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投資界的“扛把子”——債券
憑藉“波動有點兒小、收益有點兒穩”
成為投資者的“不二之選”
關於債券,你知道多少?
本期咱們就來理一理債券的小知識。
什麼是債券?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發行者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度發行並向債券投資者承諾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償還本金的有價證券。我們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向投資者借錢時打的“借條”,購買債券,就相當於把錢借給了有資金需求而舉債的機構。
Tips:
這張“借條”不是誰都能打,目前在我國只有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才有資格發行債券。
債券的分類
按照發行主體,債券一般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
政府債券是政府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的債券,主要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和政府擔保債券等。其中,國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具有最高的信用度,又被稱為“金邊債券”。
金融債券是由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金融機構一般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信用度較高。
公司(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為國有企業或上市公司,其信用保障是發債公司的資産質量、經營狀況、盈利水平和持續盈利能力等,風險相對較高但利息也高。
按照發行主體的信用程度,債券可以分為利率債和信用債。
利率債由政府發行,主要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金融債和央行票據等。由於有國家信用作為背書,利率債基本不存在信用風險,其收益率接近無風險利率。
信用債是指由政府之外的主體發行的債券,主要包括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債通常由企業或公司靠自身信用發行,信用風險相對較高,所以往往通過提高收益來進行補償,收益率較利率債高。
債券的基本要素債券面值
債券的票面價值,是發行人對債券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後應償還的本金數額,也是企業向債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計算依據。一般情況下,單張債券的面值為100元。
Tips:
債券面值與債券實際的發行價格不一定是一致的。
發行價格>面值:“溢價發行”
發行價格<面值:“折價發行”
發行價格=面值:“平價發行”
債券價格
債券價格是指債券在二級市場上的發行價格和交易價格。雖然債券面值是固定的,但是債券價格會受到市場供求關係、利率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時而↑面值,時而↓面值。
債券票面利率
債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債券發行人承諾未來一定期限內支付給債券持有人利息的計算標準。票面利率受基準利率、發行者信用度、債券償還期限及市場流動性等因素的影響。
Tips:
債券票面利率=債券利息÷債券面值
債券償還期和付息期
債券償還期是指債券上載明的償還本金的期限,即債券發行日至到期日的時間段。付息期是指債券發行後利息支付的時間,通常分為一次性付息和分期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