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A股市場迎來主板註冊制首批10家企業上市交易,標誌着我國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截至當日收盤,10隻個股悉數收漲,最高漲超221%。
業內人士&&,全面註冊制改革在發行上市等基礎制度上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生態迎來重構,包容性和市場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投資者也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上市首日表現平穩
據悉,首批上市的10家企業分別為:中信金屬、中重科技、常青科技、江鹽集團、柏誠股份、中電港、海森藥業、陜西能源、登康口腔、南礦集團。
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當日收盤,10隻個股悉數收漲,其中中電港、登康口腔以及柏誠股份當日均漲逾100%,分別為221.55%、173.89%、110.63%。
“首批主板註冊制新股,不論從市場角度還是企業本身看,都屬於行業地位相對靠前的企業。”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註冊制將定價權給予市場,新股的價格將更加貼近於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未來市場新股估值也將進一步直觀地體現企業的業績以及行業地位,有助於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夥人付立春也告訴記者,首批主板註冊制企業的規模、行業、業績以及科技含量都具有豐富性和代表性。滬深交易所主板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標誌着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全面落地,這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中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註冊制改革走過多年時間並最終完成,標誌着我國金融市場正式走向成熟階段,也奠定了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短期來看,註冊制改革有利於顯著提高企業融資效率、提振投資者信心;長期來看,註冊制改革將持續提升A股的市場化、法治化水平。
“全面註冊制推動市場形成優勝劣汰機制。唯有真正具備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發展的企業,‘一利五率’數據才會有好的表現,其市值才能得到持續提升、流動性也會加速聚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更強。”登康口腔董事長鄧嶸&&,全面註冊制下對於企業的高要求將倒逼登康口腔不斷規範和完善經營管理,加速改革創新,確保經營業績等有更好的表現。
基礎制度不斷優化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全面註冊制下,我國資本市場發行上市等基礎制度也迎來進一步優化,信息披露機制更趨完善,逐步實現“把選擇權交給市場”。
一方面,發行上市條件進一步大幅優化。註冊制僅保留了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必要的資格條件、合規條件,將核準制下的實質性門檻盡可能轉化為信息披露要求,監管部門不再對企業的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另一方面,全面註冊制下,新股詢價定價機制進一步完善,允許主板、科創板採取直接定價方式,並約束定價上限,發行價格對應的市盈率不得超過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高剔比例由此前的10%調整為不超過3%。
李湛&&,全面註冊制對打新規則做了較大的調整。這也意味着交易邏輯的轉變,新股上市後價格波動、破發機率可能變大。全面註冊制實施後,新股發行的數量會有明顯的增加,打新資金的可選標的增加;取消新股發行市盈率限制給予了發行人、中介機構與投資人之間更大的價格博弈空間,發行市盈率將進一步分化;取消上市前5日漲跌幅限制,新股的定價效率顯著提升,連板效應將不再存在。從監管層對打新規則的調整方向來看,監管的目的也在於降低打新風險、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打新。
而據南礦集團董事長李順山介紹,註冊制改革中,交易所承擔發行上市審核的主體責任,對企業是否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進行全面審核;證監會同步關注發行人是否符合國家産業政策、板塊定位,對交易所審核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指導,並基於交易所的審核意見依法註冊。職責分工進一步明晰,銜接更加緊密,有助於提高審核註冊的質量、效率和可預期性。
“全面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改變,它將引發整個資本市場生態的重構,發行制度改革僅僅是一個起點,後續還有並購重組、信息披露、監管體制、退市機制以及法律制度建設等,全鏈條都會根據註冊制的要求進行市場化的改革調整。”華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軒偉&&,全面註冊制改革統一了各大市場發行制度,有效消除不同板塊、不同層次市場之間的制度差異,推進了資本市場制度體系的一體化。
投資者風險意識提升
伴隨着市場生態的變化,投資者在參與市場中,也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市場需要投資者有更強的研究能力,具備相關優勢的機構投資者佔比或進一步提升,A股投資者結構有望不斷邁向機構化、專業化,促進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與此同時,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監管層也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進一步嚴格把控。
付立春&&,對投資者而言,未來市場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局面,一方面,投資標的數量更多,投資者可選擇的範圍更大,因而可以挖掘更多投資機會;但另一方面,市場化程度的提升也帶來投資更多的不確定性,需要投資者增強自身專業性和調研能力。
在陳靂看來,未來市場需要投資者更強的研究能力,不僅需要考慮基本面發展等宏觀因素,還需要考慮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提升投資獲得感,需要提高監管層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嚴格把控,避免質量差的公司上市後使投資者利益受損。普通投資者需要綜合考量自身投資風險接受能力,合理規劃投資目標。
李湛也&&,全面註冊制對投資者的研究、分析、選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新上市企業的考察也將進一步前置,投資難度較以往有一定的上升。建議個人投資者進一步優化自身的資産配置組合,降低組合風險。
軒偉則稱,全面註冊制改革將助力市場估值體系重構,回歸價值投資。未來投資者面對的是一個優勝劣汰更為嚴酷的市場,也是一個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與基本面緊密關聯的市場,這對投資者的定價能力、風險管理能力以及參與市場的時間和精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團隊化、專業化、系統化的機構投資將成為市場的主流。A股投資者結構有望進一步機構化和專業化,促進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