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9日上午,中國證券業協會、北京證監局、深圳證券交易所、國信證券、中國政法大學五方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舉行投資者教育進校園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公司總裁鄧舸、中國證券業協會會長安青松、北京證監局黨委書記吳運浩、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鳴鐘(線上)等領導分別致辭。
鄧總在致辭中&&,五方參與的長效合作機制已經逐漸落地生根,這是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國信證券作為該機制的合作主體之一,將盡最大努力發揮“特色、強項、專長、精品”等優勢,推動合作機制開花結果。在財富管理大發展的背景下,證券市場吸引了大量投資者,我國已經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者群體,所以證券行業必須找準定位、主動站位,把投資者權益保護作為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在證監會、協會、交易所等監管部門的指導和帶領下,各證券經營機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投資者教育活動,面向廣大中小投資者普及金融知識,成效顯著。中國證監會與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中,鼓勵各證券經營機構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幫助在校學生提高財商素養,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以本次五方簽約為契機,共同加強推動以下幾項工作,提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工作效果:一是提高學生財商素養。通過講師授課、參觀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座談交流、社會實踐等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地了解資本市場,提升個人財商素養。二是創新國民教育實踐。改變傳統的單一講座授課方式,通過採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優化課程體系,共建實習基地、聯合人才培養、研發創新課題等,打造國民教育新模式。三是建立專業化課程體系和講師隊伍。建議證監會和協會牽頭組織學校優秀教師、行業專家等,在現有課程基礎上整合優化,形成一套適用於各級學校的標準化教材。同時開展公益講師評選活動,選拔出一支高水平的講師隊伍,保證授課質量的專業性和持續性。四是形成宣傳示範效應。政法大學一直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延展能力,近幾個學期與合作方聯合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投教活動,此次簽約將更有效的鞏固和擴大合作成果,有助於在北京乃至全國範圍內形成良好的宣傳示範效應,帶動更多高校參與到該項活動中。
鄧總最後&&,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進;證券行業履行新責任、新使命也需要來自外部的需求和推動力,這是一個互相成就、共同成長的良性機制。展望未來,在證監會、協會、交易所的指導下,國信證券將與社會各界加強合作,不斷創新投資者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共同開創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的新局面。
隨後,在各方領導及相關專家學者的見證下,各方代表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近兩年來,國信證券走進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通過開設學分制課程、共建聯合培養基地、提供實習崗位等方面落實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的具體實踐。未來,國信證券將在行業各監管部門的指引下,持續擴大合作機制的覆蓋範圍,不斷探索創新實踐形式和內容,將國民教育工作深化、推廣、複製,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取得更多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