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將首次在日本部署“堤豐”中導系統,專家:針對性實戰意圖明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1 09:26:20
來源:環球時報

美軍將首次在日本部署“堤豐”中導系統,專家:針對性實戰意圖明顯

字體:

  美國陸基中導系統的部署地點距離中國越來越近。據路透社報道,即將在9月舉行的一場美日聯合演習中,美軍將“暫時性”地把“堤豐”陸基中導系統部署到日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美國首次將“堤豐”中導系統部署到日本值得警惕。此前美軍也曾以演習為名,“暫時性”地將該系統部署到菲律賓,之後食言變成“長期部署”。美軍此次可能是意圖故技重施。

  不只是“海上封鎖”

  報道稱,這場美日聯合演習將於9月11日至25日舉行,日本和美國官員&&,在這次演習中,美國將“暫時性”地在日本部署“堤豐”陸基中導系統。日本陸上自衛隊發言人&&,該系統將被部署至駐日美軍岩國基地,該基地位於東京以西約890公里處,其目的是增強日美同盟的威懾力、應對能力和綜合作戰能力,目前尚不清楚該導彈系統是否會作為演習的一部分進行實彈發射。

  據報道,“堤豐”系統是美軍退出《中導條約》後緊急研製的新型陸基中程導彈系統,目的是填補美軍在陸基戰術導彈與洲際導彈之間的火力空白,對抗“中國日益強大的中程導彈武器庫”。據報道,“堤豐”系統是美國在亞洲囤積各種反艦武器計劃的一部分。發射裝置中的“戰斧”巡航導彈可以從菲律賓打擊中國目標,而“標準-6”導彈可以打擊200公里外的空中或海上目標。

“堤豐”導彈系統發射的資料畫面 (圖源:美國陸軍)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外媒的這些説法淡化了“堤豐”系統的攻擊性。該系統本質上是將美海軍MK41垂直髮射系統改為陸基發射,可由大型拖車機動運輸,能夠發射“標準-6”和“戰斧”巡航導彈,攻擊500至2000公里範圍內的各種目標。外媒強調“標準-6”導彈的反艦作戰能力,卻不提“戰斧”巡航導彈的威脅。後者屬於典型的中程導彈,最遠作戰距離超過2000公里,本來就是冷戰時期美軍的標誌性進攻武器之一。根據西方媒體的説法,該導彈部署在菲律賓時,威脅範圍就足以覆蓋中國東南沿海,而如果該導彈部署在日本,威脅範圍更大。

  更值得警惕的是,MK41垂發系統可以容納美軍現役和研製中的多型先進導彈,因此未來“堤豐”系統很可能通過相對簡單地更換導彈型號,而具備更強大的攻擊能力。

  還將部署反艦導彈

  值得注意的還有9月的美日演習本身。它是美海軍陸戰隊與日本自衛隊之間的年度雙邊聯合演習,原本在日本北海道和本州島東北部等地舉行,後逐漸轉移至九州島和沖繩西南諸島方向,針對性日益突出。去年的該系列演習地點包括日本九州、沖繩等,演習內容包括在與那國島部署AN/TPS-80地/空任務導向雷達,運用美日雙方的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進行人員裝備輸送、實施醫療和後勤補給,以及在多個地點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等。

  日本NHK電視台報道稱,今年演習的區域包括九州島地區(特別是沖繩縣)、北海道和硫磺島,“旨在加強美日聯盟的防禦能力,特別是保衛日本的偏遠島嶼”。預計約有1.2萬名日本自衛隊人員和1900名美軍參加。

  NHK提到,這次演習期間還將在沖繩石垣島基地部署美制“海軍/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船攔截系統”(NMESIS)。該無人反艦武器系統是美軍最新反艦作戰裝備,採用無人聯合輕型戰術車輛底盤,每輛發射車可攜帶兩枚美國和挪威聯合研製的“海軍打擊導彈”(NSM)反艦導彈。NMESIS的無人發射車採用輕量化設計,可通過C-130運輸機、直升機以及多種艦艇運輸。NSM導彈隱身性能好、突防能力強,能夠打擊距離最遠185公里外的海上威脅。美國《防務郵報》強調,這種反艦武器是美軍分佈式海上作戰概念的關鍵組成部分,強調兵力分散以及有人和無人資産的整合。在此前的美菲“肩並肩”2025演習期間,美海軍陸戰隊第3瀕海作戰團就首次將NMESIS部署至菲律賓巴坦群島。在9月的美日演習中,這種反艦導彈將再次部署至第一島鏈上的重要戰略要地,對美國提升第一島鏈的“海上拒止”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強化美在印太地區的反艦打擊體系。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NMESIS反艦導彈系統(圖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遭到中俄強烈反對

  正如路透社提到的,美軍“堤豐”系統的研製和部署本身,就充滿針對中俄的戰略意圖。2024年4月美菲“盾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美國陸軍第一多域特遣部隊利用C-17戰略運輸機橫跨8000英里,將首套“堤豐”中程導彈系統部署到菲律賓。這是冷戰後美國首次在該地區部署陸基中導系統。按原先計劃,該系統應於2024年9月甚至更早時間運走,但美軍隨後“食言”,宣布將長期在菲律賓部署該系統,並公然宣稱這種中導系統對美陸軍的印太戰略至關重要。此後菲律賓還傳出將採購該系統的消息。當時中俄官方都對此強烈反對。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注意到,在此次傳出美軍將在9月的美日演習期間於日本“臨時性”部署“堤豐”中導系統後,中國和俄羅斯外交部再次&&強烈反對。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日前&&:“我們認為這是華盛頓提升陸基中程導彈的又一破壞穩定舉措。”“在俄羅斯附近地區部署‘堤豐’系統對俄羅斯構成了直接戰略威脅”。她還&&,俄羅斯已經注意到日本“加速軍事化”以及與美國合作的舉動,“如果日本不重新考慮部署‘堤豐’系統的決定,俄羅斯將不得不採取適當的軍事技術措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8月29日&&,中方已多次就相關問題表明嚴重關切。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在亞洲國家部署“堤豐”中導系統。在日部署中導系統將進一步損害其他國家正當安全利益,對地區戰略安全構成實質性威脅。美方、日方應切實尊重他國安全關切,不得引入“堤豐”中導系統,以實際行動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正面作用。郭嘉昆&&,由於軍國主義侵略歷史,日本軍事安全動向一直備受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堅持走和平道路,在軍事安全領域謹言慎行,不要做進一步失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事。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還提醒,一套完整的“堤豐”系統包括4輛導彈發射車、1輛指揮控制車以及配套的導彈裝填車、吊裝車、電源支持車等。它們可以利用C-17戰略運輸機展開大範圍的快速部署,具備較強的戰場機動性。正因為如此,美軍正頻繁採用臨時性或長期性部署的方式,尋找在日本、菲律賓等第一島鏈國家適合部署該系統的地點。未來即便迫於外部壓力將其撤離,但有必要時可用運輸機快速將其重新部署到位。“因此即便是臨時性部署,美軍此舉針對性的實戰意圖也非常明顯。”

【糾錯】 【責任編輯:崔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