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0日電 近日,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主題對話在線上舉辦。該場對話的主題是“錨定建設金融強國目標 紮實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副總裁降彩石&&,加強綠色保險産品供給、加快綠色保險領域創新,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着力點。對照服務綠色低碳轉型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人保財險將從四方面進一步做好綠色保險相關工作,即持續完善綠色保險産品體系,持續積累綠色保險基礎數據,持續培養綠色保險專業人才,持續加強綠色保險宣傳交流。
2024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這項活動自2013年組織開展以來,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讚譽,成為保險行業的文化名片。今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年度主題是“保險,讓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氣”。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新華網聯合推出系列主題對話,聚焦熱點話題,邀請專業人士,講解保險知識,為保險消費者答疑解惑。
以下是對話原文輯錄:
降彩石: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同仁大家好!很高興參加“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主題對話活動,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題目是“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貢獻保險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必須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將綠色金融作為建設金融強國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綠色金融已成為撬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於保險業而言,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既是重大責任,也是光榮使命。作為金融央企,近年來,人保財險主動融入國家“雙碳”目標布局,加強綠色發展的頂層設計,完善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制定服務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形成服務“雙碳”發展目標和具體路徑規劃,從産品端、投資端、運營端發力,持續加大創新探索,實現公司ESG評級由B級提升至BB級,充分發揮保險業服務綠色發展“頭雁”作用。
加強綠色保險産品供給、加快綠色保險領域創新,是人保財險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着力點。我們將服務綠色發展納入八項戰略服務統籌布局,持續完善綠色保險産品和服務體系,為綠色能源、綠色技術、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提供專業風險保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行業示範引領效應的綠色保險典型。2023年公司綠色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75.5萬億元,同比增長20.4%。
在服務綠色能源方面,我們積極對接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等大型電力建設集團,加大水電、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項目拓展力度,首席承保國電投集團奉賢海風工程項目、三峽白鶴灘水電站運營期保險項目等國家重點清潔能源項目,2023年為清潔能源提供風險保障2.8萬億元。在光伏發電領域,為有效提升光伏發電企業運營水平,降低運營風險,保障用戶側電費足額回收,今年3月公司在江蘇落地全國首單“光伏售電信用補償保險”,為電力企業的穩定經營提供風險保障。
在助力節能減排方面,我們搭建從“碳捕集”到“碳利用”最終實現“碳封存”的全流程閉環保險保障體系,為減排創新技術提供專屬保障。同時,積極聯合銀行為綠色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方案,探索開展“綠貸保”“碳貸保”項目,2023年為331家綠色低碳企業融資提供保障支持,融資金額達8.9 億元。
在護航固碳能力建設方面,大力發展森林保險、林木種苗保險等産品,2023年承保森林面積超過10.8億畝,為增強森林固碳能力提供保障。同時,積極探索“碳匯+保險”新路徑,今年5月,在江蘇南京落地全國首單植被綜合碳匯價值保險,填補針對地表植被、耕地、土壤的碳匯保險空白;在廈門落地全國首單藍碳交易財産安全險,為能源科技企業參與2000噸藍碳交易項目提供保障,增強交易雙方信心,支持碳匯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在支持環境保護與生態改善方面,我們持續跟進國家環境污染強制責任險試點工作,推廣“環責險+環境風險監測”模式,2023年提供環境污染類責任風險保障金額191億元。服務化解船舶污染風險,2023年提供超9.3萬億元風險保障。支持綠色節能建築,推出綠色建築性能保險、房屋全裝修等險種。支持綠色交通體系建設,2024年一季度承保新能源汽車171.5萬輛,同比增長48.4%;充電樁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3.2%。我們持續打造創新型産品,在浙江寧波落地全國首單林地生物多樣性保險,為地理區域內的森林資源、珍稀物種、野生動物、水源、草木植被、人獸衝突等提供保險保障;在浙江湖州開出全國首批可持續發展(ESG)保險保單,涉及保額8000萬元,為企業應對環境、社會、治理風險提供自主選擇的綜合性風險保障。
在應對氣候變化風險方面,我們積極參與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推動巨災保險保障範圍從單一地震災因向颱風、洪水、暴雨、泥石流等多災因擴展,2023年地方性巨災保險覆蓋範圍擴展至15個省、74個地市,保障人口2.7億。今年2月,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的指導下,升級巨災保險共同體,在河北落地全國首單多災因、多年期、多層次的綜合巨災保險,實現一張保單對全省7400多萬城鄉居民全覆蓋。同時,我們不斷完善氣象災害預警體系,深化風險減量服務,面對“杜蘇芮”超強颱風、甘肅地震等突發災害,第一時間啟動大災應急預案,全力做好理賠救災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受災群眾損失。
與此同時,我們積極踐行綠色投資,推進綠色運營,為可持續發展注入綠色能量。在綠色投資方面,我們落實集團綠色投資工作指引,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挖掘優質綠色投資標的,大力支持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建設、重點行業和領域節能、減污、推廣應用。2023年公司綠色投資規模387.4億元。在綠色運營方面,我們積極落實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節約辦公費用、健康出行等綠色常態化運營要求;開發線上投保工具,加大電子保單推廣應用,截至2023年底,車險電子保單簽發率達到99%;推動理賠線上化、智能化,推廣車險理賠低碳修復技術,2023年線上處理案件2.6億件,減少配件更換超228萬件,助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時,我們推動開展“碳中和”試點工作,今年5月,廈門集美支公司通過節能降耗系列舉措獲得“碳中和證書”,成為中國人保首家“碳中和”網點,也是全國首家“碳中和”保險網點。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面向未來,人保財險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揮好金融央企責任擔當,做深做實綠色金融大文章,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格局貢獻保險力量。
新華網:請問降總,作為中管金融保險企業,人保財險將如何進一步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
降彩石:面向未來,對照服務綠色低碳轉型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人保財險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做好綠色保險相關工作。
一是持續完善綠色保險産品體系,不斷加大在綠色保險領域的探索力度,豐富環境風險類、綠色産業類和綠色生活類産品體系,推動降碳、減污、節能、擴綠等領域業務提質增效,更好滿足客戶多層次、個性化的綠色保險需求。
二是持續積累綠色保險基礎數據,加強與低碳轉型、綠色産業、生態環保等領域專業機構合作,推動相關數據收集和整合,為綠色保險産品的創新開發、費率厘定、承保理賠及風險管理服務打牢數據基礎。
三是持續培養綠色保險專業人才,加強與高等院校、第三方機構等組織交流,充分對接、調集社會資源,多方位開展跨界交流合作;同時做好人才引進培養,加快儲備自身的綠色保險專業人才。
四是持續加強綠色保險宣傳交流,借助多種媒介,傳播綠色保險理念和知識,助力提升社會的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為綠色保險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新華網:剛才降總提到了人保財險在應對氣候變化風險方面,開展了氣象預警、風險減量服務等相關工作,請您介紹這方面的實踐和成果。
降彩石:近年來,人保財險積極開展自然災害風險預警服務,深入踐行“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在幫助客戶降低風險、助力全社會共建安全應急體系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應對氣候風險的抵禦能力。
一是夯實氣象災害預警的技術基礎。我們與氣象部門合作,引入氣候指數、降水、風速、風向等數據,對重點區域的暴雨、冰雹、雷電、降雪等災害風險進行監測,建立氣象災害風險數據庫,研發災害風險指數模型,繪製災害風險地圖,建立分等級、分區域氣象災害預警流程,開展自然災害風險預警服務。
二是提升風險減量服務效能。我們將數字化引擎作為風險減量服務的智能底座,研發了智能風險管理&&“萬象雲”,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事故預防技術服務,不斷優化完善防災減災新模式。如在城市內澇領域,融合氣象預警信息、地形數據和颱風洪澇風險量化分析技術,開發面向部分城市區域的洪澇預警評估系統,更好服務於防範暴雨洪澇災害。在海上風電領域,應用颱風預警模型,結合風機空間識別模型和沿海地震危險性評估模型,提升颱風和地震風險識別能力與風控服務能力。在農險防災領域,通過災害性天氣預警、病蟲害無人機飛防、人工防雹增雨、遙感災情水情監測、協助水利疏浚和打井抗旱等服務,從總量上降低農業生産中各類風險水平。
三是打造全流程風險減量服務閉環。在保前階段,深入推進風險研發工作,建立保前風勘服務體系,通過深入識別客戶風險狀況,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保險保障服務。在保中階段,持續開展氣象預警、物聯預警,定期實施防火巡查和防汛排查,為重點客戶常態化實施風險教育培訓和大災應急演練。在臨災階段,向客戶發送災害天氣預警和災害預防指南,對高風險區域和路段進行人工值守,對易受災的戶外資産開展人工巡查和無人機巡檢。在災中階段,公司總、省、地、縣四級聯動,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努力將損失降至最低。在災後階段,加快查勘、定損和理賠速度,幫助廣大客戶盡快恢復生産生活秩序;總結大災大案情況,向高風險行業和客戶提交風險隱患整改建議,助力降低社會風險水平。(唐濱妮 實習記者劉入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