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力量2023|趙鵬:保險業須堅持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業績觀和安全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10 18:04:13
來源:新華網

保險力量2023|趙鵬:保險業須堅持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業績觀和安全觀

字體:

  7月8日,2023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係列主題對話線上上舉辦。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時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趙鵬表示,面對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保險業唯有堅持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業績觀和安全觀,才能更好地服務國家社會大局、增進民生福祉,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保險力量。

  2023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這項活動自2013年組織開展以來,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讚譽,成為保險行業的文化名片。今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年度主題是“保險力量,為奮鬥的你加把勁”。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新華網聯合推出係列對話,聚焦熱點話題,邀請專業人士,講解保險知識,提升保險認知,為保險消費者答疑解惑。  

  以下為實況錄制的對話實錄:

  趙鵬:各位嘉賓,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很榮幸參加對話活動,和大家共話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保險力量。

  此次對話是“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係列活動之一,“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已有11個年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打造,已成為行業內外高度關注與認可的特色文化品牌。我們將和行業內眾多企業一起,圍繞這項品牌活動,講好行業故事,弘揚行業正能量,持續助力提升行業影響力和美譽度,樹立中國人壽及行業良好形象。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錨定了目標航向,也明確了保險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務。在這裏,我重點就中國人壽聚焦核心主業,服務國家社會大局,守護人民美好生活做一些簡單的介紹,並就下一步行業在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如何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談談自己的認識。

  中國人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不忘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天然使命,積極推動“公司所能”與“黨之所指”“國之所需”“民之所盼”緊密對接。

  第一,我們積極助力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大力推進具有養老屬性保險業務,公司多年來圍繞老百姓養老需求,開發了具有養老屬性的保險産品50余款,為數千萬客戶提供了養老保障。積極參與稅延養老、養老專屬保險、個人養老金等試點工作,有效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養老資金配置需求。個人養老金業務規模穩居行業前列。積極構建“大養老”服務供給體係,發起設立了200億元的大養老基金,支援以“國壽嘉園”為品牌的復合型養老社區建設;並將建設以“城心”機構養老為主,“城郊”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輔的“保險+養老”服務體係,提供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多層次養老服務。大力推進適老化服務,改善老年客戶服務體驗。持續推動運營服務線上化、智能化、生態化轉型升級,推出壽險APP“尊老模式”、95519客戶服務專線長者優先服務。

  第二,我們深度服務健康中國戰略。深度參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助力人民群眾生活兜住“最低線”。持續推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社保補充醫療保險等政策性業務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係統優勢、網點優勢、隊伍優勢,賦能提高社會保障體係運作效率,讓基本醫保服務更加便利、更加高效。以大病保險項目為例,截至2023年1季度,在辦項目超過200個,覆蓋近3.5億城鄉居民。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優勢,助力人民群眾守住生活“水準線”。公司大力推進健康險業務,形成了以重疾險為主體,醫療險為有效補充的完善産品體係。擴充重疾險輕重症種類並增加賠付次數,針對政府、企業和個人不同需求,推出係列短期醫療險。2022年,賠付件數約1917萬件,其中醫療賠付金額約200億元,重疾賠付金額約155億元。積極打造“大健康”管理服務生態,助力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改善線”。圍繞健康管理需求,設立270億元大健康基金,目前已投資醫療健康企業49家,建設“國壽大健康”線上健康服務平臺,整合健康管理、醫療醫藥醫院等服務資源,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管理需要。

  第三,我們大力推進普惠保險發展,最廣泛覆蓋各類普惠對象。重點聚焦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自身抗風險能力有限的人群;聚焦學生(兒童)、老年人、婦女、殘疾人、帶病患者等特定保險需求比較突出的(高風險)人群;聚焦軍人、警察、建築和礦井工人等職業風險十分突出的特殊人群。通過開發小額保險、學平險、軍警保險、建工險等産品滿足特定需求,不斷拓展保險責任,拓寬保險保障范圍。及時滿足新市民、新業態保險需求。探索滿足新業態、新産業和靈活就業人員基本保險保障及養老保障需求,扎實推動新市民專屬産品的開發。2022年,共有12款面向新市民的銷售産品,包含針對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人員專屬意外、醫療保險産品。充分發揮機構優勢,使保險觸手可及。充分發揮銷售隊伍和市縣全覆蓋的分支機構優勢,基本形成了“網點到鎮、人員到村、服務到戶”的普惠保險服務新體係。大力推進“指尖工程”,借助科技力量進一步提高廣大縣域、農村牧區等偏遠地區保險覆蓋面。

  第四,我們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發揮專業優勢全面幫扶,針對農村人口多樣化的保險保障需求,大力發展相關保險業務。僅2022年,為3.1億人次農村人口提供風險保障超過30萬億元,向323萬人次賠付52.2億元。開發專屬産品,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根據脫貧人口特點,新開發“國壽鄉村振興團體定期壽險”等13款專屬鄉村振興保險産品,提供多層次保險保障,全年提供風險保障1.07萬億元。不斷創新幫扶方式,拓寬幫扶領域,總結推廣“綠絲帶”行動、“防貧保”普惠綜合保險項目等典型經驗與做法,全面升級“扶貧保”工程。2022年,派駐973名駐村幫扶幹部,全力承接1048個幫扶點工作。

 第五,我們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聚焦重點領域投資,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主線確定投資方向,在加快發展綠色投資、支援現代産業體係發展、社會民生領域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等領域不斷優化投資布局。截至2022年底,中國人壽服務實體經濟累計投資規模超過3.6萬億元。2020年以來,與民政部密切合作,無償為抗疫醫護人員、志願者、公安民警等一線工作人員捐贈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額超1.9萬億元,覆蓋人員超450萬人。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除投資支援外,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讓中小微企業能享受快速便捷的全鏈條線上投保服務,實現小團單一日可保。全面推廣“關愛保”“員福保”專屬團體保險保障方案,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保險業唯有堅持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業績觀和安全觀,才能更好地服務國家社會大局、增進民生福祉,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保險力量。在此過程中,中國人壽願和行業內眾多優秀企業一並奮進新征程、把握新機遇、實現新發展。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行業的全面轉型,必須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更加關注保險的社會責任,把提高人民群眾保障水準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形成最廣泛的發展公約數。從實踐看,國內16-30歲人口數量超2.4億人,新市民、新業態從業人數約有3億人,新脫貧人口近1億人,慢病、高齡、失能等人群規模巨大,我們發現上述人群風險敞口大,常常被商業保險“拒之門外”。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關鍵就是提升承保能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可保人群范圍,不斷提高保險對新生代、新市民、新可承保人群、新脫貧人口這“四新”群體的滲透率。

  二是堅持以服務大局為導向的政績觀。保險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具有很強的公共屬性,服務社會大局是行業的重要職責。行業發展既要算經濟賬,也要算政治賬,要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特別是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最迫切的健康、養老保障需求。積極參與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係建設,通過大病保險、普惠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改革創新,深入推動醫療、康復、護理、養老等服務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幼有所育、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的切實需求。

  三是堅持以價值為優先的業績觀。為客戶、股東、社會創造價值,是企業能夠持續經營的根本所在。近兩年,行業利潤縮水,虧損家數大幅上升,其中有投資出現波動的原因,也有渠道銷售成本不斷抬升的原因。行業如何重構價值增長曲線?一方面要加快個人行銷體係的深度改革,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另一方面,應當重塑發展模式,先需求後産品,先服務後銷售,把服務環節和行銷深度融合,加快“保險+健康”“保險+養老”生態建設,推動經營模式由風險等量管理轉向減量管理。

  四是堅持穩健合規經營的安全觀。壽險是經營風險的行業,不能成為制造風險的主體。一方面,要深刻認識保險先銷售後生産,以及長周期經營的特徵,牢固樹立審慎經營理念,嚴格資産負債匹配管理,特別一定要加強負債成本的管理,不斷推動行業在資産負債管理方面健康發展。據了解,目前監管部門正在採取措施,這有利于行業長期高品質發展。險企也應當堅持回歸保險本源,加大保障型業務發展,特別是加大差異化、精細化的健康養老産品銷售力度,發揮保險業獨特優勢。另一方面,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堅持合規創造價值的理念,把防范風險作為重要的價值來源和促進發展的重要保證。

  各位嘉賓、各位觀眾,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人壽將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穩增長、重價值、優結構、強隊伍、推改革、防風險”的經營策略,大力推進數字化、綜合化、專業化、市場化改革,聚焦價值、聚焦客戶、聚焦轉型、聚焦安全,堅持做好高品質發展行業“頭雁”表率,擔當時代重任,不負歷史使命,為推動人身險業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謝謝!  

  【問答環節】

  主持人:養老問題是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之一,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社會影響大。您如何看待未來的國民養老需求?作為金融央企,中國人壽將如何參與其中? 

  趙鵬: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人口加速老齡化與市場養老服務供給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係”,為養老保障服務體係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個人養老保險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係,持續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係,但是養老保險“三支柱”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特別是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保險規模較小。據有關機構測算,目前我國養老金替代率已下降到50%以下,未來5-10年我國養老金缺口將達5-10萬億元。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國民養老需求空間巨大。

  中國人壽積極參與養老保險“三支柱”建設,以現代化保險服務積極助力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發展。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扎實起步,業務首批落地、領跑行業,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銷售已穩步擴大至全國范圍。下一步,公司將繼續積極參與“三支柱”養老保險體係建設。在第一支柱方面,公司將積極發揮國壽資産管理公司作用,為社保基金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和服務。在第二支柱方面,充分發揮專業養老險公司的功能作用,為客戶提供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管理全流程服務,為廣大客戶養老資金保值增值。在第三支柱方面,持續推動個人養老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特別是針對新市民、新業態從業人員實現擴面提量,探索創新具有養老功能的年金、終身壽險等商業養老保險産品,豐富産品供給,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穩定可靠的養老財富保值增值服務,發揮保險産品長壽風險管理、復利增值、保底收益等優勢,動員社會養老儲蓄,助力解決我國養老金缺口問題。

  在這裏要著重強調的是,中國人壽正在著力推進“健康養老生態工程”,這也是公司面向未來的新的核心競爭力所在。2011年中國人壽就開始布局養老社區,目前已投資落地7個養老項目,服務體驗約30萬人次,積累高凈值客戶超過6萬人;投資商業地産、健康服務、醫療科技項目數量眾多。我們現階段將“健康養老生態工程”列為改革創新舉措“八大工程”之一,將加速大健康大養老生態布局,把“以人民為中心”和服務主業高品質發展作為“保險+康養”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構建“城市中心區”機構養老為主,現有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輔的“保險+養老服務”模式為目標,全面整合內外部資源,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産品+服務體係,加快形成優質的供給能力,打造優質高效的養老服務管理體系,為老年群體提供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養老需求,同時也有力促進長年期和高價值業務發展,促進保險主業高品質發展。

  未來,中國人壽將繼續圍繞“保險”主業,全面提升公司大健康、大養老生態融合能力和平臺影響力,打造“産品-服務-支付”的閉環,構建起公司“産品+服務”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由風險補償向風險全鏈條管理轉變,使公司成為健全社會保障體係、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中堅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