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0日電 近日,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主題對話在線上舉辦。該場對話的主題是“錨定建設金融強國目標 紮實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王玉祥&&,保險業要持續提升綠色保險質效,加快綠色保險産品與服務創新,轉變傳統的發展邏輯和慣性思維,走出一條優質、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這項活動自2013年組織開展以來,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讚譽,成為保險行業的文化名片。今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年度主題是“保險,讓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氣”。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新華網聯合推出系列主題對話,聚焦熱點話題,邀請專業人士,講解保險知識,為保險消費者答疑解惑。

以下是對話原文輯錄:
王玉祥:主持人、各位嘉賓:上午好!
非常高興參加本次以“錨定建設金融強國目標 紮實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對話活動,與大家共同交流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問題。
首先與大家談談保險行業在綠色保險發展方面的總體情況。
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以赴促進“3060”目標平穩實現。
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意味着我國在産業結構、能源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將發生深刻轉變。其中,綠色金融將在平穩實現“3060”目標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去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綠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為我國實施金融強國戰略、提高金融發展質效提出進一步的指導性意見。通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提供更多綠色金融産品,促進綠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推動實體經濟實現綠色轉型,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金融支持。
二、充分發揮保險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綠色轉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穩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給保險業帶來了深刻變革,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對保險服務社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産業轉型升級、環境污染治理、高新技術創新發展也激發出新的保險需求,氣候變化風險也給保險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綠色保險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險業在環境資源保護與社會治理、綠色産業運行和綠色生活消費等方面提供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等經濟行為的統稱。從功能來看,在綠色金融的體系中,與綠色信貸、綠色信託等單一功能的投融資型金融工具及産品相比,綠色保險更是兼具投融資和風險保障的複合型産品,更能夠為經濟社會綠色發展轉型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和保障。
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第十五屆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的主題演講上提出“完善綠色金融評價機制,推動新能源車‘願保盡保’,鼓勵保險機構加強綠色産業、綠色消費等方面的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
金融監管總局要求保險業“自覺將行業發展與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相結合,從戰略高度系統化、體系化推進綠色保險發展,同步提升自身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
可以説,發展綠色保險,既是保險業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金融監管總局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保險業要持續提升綠色保險質效,加快綠色保險産品與服務創新,轉變傳統的發展邏輯和慣性思維,走出一條優質、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之路。
三、保險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保險,取得了積極成效。
近年來,保險業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找準自身定位、強化工作舉措,大力發展綠色保險。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2022年,69家保險機構建立了綠色保險管理機制及工作小組,9家保險機構加入了可持續保險或負責任投資原則,同時,各保險機構激發創新活力,全方位助推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綠色保險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當前,我國綠色保險發展呈現如下三個特點:
一是政策體系不斷健全。2022年6月,原銀保監會印發《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從組織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設、投融資流程管理、內控管理與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2022年11月,原銀保監會印發《綠色保險業務統計制度》,明確綠色保險的內涵,按照産品和客戶維度相結合的方式,推進綠色保險負債端業務的統計。2024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於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加強重點領域綠色保險保障、加強保險資金綠色投資支持、加強綠色保險經營管理能力支撐以及工作保障等五個方面對綠色保險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在行業自律方面,2023年9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立足具體操作層面,從業務分類的角度出發,對綠色保險産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保險公司綠色運營作出行業自律規範,有力配合了監管政策的落地實施。
二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負債端看,根據金融監管總局統計,2023年,綠色保險業務保費收入達到2298億元,提供保險保障709萬億元,賠款支出1214.6億元。從資産端看,根據金融監管總局統計,2023年6月末,保險資金投向綠色發展相關産業餘額1.67萬億元,同比增長36%。根據對A股上市的五家保險企業的數據統計,2023年綠色投資金額合計超過9000億元。從運營端看,保險行業積極踐行綠色運營理念,加速數字化轉型,着力降低自身碳排放,在綠色辦公、節約能耗、推廣綠色建築、環保公益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三是保險産品不斷豐富。近年來,保險業積極開發綠色保險産品,這些産品可覆蓋氣象災害、清潔能源、産業優化升級、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低碳科技、低碳轉型、環境減污、生態環境、綠色融資、碳市場、綠色低碳社會治理、綠色低碳貿易、綠色低碳活動、綠色生活等領域或場景。
新華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推動綠色保險發展方面開展了哪些探索,發揮了什麼作用?
王玉祥:近年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高度重視推動綠色保險服務綠色低碳發展,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各保險公司的配合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開展行業交流。2021年6月,召開工作推進會,組織保險機構就保險業貫徹落實“3060”目標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編寫發布首個《保險業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推綠色發展藍皮書》,對2018至2020年間保險業服務綠色發展的成效進行總結、推廣和交流。組建綠色保險發展研究工作組,開展行業調研,推動綠色保險相關研究,促進行業常態化交流。
二是發揮智庫作用。保險行業協會非常重視專家智庫的作用,於2021年6月成立了“保險業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推綠色發展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來自生態環境部、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北京綠色交易所,以及學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積極參與綠色保險課題研究和行業自律規範制定等工作,促進了保險業與政府機構及環保、電力企業、綠色交易等相關組織的交流合作。
三是開展專題研究。為進一步引領和推動保險業全面服務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保險行業協會組織開展了綠色保險相關專題研究工作,形成了包括巨災保險發展研究報告,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藍皮書,電力行業保險風險評估指引等一系列綠色保險研究成果。目前還在推進電化學儲能保險、抽水蓄能電站保險等新能源領域綠色保險風險研究。
四是制定發布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9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明確了指引的制定依據與目的及適用範圍,綠色保險的發展目標和認定原則,綠色保險産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和保險公司綠色運營的定義、分類和工作建議。其中綠色保險産品分類部分,從綠色保險産品與客戶需求相適配角度出發,共梳理形成10類服務領域或場景,以16類保險産品類別與之相對應,涉及69種細分保險産品類別,並例舉了150餘款保險産品。
五是發布ESG指南。2023年12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明確了編制指南的目的依據、釋義及披露要求,披露框架的設計原則以及環境、社會、治理維度相應的內涵,披露的載體、口徑及時間,披露主體的責任以及接受監督的原則。
下一步,根據金融監管總局印發的《關於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要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將切實發揮自律等職能,從研究推動綠色保險標準體系建設、強化行業綠色保險業務經驗交流與跨行業交流合作、牽頭研究制定重點領域綠色保險示範條款、積極搭建宣傳交流平台這四個方面繼續引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請您談談對綠色保險下一步發展的思考。
王玉祥:目前我國保險業綠色發展的工作已全面開啟,對照服務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的現實需要,在以下六個方面持續推進綠色保險相關工作。
一是持續完善綠色保險政策引導。進一步健全綠色保險政策體系。引導保險機構完善綠色保險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加強內控管理與信息披露,做好綠色保險統計工作,協同推進綠色投融資相關活動。
二是持續加強綠色保險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綠色保險産品和服務能力創新,鼓勵引導保險機構積極探索環境和氣候風險管理工具和方法,深入研究綠色低碳轉型面臨的風險特點,加大細分領域專屬綠色保險産品創新開發,構建更為完善的綠色保險産品體系;推動綠色保險與風險減量管理服務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綠色保險服務能力。
三是持續推進綠色保險標準化。做好綠色保險標準的持續完善,促進保險業精準配置綠色保險承保能力,更好地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前期,原銀保監會印發了《綠色保險業務統計制度》,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後續協會將在監管指導下、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持續完善綠色保險標準體系,加強應用推廣。
四是持續積累綠色保險基礎數據。綠色保險承保對象涉及能源結構轉型、綠色産業發展、綠色技術研發等諸多新領域,相關行業本身處於快速發展中,專業門檻高,風險數據積累有限,增加了風險量化識別和評估管理的難度。推動保險業與低碳轉型、綠色産業、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專業機構合作,促成相關數據的收集和整合,為綠色保險産品創新開發、費率厘定、承保理賠及風險管理服務奠定數據基礎。
五是持續培養綠色保險專業人才。綠色保險在條款設計、風險評估、隱患排查、損失理算等方面專業性較強,需要具備精算、法律、環境工程、綠色交通、綠色建築、新能源設備、ESG管理等方面知識的專業人員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實施。保險業一方面要充分對接、調集社會資源,多方位開展跨界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實際需求和優先度,通過與高等院校、第三方機構等組織的合作,培養和儲備自身的綠色保險專業人才。
六是持續宣傳普及綠色保險知識。今天的主題對話活動就非常好,通過新華網這樣一個權威的媒體平台向社會宣傳綠色保險非常有意義。保險業協會將繼續搭建多種類型的宣傳平台和渠道,採取會議交流、講壇講座、直播對話等多種形式,加強與社會公眾的溝通交流,廣泛普及綠色保險知識,提升社會的綠色風險保險保障意識,為綠色保險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也將在監管指導下、在行業公司的支持下、在專家智庫的配合下,積極搭建行業交流和宣傳平台,為提升全社會對綠色保險的認識水平發揮積極的作用。(唐濱妮 實習記者劉入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