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3〕110號)《證監會 教育部關於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證監發〔2019〕29號)等文件要求,2021年初,協會聯合證監局推出“一會、一局、一司、一校”投教合作機制(以下簡稱“四合一”機制),引導行業深入高校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取得了多方面的社會效益。
一是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四合一”機制,充分發揮自律組織行業引領、證監局屬地監管、證券公司一線實踐、高校基礎和理論教學各方優勢,形成了協會作為牽頭單位,證監局作為指導單位,證券公司和高校作為合作主體的校園投教長效合作機制。“四合一”機制根據高校實際需求和證券公司客觀條件,統籌安排投教資源,提供行業、監管支持指導,有效推動轄區校園投教工作開展,形成投教工作合力。
二是普惠投教、精準投放。“四合一”機制合作範圍廣泛,面向各高等院校普遍開展。既包括國家“雙一流”重點高校,也包括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高職(高專)院校;既包括發達地區高校;也包括偏遠、欠發達地區高校。“四合一”機制不預設目標院校和硬性課程安排,一切從服務高校教學出發,根據每所高校不同特點和實際需要,提供最適合的金融知識教學服務,幫助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科建設;幫助金融詐騙、校園貸多發地區院校在校生不斷提高防非反詐知識,鑄起校園投保“長城”。
三是靈活創新、破解難題。協會充分了解高校、證券公司課程設置實際情況和難處,創造性地提出了知識普及短課程模式,即將證券期貨知識普及嵌入高校已有的實踐活動、選修課或必修課,由校方承擔基礎和理論課程教學,自律組織、市場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承擔資本市場監管體系、交易估值、證券發行等實踐類課程,不單獨設置課程和考核環節,解決了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新開課程難”的問題。
四是促進校企合作、助力行業人才培養。“四合一”機制除了開展證券期貨知識授課活動,還幫助高校和證券公司在學生就業、行業研究等領域搭建了全方位的合作體系。通過合作舉辦校園證券知識競賽,在校園中形成學習金融知識濃厚氛圍。通過組織證券公司面向優秀在校生提供實習實訓、就業崗位支持,解決近年來普遍存在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通過運用高校智庫資源、共建行業人才培養基地,解決行業高端人才短缺難題,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
自2021年初啟動以來,已有北京、上海、浙江、內蒙古等全國15個省市的18家證券公司、35所高校加入機制,共建課程超過450課時,60余名在校生獲得行業實習實訓機會,舉辦大型投教賽事活動8場,超過4萬名學生參加,校園投教成效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