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紅藍雙方激烈對抗、你來我往;電腦前,操作手們屏氣凝神、指尖跳躍……仲秋時節,海軍某支隊參加上級組織的一場兵棋推演比賽,參賽隊員有序組織棋盤上的兵力調動,指揮多兵種聯合製“敵”。經過一番艱苦鏖戰,紅方最終取得勝利。
“隨着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戰爭演變,一體化聯合作戰已成為基本作戰形式,這對各級指揮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兵棋推演具有很強的逼真度,有利於引導官兵在貼近實戰的環境中培塑戰場思維、提升謀略水平。”該支隊領導介紹,為提升官兵軍事素養、練強指揮決策能力,他們遴選了一批訓練骨幹和專業人才,集中組織兵棋推演培訓,積極參加各類兵棋推演比賽,在棋盤上的“廝殺”中錘煉協同作戰和應急應變能力。近幾年,該支隊兵棋小隊多次在比賽中取得佳績。
成績的背後,是官兵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第一次參加比賽,兵棋小隊因一個微小失誤遭到淘汰——發射“魚雷”時,因隊員配合不夠默契,“魚雷”航行時間出現誤差,錯過了扭轉戰局的機會。
“兵棋推演並非紙上談兵,必須站在服務戰場需求、服務練兵備戰的高度,在一張棋盤上練強指揮本領、練硬作戰能力。”賽後復盤檢討時,該支隊一名領導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要求參賽隊員總結經驗教訓,鼓足幹勁、振奮精神,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該支隊兵棋小隊領隊孫甲麟告訴記者,那次比賽失利後,他們從兵力布勢、戰略運籌、指揮決策等環節入手,每次模擬訓練都按照實戰標準完整復刻指揮流程和口令要求,着力營造逼真戰場環境,利用兵棋推演錘煉官兵自主研判、自主決策、自主協同能力。
兵棋推演,是在方寸棋盤上展開精算博弈。每個算子都代表一個作戰單位,一場紅藍對抗包含數百個算子,它們反映的不僅是作戰單位和武器裝備,還是速度、彈藥量、協同值等指標參數,每一次“調兵遣將”都可能影響戰局勝負。
“要打好一場仗,必須對每個算子代表的作戰單位、裝備參數等了然於胸。”孫甲麟説,為提升棋盤上的作戰本領,兵棋小隊官兵潛心鑽研各類武器裝備,每次對抗訓練結束都會及時記錄“敵”兵力殲滅情況、運用武器種類,總結歸納不同算子的應對策略。
一次次深研精練,一次次復盤總結,兵棋小隊官兵實現了讀秒命中目標、戰機踩點降落等極限操作,為參加兵棋推演比賽積累了經驗。為提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他們還多次前往潛艇訓練中心、軍隊院校等單位,吸收學習先進技術和前沿理論,並借助其專業場地設備開展訓練。
“我們研究兵棋,不是為了一場比賽的輸贏,而是要讓更多年輕官兵在方寸棋盤上學習指揮謀略、樹牢戰場意識、練強指揮本領,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加速能力提升。”該支隊領導介紹,他們注重發揮兵棋骨幹的“種子”和“酵母”作用,帶動更多官兵學習利用兵棋系統,更好地服務備戰打仗。
兵棋推演為平時練兵備戰積累了大量數據,是服務備戰打仗的一個生動例證。該支隊兵棋小隊教練蘇曉寧編寫製作的兵棋系統操作手冊和相關軟體,可全面收集每次兵棋推演産生的各類數據,供訓練骨幹分析和學習。
“這些數據對培塑指揮員的戰略思維大有裨益。”談及兵棋系統的作用,蘇曉寧感言,“有了數據支撐,支隊制訂出不同戰場情況下的對抗計劃和防禦策略。”如今,這些革新成果已成為幫助指揮員研判戰場態勢、推動戰法戰術進入作戰方案的重要工具。
“不僅如此,兵棋推演還有利於修訂完善作戰方案、改進問題不足,促進訓練質效提升。”該支隊兵棋小隊骨幹余建告訴記者,兵棋推演不僅拓寬了他的戰場視野和全局觀念,還讓他學到了不少其他軍兵種作戰知識,對體系作戰的認識理解更加深刻。
“戰場上,把握‘時’與‘勢’者勝。兵棋推演是對戰場態勢的綜合模擬,濃縮了地形地物、火器兵力、戰法戰術等多種要素。”該支隊領導介紹,他們將兵棋推演常態運用於日常練兵備戰,利用兵棋系統對訓練科目、考核內容等進行推演驗證,深化了官兵對戰術戰法的認識和思考,提升了各級指揮員的指揮決策水平。
“比賽奪冠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孫甲麟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比賽,參賽隊員將把兵棋訓練成果轉化運用到練兵實踐中。據了解,該支隊已將兵棋推演納入教學法集訓和年度比武計劃,鼓勵更多年輕官兵參與,共同探索模擬訓練的新方法、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