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力量2023|張立群: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為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10 18:04:11
來源:新華網

保險力量2023|張立群: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為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字體:

  7月8日,2023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係列主題對話線上上舉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擁有巨大經濟增長潛力。而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為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2023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這項活動自2013年組織開展以來,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讚譽,成為保險行業的文化名片。今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年度主題是“保險力量,為奮鬥的你加把勁”。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新華網聯合推出係列對話,聚焦熱點話題,邀請專業人士,講解保險知識,提升保險認知,為保險消費者答疑解惑。  

  以下為對話實錄:

  張立群:

  大家好!在大家聚焦“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的時候,我願意從宏觀和長遠角度談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一、中國式現代化擁有巨大經濟增長潛力,使我們足以增強信心。

  第一,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的力度強、空間大。中國式現代化起步資金的形成方式與水準及使用方式,和西方現代化資本原始積累是大不相同的。由此帶來的我們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實現了中國工業化的奠基;改革開放後,圍繞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我們對工業內部結構、對三次産業結構、對城鄉結構所進行的持續、大力度的調整,這恰恰是經濟結構變動推動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的非常重要的條件。這也表明瞭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特點,它所包含的經濟結構變動力度之強,空間之大,是和西方現代化大不一樣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和問題仍然是普遍而深刻的。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和問題,決定了中國經濟進一步變動的力度仍然會很強,空間仍然非常大。

  第二,中國擁有強大的生産和供給能力,得益于我們新中國以來整個工業制造業體係的全面奠基,所以現在我們具有世界種類最完備、規模最大的生産制造能力。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們擁有豐富的人力、人才資源支援和充裕的資金,例如我們國民總儲蓄率現在是在40%以上。在技術方面,我們持續産業技術創新,以新型舉國體制在重大關鍵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等等。

  可以説,中國的生産和發展,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所以面對未來的市場需求,我們生産和供給能力及潛力是非常大的。

  第三,中國有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14億多中國人民,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這樣在收入未來持續增長的基礎上,美好生活需求釋放所支援的一個市場需求規模。這個市場需求沒有天花板,沒有邊界,因為人民的生活改善了,還可以更加美好。所以中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14億多中國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續發展,必然會引領中國強大的生産供給能力持續釋放。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經濟結構發展不平衡的這些基本性的矛盾,會作為基礎性的能量,持續推動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看到中國式現代化是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它也為我們保險業的中長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為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保險資金運用空間大、長期綜合回報率好。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我國經濟發展應對三重壓力、黨中央國務院所採取的一係列政策措施以及正在開始顯現的效果看,從全面暢通國內經濟大迴圈這樣努力正在逐步的顯現成效看,從當前擴大內需的成效逐步顯現、從整個需求拉動供給創造需求這樣一個迴圈逐步加快看,我們都可以相信中國經濟正在開啟新的一輪回升向好的增長周期。

  這樣一個發展大趨勢,首先為我們保險資金運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保險業的發展就是能夠籌措到很多資金為大家保駕護航。我們也能夠把這些資金運用好,能夠在這些資金更好運用的基礎上,為大家提供更可靠的保駕護航。

  保險需求持續平穩增長。隨著推進高品質發展,保險需求會全面活躍。一方面,包括在生産中各類企業1.7億多個市場主體圍繞高品質發展,要全面參與市場競爭。在這個過程中包含著優勝劣汰,這需要有風險兜底。另一方面,從居民生活方面看,無論是養老,或是應對防范生活中潛在的風險都需要有兜底。而這些方面都會使得保險需求持續平穩增長,對保險業的高品質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改革持續深化使保險業發展環境不斷完善,會支援我們在高品質發展進程中,保險業向更高水準來邁進。

  三、保險業要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保駕護航。

  為市場競爭風險兜住底線。高品質發展包含著所有的市場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持續的優勝劣汰、新陳代謝的過程。所以保險行業要為我們廣大企業、為各類市場主體做好兜底線、做好保障。

  為基本民生兜住底線。隨著人口老齡化、全面推進共同富裕等目標,我們保險業要從多個方面兜住民生最基本的底線,特別是最困難的這部分人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要通過保險業的能力建設,為他們兜牢底線。

  為經濟建設提供更可靠、更精準的資金支援。特別是當前我們全面加強高水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係建設,需要有很多中長期資金來發揮作用。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保險業應該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總而言之,在聚焦中國保險發展、聚焦我們未來這樣一個保障線建設的時候,我們要充滿信心,要對中國保險業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發展充滿信心。謝謝大家。  

  【問答環節】

  主持人:隨著今年擴內需的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您如何看待投資與消費回暖形勢?如果相關需求陸續釋放,對保險業是否形成潛在利好?

  張立群:

  關于當前擴大內需以及中國經濟走勢的大體情況,我認為是需求收縮導致投資消費能力下降。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從2020年政治局會議確定擴大內需戰略之後,持續展開工作,而且成效越來越明顯,特別是通過政府投資帶動全社會投資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去年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了9.4%,增速比上年是加快了9個百分點。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和部署,按照2022年(十九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的安排,今年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它的帶動效果會進一步加強。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正在蓄積力量、全面回暖的過程當中,不應對中國經濟全面恢復的態勢喪失信心。

  當前由政府投資對企業投資的帶動作用正在逐步增強,企業生産形勢好轉,對就業的積極影響正在逐步展現,由就業對居民收入及對消費的積極影響也在逐步集聚力量。所有這些變化,都讓我們增強信心。擴大內需前景還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在這個基礎上,我想我們保險業的發展應該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苦練內功,為把握未來展現的機遇做好準備。謝謝。

【糾錯】 【責任編輯: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