提前建立養老財富儲備。此外,針對老年群體的財富管理和傳承需求,積極推進保險金信託等服務發展,為老年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財富管理服務。

二是積極推進大養老産業生態布局,着力構建具有中國人保特色的康養生態圈。一方面,積極探索推進康養服務生態建設。通過自建、租賃、自有存量物業盤活、第三方合作、股權投資(收購)等方式,布局大養老生態資源項目,構建具有中國人民保險特色的多層次大養老生態供給體系。推出“暖心歲悅”項目,覆蓋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旅居養老、健康護理、全景醫療等五大板塊。其中,機構養老服務已在北京、江蘇等13省21個地市布局47家中高端養老機構,總床位數超過1.7萬張;居家養老服務應用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提供包括居家安全評估、睡眠管理健康檢測等服務,2024年預計將為30余萬客戶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周期長、穩定性高的優勢,通過委託管理、股權投資等方式不斷加大對醫療、健康、康復、護理等健康養老上下游産業鏈相關領域的投資,助力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不斷提升適老化服務質效,構建“老年友好型”消費環境。聚焦櫃面這一老年群體高頻消費場景,推進網點櫃面適老化升級改造,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或專屬服務窗口,力求服務人性化、精細化。改進熱線人工服務,尊重老年客戶使用習慣,95518服務熱線開通“尊長專線”,對60歲以上客戶直接轉至人工服務,截至5月底共受理60歲及以上的老年客戶諮詢2.5萬餘通。提升適老化技術,上線適老版移動客戶服務平台,優化字體調節功能,簡化操作流程,使老年客戶能夠更輕鬆地完成投保體驗和理賠申請,提升易用性。截至5月底,適老版移動客戶服務平台累計訪問量達724.57萬人次。加強老年人保險消費權益保護,廣泛開展老年人識騙防騙宣傳教育活動。

未來,人保壽險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政治性、人民性,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高品質的金融需求為出發點,不斷豐富養老金融産品供給,積極發展面向老年人的普惠型人身險産品,努力適配人民群眾多元化的養老保障需求;在重點城市快速形成大健康大養老服務資源供給能力,逐步擴大供給範圍;不斷鞏固在服務民生福祉領域的投資優勢,支持生物科技、醫療器械、精準醫療、消費醫療等領域發展;進一步完善適老化服務,持續提升服務質效,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新華網:您剛才提到人保壽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在行業內取得“三個第一”的成績,其中講到“落地第一筆新業態團體項目”,可以具體介紹一下人保壽險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有什麼特色嗎?

巴音:人保壽險積極貫徹落實原保監會關於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保險公司應積極探索服務新産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需求”的要求,聚焦新市民養老保障不足、收入不穩定的痛點、難點,自2021年10月起,創新推出網約車“司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採用“平台組織推動、司機個人投保、個人繳費與平台補助相結合、通過公司官網投保、司機屬地機構提供售後服務”的創新運作模式,有效解決養老保險繳費要求和新就業形態下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能力之間的矛盾,以惠民的專屬産品、創新的業務模式、持續的服務支持,為新市民群體的突出代表之一網約車司機,提供商業養老保險保障,成為行業第一家為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專屬養老保障的公司,填補了市場、行業空白。目前該項目已覆蓋全國30余個省60余座城市,為超過7.6萬名網約車司機提供養老保障,在社會上産生了積極影響。下一步,我們將推動項目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為保險保障惠及更多人群不斷努力。

新華網:請巴總分享一下如何開展保險産品和服務創新來滿足老年客戶需求。

巴音:我們認為老年人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保障需求是不一樣的,應該針對不同階段老年人差異化的需求,相應設計對應的保險産品。

老齡群體根據年齡和身體狀況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是自理階段,其中50-60歲的老年人還沒退休或者剛退休,身體和心態都很年輕,需求為不想老,追求旅游等精神消費,可以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旅行意外險等産品以及旅居養老服務;60-68歲的老年人可能有些基礎疾病,但不影響生活,消費多圍繞生活場景,比較多樣化,可以針對性地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幫助老年人提升健康水平、控制基礎疾病。

二是護理階段,其中68-77歲的老年人慢性病可能對生活帶來一定影響,他們的核心關注點為健康和醫療,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險、慢性病醫療保險、特定疾病保險等産品;77歲以上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可能進入半失能或失能狀態,核心關注點為護理,可以通過保險+服務的形式為老年人提供護理保險及護理服務。

三是安寧療護階段,主要是在老年人進入生命末期的三個月到半年的臨終期,保險公司可以考慮與醫院合作,通過保險+服務的形式為老年人提供臨終服務,幫助老年人盡可能減少痛苦、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由於每一階段老年人的健康狀態有所不同,其核心訴求、消費需求也大相徑庭,保險産品的設計創新也要隨着老年人核心訴求、消費需求的變化而更新與細化。(唐濱妮)

【糾錯】 【責任編輯: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