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半年 業界建議向上提高額度向下擴大參與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25 09:32:06
來源:證券日報

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半年 業界建議向上提高額度向下擴大參與面

字體:

  自2022年11月25日至今,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實施已滿半年。整體來看,個人養老金制度開局良好。與此同時,業內人士也表示,當前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數和每人平均繳費額度仍較低,要做大做強個人養老金,還需從制度完善、投資者教育、提升投資收益等多方面著手。

  儲蓄産品先發優勢明顯

  從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産品來看,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中國銀保信等平臺數據統計,目前個人養老金産品共有669只。其中,儲蓄産品465只,佔比近七成;基金産品149只,佔比22.3%;保險産品32只,理財産品23只。

  “目前個人養老金的産品結構合情合理。”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夥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參加個人養老金要先開立資金賬戶,銀行具有先發優勢,在賬戶開立和搶奪客戶的競爭中也最積極,獲客之後,通過儲蓄産品留住客戶資金也順理成章,因此儲蓄産品在個人養老金産品中也具有先發優勢;而其他類型的個人養老金産品則需要經歷産品設計、監管報備和渠道打通等環節,在跟進節奏上會稍慢。

  不過,周瑾也表示,消費者對個人養老金産品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不同策略的投資組合才能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收益水準預期。未來,基金、保險和理財等個人養老金産品會更加豐富,消費者的配置選擇也會更多。

  從個人養老金實施情況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為3324萬人。盡管開局良好,但另一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完成資金儲存的不足1000萬人,每人平均儲存水準僅約2000元,距離抵扣上限還有較大空間。

  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介紹,當前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人數佔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比例較低,已繳費人數佔建立賬戶人數比例較低。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表示,從目前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人數以及繳存金額來看,投資者的觀望心態仍較明顯。

  適當提升免稅額度

  在我國養老保險體係三大支柱中,第三支柱的建設剛剛起步,個人養老金被寄予厚望。業內人士認為,要做大做強個人養老金,還需要持續完善制度,包括向上適當提升免稅額度、向下激發非納稅人群的積極性、持續加強消費者教育等。

  根據現行政策,個人養老金繳費者每年可按1.2萬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徵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為3%。

  向上適當提升免稅額度方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負責人朱俊生建議,適當提高稅前扣除限額,增加節稅效果,提升吸引力;同時,可以探索扣除額度與社會平均工資增長指數化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動態提高稅前抵扣額度。

  向下激發非納稅人群積極性方面,房連泉建議,通過制度安排來調動非納稅人群的積極性,例如對中低收入人群全程免稅。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養老與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長朱銘來表示,可以探索從非稅收角度調動非納稅人群的積極性,比如對低收入人群參加個人養老金按一定比例給予補貼,實現對不同群體的支援,激發更多人群的積極性。

  國壽壽險副總裁詹忠建議,可以適當採用財政補貼等方式,激勵非稅人群加入個人養老金,並逐步提高個人養老金繳費額度上限,多措並舉鼓勵做大第三支柱規模。

  在消費者教育方面,周瑾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和全方位宣傳,不僅提升了人們對該制度本身的認知,而且對廣義的養老金融市場教育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個人養老金制度覆蓋范圍之外的人群也有養老金融的需求,這一市場可能比個人養老金市場更大,也應是各類金融機構發力的藍海市場。

  近期多家保險機構反映,在個人養老金四類産品中,僅保險産品投資需要“雙錄”(錄音錄影),提升了消費者投保難度,建議進一步實現同一業務統一管理。

  對此,有專家認為,保險産品相對復雜,“雙錄”確實相當于在購買環節多了一道檻,這會讓部分消費者覺得麻煩;但保險産品也有其獨特的優勢,應加強消費者教育。

  朱銘來表示,在目前的個人養老金産品中,保險是唯一可以抗衡長壽風險、既能保證收益又可能享受超額收益的産品。偏好保險的人並不會因為“雙錄”而放棄購買。

  業內人士還表示,個人養老金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後産品將更加豐富。從長遠來看,不同類型的金融産品還是得拿“投資收益率”這一硬核指標來説話,表現好的産品後期的吸金能力就會更強。此外,個人養老金是真正的長期投資,不應過度關注短期收益的波動。

【糾錯】 【責任編輯:劉睿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