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2日電 近日,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主題對話在線上舉辦。該場對話的主題是“聚焦現實需求 加快養老金融發展”。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客戶官谷剛&&,要切實提高服務水平,長期主義和差異化是兩個關鍵詞。養老服務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持續提供,重中之重是規劃清晰的長期路徑和踏踏實實的框架。
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這項活動自2013年組織開展以來,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讚譽,成為保險行業的文化名片。今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年度主題是“保險,讓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氣”。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新華網聯合推出系列主題對話,聚焦熱點話題,邀請專業人士,講解保險知識,為保險消費者答疑解惑。
以下是對話原文輯錄:
谷剛:各位嘉賓,各位觀眾,大家好。感謝協會和新華網,在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到來之際,組織展開這樣的行業對話,給我們提供與同業、公眾交流的寶貴機會。
我在友邦的崗位是首席客戶官,主要職責包括産品供給側開發、全旅程客戶服務設計、養老生態圈與大健康生態圈建設等。站在“保險為民”的角度來説,要為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群體對友邦的感知與體驗負責,是客戶的首席服務員。
這樣一個業內比較少見的崗位設置,源自友邦“客戶驅動”的戰略目標,也為更好實踐“健康長久好生活”的品牌主張,即一切制度、産品、服務、運營都以客戶為中心,多措並舉提升客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與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金融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是高度契合的。
對於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剛才各位同業的領導已經發表了很多真知灼見,受益匪淺。友邦作為外資企業,面臨差異化的挑戰,客戶有差異化的要求,因此演變出了差異化的方案。我想更多立足於客戶服務角度,談三點對於養老保險金融的認識與實踐,希望能夠和各位互鑒共勉。
首先,我們認為,保險應該成為養老第三支柱中的支柱。中國未來50年健康保障和康養服務需求的井噴,既是險企的黃金機遇,也是保險業在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使命。中國養老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新藍海”,以養老資金與保障儲備為起點,延伸至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療康養等細分市場,橫跨了數十個産業鏈。保險行業與養老産業的底層邏輯高度匹配,能為周期長、跨度大的養老命題提供確定性,還能借助行業特點感知養老市場痛點和需求變化,做好養老産業上下鏈“黏合劑”。從這個角度來説,無論壽險企業是中資外資、規模如何,都理應投身其中、有所作為。
早在幾年前,友邦管理層就圍繞養老金融做了系統分析,認為保險業具有六種獨特而突出的能力,是養老産業天然的“服務者”:清晰的目標和定位能力、清晰的客戶分層和深刻的洞察能力、專業的投資和穩健的資金管理能力,合適充足的風險保障能力、全旅程康養服務的整合和把控能力、高質量的陪伴和縝密的規劃能力。知行合一,友邦將持續發力“六力”建設,深度融合到養老産業中,把握好“第三支柱的支柱”定位,為社會公眾創造更多價值。
第二點,把人民的滿意度,作為養老保險建設成果的金標準。要切實提高服務水平,長期主義和差異化是兩個關鍵詞。養老服務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持續提供,重中之重是規劃清晰的長期路徑和踏踏實實的框架,而不是頻繁在戰略上“翻燒餅”、在概念上玩花樣,更不是把短期保費規模作為目標,蹭風口、賺快錢,這樣都會損害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在實踐中,友邦也注意到不同客戶養老需求差異化明顯,強能階段、弱能階段、失能階段需求不同,初老和耄耋以上老人需求不同,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養老需求不同,不同地區、不同觀念的老人也會有不同的選擇。客戶需要的是跨場景、跨時段、跨地區、多樣化的養老解決方案,以及更靈活的機制、更系統的指引、更細緻的落地。
基於上述的認識,友邦的養老解決方案不是單一産品或是産品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個富有彈性的“資金與保障儲備+養老生態圈”雙層結構,前者由財富賬戶和健康賬戶滿足養老支出和醫療支付需求,後者通過整合市場上各種優質養老資源滿足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友邦的養老生態圈具有“輕資産、重服務、強耦合”的特點,與自建養老社區的“重資産”模式不同,友邦把更多投入放到服務團隊建設、系統搭建、體系建立中,光是系統開發就用了上億元。我們絕不是找一些機構然後把服務羅列一下,而是充分發揮保險“支付者”的角色優勢,成為生態圈的主導者,高效整合上下游資源,力求全程嚴控品質,為客戶提供真正高水平的服務。
第三點,注重養老金融與其他四篇大文章的協同發展。“五篇大文章”所涉及的五個領域既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又緊密&&、相互關聯。以普惠金融為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的《關於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支持保險服務多樣化養老需求,創新發展各類商業養老保險産品,開發投保簡單、交費靈活、收益穩健、領取形式多樣的商業養老年金産品”。在個人養老金政策出爐後,友邦響應政策號召,積極推出群眾買的起、買的到的養老産品,成為保險業中成效較明顯的主體。截至2024年5月,友邦人壽已為近18萬客戶提供稅延及養老綜合保障, 有效推廣國家個人養老金政策。此外,在數字金融方面,友邦也打造豐富且體系化的科技工具與&&。有了界面友好的線上&&,群眾理賠更便捷、享受服務更完整,即使老年人群體也有能力便捷在線操作。
21世紀的養老是一個“享老”的過程,當代客戶對於養老生活的期待是多元且高品質的。對於險企來説,養老布局需要全方位的能力培養,是一項長期工程,但其中孕育着巨大的市場機遇。可以説,誰能滿足養老年人群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能成為有社會價值的企業。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通過我們的工作讓更多中國人享受到充滿尊嚴、健康、樂趣和幸福感的晚年,也以此推動保險行業得以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謝謝。
新華網:友邦自從2021年布局養老以來,已通過不斷創新生態圈建設走出了一條富有差異化的發展路徑,請問友邦在養老領域的各項業務規劃能夠順利落地、有效執行的關鍵是什麼?
谷剛:除了合理的業務布局,我認為關鍵在於“人”。
一是我們的營銷員隊伍。1992年,友邦在闊別近半世紀後重返中國。率先將保險營銷員制度引入中國內地,以價值觀與專業能力作為營銷員隊伍建設的兩大抓手,時至今日,已成為提升産品和服務可及性,推動普惠金融的最重要渠道。在養老金融領域,我們從營銷員隊伍中挑選精英,聯合復旦大學開設系統培訓課程,已培養出市場上第一批真正有能力、有意願的養老規劃師,幫助客戶定制養老規劃,並且和客戶一起去長期執行這個規劃。
二是康養管家服務。友邦以嚴苛標準打造自建服務團隊、自建質檢團隊,成為養老客戶的“優質資源協調者”“品質服務把控者”和“自建服務提供者”。 友邦人壽還承諾“康養管家”的每一次升級都將對全部權益客戶進行回溯,確保每一位選擇友邦的客戶都能暢享始終如一的高品質服務。
長期性、整體性的養老規劃離不開負責任的人才來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友邦會始終注重養老産業中“人”的培養,這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養老服務的最終體驗。
新華網:“享老”已成為討論老年生活時經常會被提起的“新興詞彙”。請問您理想的“享老”狀態是什麼樣的?
谷剛:對養老的期待從“活着”變成“生活”,這就是“享老”。友邦的品牌主張是健康長久好生活,我想這其中包含了“享老”的三大目標:首先要健康,有尊嚴地度過晚年;第二是要長久,在長時段養老生活中解決好持續的現金流問題。第三大目標,則是在健康和長久的基礎上,實現精神和心靈的多重滿足,才是真正的“好生活”。保險企業除了幫助客戶準備充足的“享老”資金,更多可以在養老服務供給端發力。我們的養老生態圈逐年升級,去年開始為老人提供境內外的旅居養老服務,幫助他們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利用充足的退休時間,去體會全新的世界;我們也在品牌端推出了豐富的美育和慈善活動,歡迎老人以各種形式參與,去發現和追求生活中的美,把年輕時想學的音樂、繪畫、戲劇等在晚年時盡情嘗試,幫助他們自我實現。(唐濱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