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新:放棄“鐵飯碗”,用25年保我所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06 10:45:15
來源:新華網

趙立新:放棄“鐵飯碗”,用25年保我所愛

字體:

  放棄人人羨慕的“鐵飯碗”,毅然投身保險行業;進修了心理學,考取理財規劃師證、RFP和TRFC國際注冊理財師證……翻開趙立新的履歷,始終閃耀著“自信”“拼搏”“執著”“不服輸”的關鍵詞。從業25年,她如同陽光一樣,為身邊的人帶去蓬勃向上的希望,在平安人壽發光發熱,讓保險事業成為“愛的傳遞”。

  放棄“鐵飯碗”

  在努力打拼中為理想奮鬥

  1998年,22歲剛畢業的趙立新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每天朝九晚五,工作時間相對固定。初入職場,趙立新非常積極,也非常熱心。雖然憑借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出色的業務能力贏得了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可她的心裏依舊燃燒著一股小火苗。在外人看來,趙立新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在喜歡嘗試和挑戰的她心裏,卻從未滿足于當下。

  挑戰很快到來。局領導看到了趙立新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精神,找她來談話:“咱們單位下屬的種雞場缺銷售,收入不少,但是要出差,你考慮一下?”“不用考慮,我馬上就收拾行李。”趙立新就這樣成為了種雞場銷售隊伍中唯一的女銷售員。在杭州,她身兼經理、銷售、會計、客服,不但一個人撐起了一個辦事處,還在短短半年內把銷售額做到了全國第一。這次的經歷不僅鍛煉了趙立新跑客戶、做銷售的能力,還為她之後投身保險事業做了鋪墊。

  半年結束後,在從杭州回家的路上,趙立新寫了辭職信。

  從杭州回來後,趙立新的一位親戚生病,在去醫院探望時,親戚一句“要是有保險就好了”觸動了她的內心。不久後,她在和朋友聊天時得知對方正在從事保險行業,親戚在病床上的那句話再次縈繞在她的耳畔,也讓她燃起了對保險行業的好奇心。向朋友咨詢了相關政策後,她趁閒暇前往公司,在聽取保險的意義與功用後,對保險代理人的廣闊前途有了更深的認識。

  和自己“死磕”

  實現“自我”與“社會”的雙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滿懷激情與理想的趙立新很快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彼時,國內商業保險剛剛起步,保險市場尚處于蒙昧期,大小公司一擁而上、保險行銷員隊伍良莠不齊,也因此産生了不少問題。

  而很多群眾對“保險”産生了誤解,甚至認為“保險”是騙局、保險員是“騙子”,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開展工作難度可想而知。一只挎包、一個保溫杯、一疊厚厚的保險資料,幾乎是趙立新每天出門的“標配”,而客戶的不解、拒絕甚至嘲諷更是家常便飯。

  工作上遭遇的困境反而讓性格倔強的她燃起了鬥志,在仔細分析了保險行業的規律後,她決心從廣大的農村市場入手,開拓自己的保險事業。在杭州跑銷售時積累的農村經驗給了她巨大的幫助,扎實的業務能力、誠懇的溝通方式、真誠的客戶理念,讓她的工作漸漸有了起色。“這份事業讓我每天都充滿著幹勁和力量,每天都有新的生活目標和方向。”趙立新更加堅信加入平安人壽是正確的決定。

  説起開出的第一份保單,趙立新還記憶猶新,“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在一個十字路口遇到了一名騎自行車帶著孩子的大姐,因為下雪天路滑,她們娘倆就摔倒在了路上。我趕緊就把車子停在路邊,去扶她們娘倆,然後又把她們送到了家裏。在交談中得知我是做保險行業的,這位大姐應該是被我的誠意感動了,于是,就為孩子買了一份保險。”就這樣,趙立新開出了第一份保單。

  一單、兩單……依靠良好的口碑,趙立新的客戶群體越來越大,而更讓她有成就感的,是那一筆筆理賠款項交到客戶手中時的情景。親眼看過太多因為沒錢而放棄治療的病人、因為沒錢看病而四處借錢的無奈,趙立新更加深刻體會到保險的意義。

  每當看到身邊的人因為沒有保障而無法承受變故發生的人生之痛時,趙立新的內心總是充滿了自責;但當她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保障而能夠從容應對意外、疾病時,她的內心又充滿了欣慰。“只有在病床前才能看到保險的愛有多深沉。”每次為客戶辦理完理賠,看到客戶激動的淚水,趙立新總是百感交集,“因為見證了保險讓生活更美好,所以我更加堅定地向前,目的就是在風險來臨之前讓更多的人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

  以身作則

  做一個敬業、專業的保險“專家”

  理財規劃師證、RFP 和TRFC證……在趙立新的辦公室裏,擺放最多的除了保險業務相關的報刊書籍,就是各類獎杯和資格證書。“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研究一行,如果我們對自己所處的行業都不了解,又何談做好本職工作、贏得客戶的信任呢?”

  初入保險行業時,趙立新經常被客戶的問題弄得張口結舌,客戶不滿意,她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保險業務係統龐大、項目眾多,其中涉及到的法律條文等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面對工作困境,趙立新那股不服輸的倔脾氣又上來了:對保險項目不熟悉,她就拿回資料反覆研究;對銷售流程不明瞭,每次開會學習時她總是坐在最前排,認真聽講並做筆記……憑著這股子勁頭,趙立新很快就成為了客戶眼中的保險“專家”,也成為了小組業績最優秀的那個。1999年4月,趙立新晉升業務主任,2000年1月晉升營業部經理。

  伴隨著營業部的壯大和不斷增員不斷育成,她的團隊人力在2018 年最高達到 1400 余人,年收入也有很大突破。面對著客戶和同事們的認可,趙立新的心裏卻有些不安,她知道,自己距離大家口中的“專家”還有很遠的距離:“我下定了決心,繼續提升充實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行業專家。”

  當前是保險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需要更多專業人才充實到保險行業中,做客戶身邊的“保險專家、財富顧問、生活助手”。面對行業、市場、客戶需求的變化,這也要求從業者不僅得學歷越來越高,還要精通保險産品之外的各類金融産品,才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給予有針對性的建議。等待趙立新的,是一條漫長的學習之路。雖然早就過了學習的黃金年齡,趙立新卻選擇和自己“死磕”,特別是準備考取RFP國際注冊理財師期間,她幾乎是用上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經常看書看到深夜。這股子拼命勁讓她的愛人都有些心疼:“你幹得又不錯,上邊也沒有強制要求,費這個勁幹嘛啊?”

  “客戶選擇我們的産品,是對我們莫大的信任。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幫助顧客更加合理地配置保險資産,也對我們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幾年之內,趙立新先後進修了心理學課程,考取了理財規劃師證、RFP和TRFC國際注冊理財師證……看著擺滿書櫃的各類職業證書,趙立新的心裏終于松了一口氣,她終于沒有辜負客戶的信任、領導的期待,真正成為了一名行業內的“專家”。

  作為一個創新型保險企業的總監,趙立新時刻認識自己肩負的使命感、責任感,不斷完善自我,主動並帶領全員學習,她説,“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確保自己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才能保證自己受領任務心不慌,面對工作不緊張;才能具備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提升辨別風險和化解風險的能力。”以誠相待、溫暖謙卑、專業敬業,趙立新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樹立起一張閃亮的招牌和名片。

  攜手平安人壽

  追逐值得奮鬥一生的事業

  趙立新非常喜歡這樣一句話:保險保我所愛,有驚無險。源于心中對保險行業的摯愛,她把這份事業做到了極致,認真幫客戶辦理理賠,幫他們渡過難關,並根據二十多年的從業經驗,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保險保障方案,保證他們在遇到困難時都能夠在保險的庇護下安枕無憂。

  在趙立新看來,保險是一種規劃,這種規劃能夠消除人的憂慮,讓人的內心變得更加寬廣和從容。讓身邊所有人都享有有規劃的生活,是趙立新一直以來的追求。從一個一個簽下的保單,到積累了上千個龐大的客戶群,趙立新用她的真誠、坦率、陽光、專業,服務了越來越多的人,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可期待的未來美好生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經過幾年的發展,從最初以為保險就是賣保險櫃的,從一個不懂保險理念的外行人,從從業之初的行業新星,到如今平安人壽濟寧中心支公司的“一姐”。所有的經歷都變成了人生的積淀,也讓趙立新逐漸完成了人生的進階。二十多年來,她不僅自身業績扶搖直上,還擁有一個1200人的團隊,帶出了一百多位業務主任,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成就了很多人。

  在個人業績達到高峰期後,她逐漸轉向了團隊管理,她的團隊叫“陽光”,“希望我的團隊像恒星一樣,用自身的樂觀向上,為需要細心呵護的客戶和家人們,提供光和熱。”趙立新表示,保險是陽光下非常崇高的行業,也是充滿希望、值得奮鬥終生的事業。“我堅信專業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省心、省時又省錢的金融保險服務是每一位保險人的畢生追求。”

  趙立新,一路跟隨山東分公司厲兵秣馬,開疆拓土,以傲然姿態引領山東分公司、引領保險浪潮,她始終以專業、價值抒寫行業責任。2020年,這一年極不平凡,新冠疫情加快了行業的轉型和規范化發展,隊伍面臨産能提升,績優突破。也是在2020年10月,趙立新喊出了年初保費挑戰2021萬元的目標;也是在這一年,她更加注重客戶服務細節,更加注重養客,用心服務客戶。2021年1-2月,她個人銷售45件,保費達成1936萬元,創下新高,個人在1-2月的收入也超過了以往最高收入年份。對趙立新來説,2021年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之前年初過後,她個人的業務量會放緩,但2021年通過持續努力,3月至12月她個人仍然以月均5件以上的業務量不斷領跑。2023年再創輝煌,累計保費1265萬元,提前達成平安至高業績榮譽雙黑金鑽石會員,且為連續2年達成雙黑金鑽石會員,先後被山東分公司授予卓越團隊領導人、API機構功勳代理人、FYC機構功勳代理人、十大件數獎、35周年績優高手獎。

  “目標設定很重要,堅定目標去努力達成更重要,勇于爭先,永不服輸,在變化和發展中不停地挑戰自己,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不斷地跨越,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不停地奮進。緊跟時代以及平安人壽的發展,讓科技賦能,做有溫度的保險,在專業領域不斷開拓進取,提供管家一站式服務,讓平安傳萬家,萬家都有平安來傳承。”這是趙立新未來的希望。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