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奧爾良”號燒了,美軍戰艦為何火災頻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2 11:11:45
來源:環球時報

“新奧爾良”號燒了,美軍戰艦為何火災頻發

字體:

  美國海軍又一艘主力兩棲作戰艦艇陷入熊熊大火中。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表聲明稱,停泊在駐日本沖繩白灘海軍基地的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新奧爾良”號於當地時間20日發生大火,一直到21日凌晨才撲滅。目前對於這起火災的起因以及造成的損失還不明確,但美國海軍近年來頻發火災事故,暴露了其管理上存在嚴重疏漏。

  滅火用了十幾個小時

  美國《星條旗報》21日援引第七艦隊的聲明稱,“新奧爾良”號的火災發生在當地時間8月20日下午4時左右,隨即得到了停泊在白灘海軍基地的另一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聖地亞哥”號船員的支援,同時日本海上自衛隊、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消防力量也投入滅火。8月21日凌晨4時左右,經過12小時的緊張撲救,美國海軍宣布“新奧爾良”號的大火被撲滅。這起火災造成兩名船員受“輕傷”,具體傷情不詳,他們已在艦上接受治療,船員們將繼續留在艦上。目前美國海軍正在對火災原因和艦艇受損情況展開調查,相關官員&&,火災始於艦艏部位,但“我們不知道火災是從船外還是船內開始的,我們仍在調查”。

  據介紹,“新奧爾良”號長約208米,寬32米,排水量約2.4萬噸,是美國海軍主力兩棲艦艇之一。該艦隸屬位於日本長崎縣的駐日美軍佐世保基地,這裡是美國第七艦隊兩棲作戰艦艇的主要部署基地。“新奧爾良”號幾天前從佐世保基地起航前往沖繩白灘海軍基地,以進行物資裝卸及船員休整。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21日稱,白灘基地是“駐紮在沖繩的海軍陸戰隊及其裝備的集結地”,“該基地允許通用登陸艇和氣墊登陸船將部隊、車輛和裝備運送到碼頭邊或近海的兩棲艦艇上。”

  日本方面透露了這次火災的更多細節。日本NHK電視台報道稱,日本海上保安廳官員透露,火災發生後,“確認美國登陸艦艦艏冒煙,但未接到船員撤離的請求”,可以看到該艦艦員在努力滅火。NHK發布的現場視頻顯示,來自白灘基地的兩艘消防拖船分別位於船頭兩側,向船隻噴水。隨後日本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也派出艦艇協助滅火。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次火災撲滅的具體時間,美國和日本方面的説法不一。沖繩縣中城海上保安部稱,截至21日上午8時,滅火行動已持續超15小時,且仍在進行中。有分析認為,美日雙方的説法不一,可能是對“滅火”的標準不同。美方宣布的時間是指艦上明火已經被撲滅,但長時間燃燒會導致該艦的過火部位保持高溫,有復燃危險,因此依然需要消防船的持續澆水降溫,這也就是日本方面説的“滅火行動仍在進行中”。

  “好人理查德”號被燒報廢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海軍艦艇近年來火災頻發,多艘大型主力艦艇因此受損。2012年,“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邁阿密”號在造船廠維護時發生大火,該潛艇嚴重受損。2018年,美國“奧斯卡·奧斯汀”號驅逐艦在碼頭升級時發生嚴重火災,僅維修工程就耗費了兩年時間。2019年,“硫磺島”號兩棲攻擊艦的火災導致11名水手被燒傷。2021年7月,“葛底斯堡”號巡洋艦在維護施工時發生火災,所幸火勢被迅速撲滅。2022年11月,“林肯”號航母上也發生火災,造成9名水手受輕傷,其中6人出現脫水。當年12月,“卡尼”號驅逐艦起火,6名吸入煙霧的水兵被送往醫院,美國酒精、煙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ATF)特工登上驅逐艦協助軍方調查。

  更嚴重的事故是在2020年大火中被毀的“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這艘4萬噸級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是當時美國海軍在印太地區最活躍的主力艦艇之一,曾多次在南海興風作浪,充當美對華軍事施壓圍堵的“急先鋒”。它原本已經被指定升級為可以搭載F-35B隱形戰鬥機的“閃電航母”,但在當年7月的靠港升級大修期間,“好人理查德”號突發大火,遍及全艦的熊熊烈焰燒穿上層結構,艦身出現明顯傾斜。美國海軍緊急調動各方消防力量,經過整整4天的奮力撲救,才最終撲滅大火,但這艘大型戰艦已經被燒為廢墟,至少59名人員(36名船員及23名平民)受傷。最終,由於被高溫炙烤後的艦體結構強度嚴重受損,維修成本過高,美國海軍不得不於當年11月宣布“好人理查德”號提前退役報廢。

  目前尚不清楚這次“新奧爾良”號的具體起火原因,但從美國海軍艦艇此前歷次火災情況分析,主要分為維修中的施工失誤和人為故意縱火兩大類。美國海軍的官方解釋是,艦艇在碼頭維護升級期間需要進行焊接作業,堆放的各種建築材料容易被焊接時掉落的火星點燃。例如“好人理查德”號的火勢最早就是從下層貨艙、維修與升級工程的工具材料儲藏處燃起的。美國海軍的調查顯示,可能是由紙張、木材、布料或其他有機物被引燃,最終導致火情失控。

  而人為故意縱火更有“美國特色”。例如“邁阿密”號核潛艇火災的事故原因竟是造船廠一名維修工人企圖通過製造火災讓自己提前下班。“好人理查德”號被燒燬後,美國海軍指控該艦一名水兵涉嫌故意縱火,以發泄對美國海軍的不滿。但美國軍事法庭最終於2022年以“沒有足夠的證據”判決相關罪名不成立。

  為何軍艦滅火這麼難

  不管是什麼原因發生的火災,如果能夠儘早發現火情,撲滅難度要小得多。但美國海軍學會網站介紹稱,艦艇靠港期間艦上人員的數量比較少,很難及時發現,往往發現時火勢已經很大了。而且通常艦上起火要依靠消防泵來滅火,但艦艇在靠港維修期間,消防系統的供電很難保障。如果不能使用艦載消防系統,加上船上需要鋪設的消防軟管長度太長,“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撲滅大火”。

  更糟糕的是,港口滅火需要水以及用於撲滅特定燃料的不同類型泡沫,但碼頭上擠滿集裝箱、貨盤、重型設備,經常會阻塞消防車的通道,進一步加大了早期撲滅大火的難度。一旦火勢變大,海軍艦艇上搭載的各種燃油、彈藥可能會被高溫引燃引爆,讓滅火作業變得非常危險,再加上軍艦往往採用密封艙設計,如同迷宮般的內部結構籠罩在有毒濃煙中,傳統消防手段難有作為。因此在此階段,通常只能通過外部降溫的方法控制火勢進一步擴散,等待大火自行熄滅。

  此外,美國海軍軍艦的火災頻發,還與美國造船廠和美國海軍的針對性訓練不足有關。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稱,美國造船業衰落導致船廠缺乏熟練工人,使得違規操作頻發。針對消防安全的措施和政策更新,幾乎沒有美國海軍維修廠能夠完全按照要求嚴格落實。甚至在有些船廠,無人理會這些要求,“很多建築材料違規胡亂堆放在一起”。

  而美國海軍人員的消防訓練能力也遠遠不足。針對“好人理查德”號的調查報告顯示,該艦的水兵缺乏針對性訓練,甚至有人不知道該怎麼用艦上的消防設施,錯過了在早期階段撲滅大火的良機。美國海軍頻繁出動導致艦員消防培訓不足,再加上長期海上部署帶來的士氣低落和疲勞問題,這些都是美國海軍艦艇火災無法根除的深層原因。

【糾錯】 【責任編輯: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