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探索發力都市普惠金融服務-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0/21 15:10:09
來源:新華網

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探索發力都市普惠金融服務

字體:

  大道溯源,潮涌浦江。身處黨的誕生地,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沐浴初心之地榮光,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源,時刻與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對標對表,不斷提升“三個能力”,持續推進“三大戰略”,大力踐行新金融行動,用心服務支持“五個中心”與“五大新城”建設,始終以飽滿昂揚的姿態在黃浦江畔開拓耕耘,經營發展呈現出一派嶄新的時代氣象。

  以新金融供給支持實體經濟

  近日,得知500萬元信用貸款額度獲批通過,上海康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劉總懸着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這輪疫情對我們這些小微企業來説,生産、物流、資金都經受了巨大考驗。”劉總感嘆道,“感謝建行的‘及時雨’,我現在就全力抓生産!”

  金融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對一個企業發展往往起着關鍵影響。“只有拿到充足的資金,才能安心抓好生産。”劉總的感嘆不僅道出了廣大企業家的心聲,也道出了實體經濟對金融資金支持的熱切渴望。

  近年來,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緊跟國家戰略部署,緊扣上海特大城市特點,以“立足本地,服務實體、助推城市功能”為行動宗旨,積極探索發力都市普惠金融服務,取得了喜人成效。據了解,從2018年建行啟動普惠金融戰略以來,上海每一家建行網點,都有普惠金融服務人員能夠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專業的諮詢和服務。在他們身後,還有來自上級管轄行乃至一級分行的産品經理、資深專家,能夠及時響應網點需求,為普惠金融提供産品創新、流程優化、疑難解決等各類支撐保障。正是這樣的三級人員架構布局,讓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得以為超過4萬家市場主體提供普惠金融貸款。

  甘當企業金融服務“店小二”,才能更好地與企業共成長。在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戰略的過程中,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還積極致力於源頭築壩,努力在生態場景中實現對小微企業批量化、精準化、高效能服務。2021年12月,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簽署《金融支持專精特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共同整合資源,形成了優勢互補和規模效應,共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助力上海市加快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一方面主動與核心企業系統對接,實時交互交易、資金及物流信息,為其上下游企業創新打造“核鏈雲貸”&&;一方面&&專項活動方案,優化授信業務會議機制,重點關注張江科技城、G60科創走廊、臨港新片區等重點區域的科技創新和研發項目,努力實現與國家戰略、市場需求、科創産業、企業成長路線的“四個對接”。

  此外,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還積極發揮建行集團全牌照優勢,創新升級金融産品服務,以更強有力的擔當為上海“新基建”及製造業發展貢獻力量。從華虹NEC到華力集成電路項目,從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建設到TESLA上海超級工廠項目,建行人正用心助力打造一批行業新高地。在服務新興科技産業的過程中,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還特別獨創了最長貸款期限達10年的“研發貸”,並在業內率先推出小企業“科技雲貸”等線上信貸産品,多渠道為企業解決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

  只有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展現更大作為。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不僅在積極完善普惠貸款方式上積極探索、創新作為,還不斷完善容錯機制,全面落實盡職免責,推動形成敢貸、願貸、能貸的長效機制,重點發布20條支持民營經濟具體措施,並通過開展大調研、大走訪,與企業共同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難題、成長中的煩惱。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末,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普惠貸款總量已突破829億元。

  以新金融“活水”潤澤社會民生

  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才能富美安康。人民金融的“溫度”不光體現在對社會實體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上,更是體現在服務為民的用心程度上。近年來,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聚焦社會民生問題,努力探索用金融的力量紓解社會痛點,在住房租賃、鄉村振興、綠色節能等眾多領域用勁發力,讓更多客群分享到了金融“活水”的甘甜。

  作為特大城市,上海房價及房價收入比長期高居全國前列,流動人口多,租房需求大,租房人口約1000萬,佔常住人口40%。對此,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響應黨中央和上海市委號召,全力推進住房租賃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聚焦解決超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打造了住房租賃“上海模式”。截至目前,累計簽約租賃房源超5萬間,規模居上海市場前列。

  此外,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還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不斷拓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為各類國企R4大型租賃社區輸出委託管理及系統專業服務。截至2022年6月末,住房租賃貸款餘額16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的以R4用地為主的住房租賃項目已達68個,建成後預計可提供7.1萬套房源用於出租。

  上海不僅人口多,車輛也多。對此,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與上海國際商品拍賣公司合作,推出全線上車牌分期業務,全流程只需幾分鐘。以車牌分期為起點,為車主客群打造了“智慧出行權益鏈”,構建了“拍牌-購車-出行-養車”的全流程閉環生態圈。車主加入“魔都愛車”互聯網應用&&,將可以享受無感停車、汽車卡、汽車養護、違章繳交、汽車租賃等服務。

  截至目前,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無感支付合作停車場庫達400余家,洗車合作門店200余家,機修合作門店190余家,先後與汽車之家、攜車網、一嗨租車、車點點等知名互聯網汽車服務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豐富了&&用車場景,也大大方便了客戶的用車生活。

  如果説服務百姓生活體現的人民金融的“溫度”,那麼助力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則體現的是人民金融的“深度”。近年來,上海市委提出要“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戰略措施。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緊跟綠色轉型發展要求,積極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進行探索嘗試,專門成立了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建設工作委員會,圍繞頂層設計、資源傾斜、政企合作、重點産業、創新引領、科技賦能、低碳運營、行業研究八大方面提出服務舉措,並通過與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建立了多層次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重點支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此外,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注重強化重點區域支持,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為試驗田,制定了長三角綠色一體化“六個一”示範方案,為長三角示範區執委會提供基本戶等金融服務,承辦了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共同體成立大會。截至2022年6月末,綠色貸款餘額已達908億元。

  金融“活水”甘甜,百姓生活滋潤。作為核心功能重要承載地的上海鄉村,不僅是美麗上海的鮮明底色,也是金融“活水”的主要灌溉地。近年來,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推進三農金融服務,努力把金融“活水”引流到鄉村振興的最前沿:

  2019年下沉布點,推進“‘裕農通’進鄉村”,半年實現全市1500余個行政村全覆蓋,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後五百米”;

  2020年探索創新,成立鄉村振興金融部,創新“裕農生態園”,探索農産品帶貨新模式;

  2021年全面賦能,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與上海市農業農村委簽署戰略協議,推出《深化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十條實施意見》,系統內首創“裕農樂游”&&與“鄉村振興港灣”。持續創新“品牌貸”“批次農業擔保貸”“智農貸”等普惠涉農特色産品,積極探索金山“三個&&貸”、奉賢“賢農貸”、崇明“民宿貸”、青浦“草莓貸”等,形成“一行一特色”信貸産品庫。此外,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推進完成嘉定、金山4個“信用村”的評定和掛牌。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末,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普惠涉農貸款餘額已逾15億元。

  以新金融科技普惠普羅大眾

  “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是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上海改革逐步從政府部門管理為中心向以用戶需求為中心轉變的重要標誌性工程。近年來,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借助金融科技戰略優勢,努力將金融服務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讓金融觸手可及、普惠泛在。

  “跨省通辦”,讓千里之外變為一步之遙。作為上海同業及系統試點全國31個省區市“跨省通辦”的銀行,實現跨省189個大類事項、2167個分事項上海本地辦理,讓政務服務從“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為“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里”邁出重要的一步。截至2022年6月,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上線“跨省通辦”輸入事項2176項,覆蓋便民服務、不動産、工程建築信息、公安、公積金、交通、教育、企業信息、人行徵信、社保醫保、市場管理、稅務、知識産權等多個領域,其中查詢類1193項、辦理類885項、打印類98項。為市民提供各類政務相關信息的查詢,異地申請、登記、變更等在線辦理政務事項服務,解決外省在滬人員各類資質證明及明細信息打印需求。截至目前,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通過建行智慧政務一體機已累計為市民辦理“一網通辦”政務服務23.62萬筆。

  智慧與溫度,共同融合為標杆數字城市的重要肌理。近年來,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持續發力數字化經營,努力讓數字科技更好服務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數字場景應用更趨豐富完善。

  據了解,目前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手機銀行MAU客戶已近400萬戶,“建行生活”APP註冊用戶150余萬戶,上架商戶5000余戶;“車點點”“低碳”“微醫”“在機場”4個樣板間成功入選建總行百大樣板間。2020年4月,首單“臨港集團本外幣一體化跨境資金集中運營”實現了企業本外幣一體化運營管理訴求,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作為首家金融機構接入臨港新片區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

  金融和政務的融合,對建行人來説絕不僅僅是金融科技的積極探索和嘗試,更是踐行初心使命的莊嚴承諾。為了給更多百姓帶來想不到的意外獲得感,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主動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持續強化數字化經營能力,努力把更多高效便捷的金融産品帶給人民群眾,創新推出了客戶自成長數字化經營生態系統“約惠魔都”。

  據了解,該系統在建行手機銀行app的“約惠魔都”專區,上面整合全行客群服務、權益優惠的活客&&,讓客戶在該&&中可以一站式獲得美食、娛樂、購物、出行等十大生活場景和代發、理財、個貸、信用卡、龍支付等五大金融專區服務,通過高頻生活場景“活客”,帶動低頻金融場景“盈利”,助力全行加強客戶在線服務能力。截至目前,手機端“約惠魔都”場景已為上千萬客戶提供服務,通過引入一碼通乘等高頻的生活場景,C端訪問量達1921萬,場景服務客戶205萬。

  以新金融擔當助力同心守“滬”

  2022年3月,面對上海市發生的疫情,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勇擔企業社會責任、統籌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堅定地成為這個城市的守“滬”者,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貢獻智慧與力量。上海建行人堅守崗位、逆行而上,疫情以來,全行489名逆行者在崗位堅守,最長的值守長達65天,全力以赴維護金融“脈動”,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護航企業復工復産復市,跑出了金融馳援加速度,全力以赴為客戶打通資金流“堵點”。

  據統計,2022年3月以來,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對公貸款累計投放超1616億元,其中支持防疫、城市保障重點領域超過206億元,有力保障上海各類生産和建設項目平穩推進。

  全行27支“心聯馨”抗疫志願服務分隊,1500余名幹部員工,勇擔使命、積極作為,主動投身獻身抗疫最前沿,服務累計近70000小時。“張富清黨員突擊隊”“心聯馨抗疫志願服務隊”成為社區街道特殊的“流動大白”,在防控一線留下了一幕幕令人動容的逆行身影。

  此外,上海建行人還積極主動對接醫院、街道、企業、困難群體,問需問暖,捐贈抗疫物資和生活日用品,送去對最美“逆行者”們的深情敬意,構築起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堅強戰鬥堡壘。據統計,疫情期間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各條戰線累計為社會各界捐贈抗疫醫療物資236000余件,各類物資用品達240余噸,支持金額950余萬元,發放200份愛心大禮包給困境兒童,共舉辦3場線上守護孩子身心健康系列活動。

  科技搭橋,助農助銷,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上海建行人深情牽掛滬上農戶,努力紓解疫情帶來産銷不暢的心頭痛點,積極攜手市農委和市農展館,依託“建行生活”APP對接“魚米之鄉”&&開展多輪次合作,做到採摘、銷售運輸、推廣“一網牽”,助力上海本地農産品“出村進城”。自2022年3月底上海全域靜態管理以來,“建行生活”APP上的“魚米之鄉”交易金額已超過230萬元,為滯銷西瓜拓寬銷路,上線“南匯8424”一週內銷售量累計突破20萬斤,共計促成逾5萬份農産品套餐銷往全市千家萬戶。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中共“一大”會址展覽館留下了上海建行“心聯馨”志願者講解服務的活躍身影,養殖漁場的光伏發電板傳唱着上海建行人為之譜寫的綠色音符,“懸空老人”加梯夢圓背後印刻着上海建行人為群眾辦實事的辛勤付出……這些溫暖人心的點滴,正是源於金融為民的堅守與傳承,也正匯聚成上海建行人“服務大眾安居樂業,建設現代美好生活”的宏偉願景。

  上海建行人將一如既往踔厲奮發、善建躬行,以新金融行動的紮實推進,努力向上海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金融答卷。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