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之際,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內一片繁忙,機電設施安裝、路面瀝青鋪裝等收尾工程正在加快推進。“等深中通道建好了,我們往返深圳和中山兩地,就不用再繞行南沙、東莞了,時間能節省四分之三!”當地百姓對這一重大工程建成翹首期盼。國家開發銀行牽頭組建項目銀團,重點支持深中通道的海底沉管隧道、伶仃洋大橋、中山大橋等關鍵性工程建設,為這一國家重大工程順利推進提供堅實融資保障。這是國家開發銀行聚焦主責主業,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的一個縮影。
作為黨領導下的國有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職能定位,提升服務國家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質效,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深化改革,堅定不移以開發銀行自身高質量發展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加有力地服務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3年,開發銀行發放人民幣貸款3.08萬億元,完成6900億元年度人民幣貸款新增目標,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圖為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的廣西平陸運河項目(供圖:平陸運河集團有限公司)
服務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穩”的定力和“進”的底氣。2023年,開發銀行落實宏觀調控要求,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運用中長期貸款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聚焦“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支持了引江補漢、平陸運河、“東數西算”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實施。2023年,開發銀行發放基礎設施貸款1.51萬億元,貸款餘額新增同業佔比實現提升。
——助力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
2023年底,成都至自貢至宜賓高鐵、汕頭至汕尾高鐵汕頭南至汕尾段、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高鐵等一批高速鐵路相繼開通運營,為沿線民眾送上便捷出行的新年“大禮”,也成為開發銀行支持我國鐵路建設結出的最新“碩果”。2023年,開發銀行發放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貸款1055億元,支持貴南高鐵、濟鄭高鐵、成自宜高鐵、汕汕高鐵、昌景黃高鐵等多條高鐵開通運營,涉及新通車里程約2300公里。
聚焦服務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開發銀行積極助力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和主線擁擠路段擴容升級,服務織密“八縱八橫”高鐵網,助力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為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濟南遙墻機場二期改擴建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中長期融資支持。
能源安全既事關民生又牽動經濟發展大局。從支持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等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燃煤火電機組建設,到全力服務華龍一號等核電項目建設,再到支持光伏、海上風電等發展……開發銀行圍繞助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推能源領域綠色發展,支持新能源、輸氣管線、抽水蓄能等領域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同時,開發銀行認真做好能源保供金融服務,精準支持煤炭主産區和重點煤炭企業增加電煤供應,支持河北、遼寧等受災地區和供電供暖重點地區重點電力企業電煤儲備,助力兜牢民生底線。
興水治水,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計。2023年,開發銀行聚焦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和防汛救災、農村供水、水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水能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全年發放水利和水資源領域貸款1913億元,支持了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滇中引水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江西、福建等省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以及雲南、河北等省一批農村供水保障項目,有力服務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支持信息、科技、物流等産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
開發銀行積極向5G網絡和固定寬帶網絡建設提供支持,助力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節點地區建設“東數西算”工程,支持天津、武漢、南京等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助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在陜西西安,開發銀行陜西分行支持的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成功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名單,目前使用率超過98%,形成300P人工智能算力和80P高性能算力,可為醫療、教育、交通、遙感等多個領域提供普惠算力支撐。
服務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開發銀行支持了合肥等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服務建設以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科學研究設施,支持布局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代表的技術開發設施和試驗驗證設施,助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升級。
現代物流一頭連着生産,一頭連着消費,是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2023年,開發銀行聚焦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物資儲備等重點領域,支持“四橫五縱、兩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四橫四縱”國家冷鏈物流骨幹通道網絡等建設,全年發放物流流通行業中長期貸款超400億元,助力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
作為國家級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之一,湖南永州國際陸港冷鏈物流園依託農産品生産和農産品批發市場,構建農産品産業鏈,通過高標準建設冷庫,推動農産品冷凍冷藏、冷鏈物流配送等功能建設及相關增值服務升級。2023年,開發銀行湖南分行向該項目發放中長期貸款3億元,有力支持提升永州物流集疏運能力,更好發揮永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作用。
——服務城市基礎設施提質升級
開發銀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城市群一體化、城市治理、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等重點領域,為城市交通、防洪排澇、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管廊管網等城市市政及公共設施建設、改造和智慧化升級等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軌道交通是現代大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開發銀行大力支持長三角、成渝等重要城市群市域(郊)鐵路建設,助力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更好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支持蘇州、寧波、成都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為綠色出行提供助力。
城鄉歷史文化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精神和情感記憶。在我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蘇州,開發銀行蘇州分行投貸聯動支持蘇州歷史文化名城高質量保護和提升利用工程,有效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條件,加強歷史文化保護。
——保障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開發銀行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質量,助力四川、湖南、廣西、江蘇、新疆等省區農田建設和改造提升,把服務“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到實處,助力端牢中國飯碗。圍繞保障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安全穩定供給,設立現代設施農業專項貸款。同時,積極支持農村地區水、電、路、氣、信息網絡、清潔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服務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
在山東壽光,開發銀行山東分行融資支持的鹽鹼地改造提升項目,將對當地雙王城生態經濟發展中心及周邊5萬畝農田進行平整和土壤改良,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産穩産、生態良好的基本農田,助力“中國蔬菜之鄉”持續繪就“糧豐菜綠果飄香”的美好畫卷。
與此同時,開發銀行優化政策措施,強化資源保障,持續加大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支持力度,提升服務區域戰略質效,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高質量邁進。
啟動支持房地産領域“三大工程”建設
2023年,開發銀行聞令而動、迅速行動,在相關部委指導下,在各地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靠前發力、精準發力,全力做好支持房地産領域“三大工程”金融服務。
2023年12月11日,開發銀行在福州實現全國首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發放。12月23日,在長沙成功落地全國首筆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貸款。截至2024年3月7日,國開行已發放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614億元,涉及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33個城市的271個項目,惠及城中村居民約36萬戶,支持建設安置房69.5萬套。
日前,開發銀行上海分行向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發放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15.6億元,用於浦東新區唐鎮小灣村、暮二村等地塊城中村改造項目。該項目屬於上海市“兩舊一村”改造重大民生工程,改造前當地房屋結構老舊、衞生條件堪憂。通過改造,該區域未來擬建設形成市級智能終端特色産業社區,並融合唐鎮新市鎮的居住功能,打造“科、産、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未來之城。
在廣州,開發銀行廣東分行日前向廣州市白雲區羅衝圍片區(潭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發放專項借款1億元。羅衝圍片區是廣州市確定的四大重點連片提升改造片區之一,亟需通過城中村改造來改善當前的城市風貌和生態人居環境。在開發銀行助力下,未來,潭村片區將以時尚為産業主題,打造活力共享、時尚引領、綜合服務的時尚産業活力區。
2023年,開發銀行還承擔了全國60%保交樓專項借款任務,助力“保交樓、保穩定、保民生”。
圖為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的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項目
做好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
2023年,開發銀行加大金融資源投入,加強優質金融服務,結合自身實際做好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在科技金融方面,開發銀行深化與有關部委政銀合作,設立專項貸款,支持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研發,助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深入實施産業鏈強鏈補鏈專項金融服務行動,助力強化産業鏈上下游協同攻關、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2023年,開發銀行發放先進製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産業貸款5518億元,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截至2023年底,開發銀行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位居21家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首位。
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守護“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家園。開發銀行堅持以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為重點,持續支持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城鄉建設、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同時,推動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模式走深走實,助力破解生態環保領域投融資難題。在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開發銀行不斷加大對清潔能源産業支持力度,助力光伏産業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深度結合,重點支持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綠色低碳能源基地項目建設。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方面,重點支持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物流等領域新建項目和存量升級改造。
普惠金融暖民心、惠民生。2023年,開發銀行認真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延期免息”“提額降率”等政策落實工作,發放國家助學貸款599億元,創歷史新高,惠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63萬人次。2024年2月,開發銀行根據財政部、教育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通知要求,對所承辦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這是開發銀行認真落實黨和國家政策,自2022年以來連續3年對所承辦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免息和本金延期償還。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開發銀行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保障糧食安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特色産業發展等領域發展。在福建三明,開發銀行助力構建以沙縣小吃價值鏈為主的特色産業集群,建成後將輻射帶動約2萬人就業;在陜西延安,開發銀行支持當地蘋果全産業鏈高質量發展,幫助革命老區群眾持續鼓起“錢袋子”。同時,開發銀行積極發展養老金融,為普惠型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服務。着力加快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以數字金融服務數字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圖為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的福廈高鐵實現全線鋪軌貫通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23年10月,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融資支持、中國和印尼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正式啟用,兩地間最快旅行時間由3.5小時壓縮至40分鐘。雅萬高鐵開通後,大大改善當地交通條件,便利沿線民眾出行,並帶動商業開發和旅游産業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加速度、提供新動力。
立己達人,兼善天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開發銀行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以資金融通為支撐,助推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已成為堅定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重要金融力量。10年來,在開發銀行融資支持下,印尼雅萬高鐵、阿根廷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一期修復、老撾萬象至萬榮高速公路、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煉油廠升級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穩步實施,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中國—印尼綜合産業園區青山園區等一批境外園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果,中小企業、衞生、農業、教育等領域一批民生項目加速推進,進一步增強了共建國家自主發展能力,也為中國與共建國家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
2023年,開發銀行加快推動3500億元人民幣融資窗口落地,“一帶一路”專項貸款發放同比增長48%,統籌支持“一帶一路”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配合落實國家領導人對外宣布的務實舉措,設立50億美元全球發展倡議專項資金、中國—中亞合作100億元人民幣等值專項貸款。舉辦中拉開發性金融合作機制、中國—阿拉伯國家銀行聯合體、中國—東盟銀聯體、中日韓—東盟銀聯體等多邊機制理事會會議及歐亞經濟論壇金融分會,深化多雙邊金融合作。
春風浩蕩滿目新,奮楫揚帆正當時。下一步,國家開發銀行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強化職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國家戰略,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