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軍工程大學院內燈火通明,隨着指揮員一聲令下,由海工大官兵組成的抗洪搶險分隊聞令而動,攜帶救生衣、鐵鍬等搶險器材快速集結,一場實戰化應急拉動演練驟然展開。此次演練緊扣暑期防汛關鍵期特點,聚焦“快速反應、科學處置、高效救援”目標,全面檢驗部隊應急處突能力,為應對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築牢“迷彩防線”。
接到指令後,分隊官兵衝向器材庫,肩扛手抬間,救生衣、編織袋、衝鋒舟部件等物資快速歸集,各小組按預案迅速完成人員編組,“黨員突擊隊”紅旗率先插上登車點。從警報拉響到人員裝備全部登車待命,僅用15分鐘,整個過程銜接緊密、行雲流水,展現出過硬的應急素養。
作為曾在1998年抗洪搶險中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英雄潛水分隊”榮譽稱號的單位,海軍工程大學始終將防汛救災作為踐行使命擔當的重要戰場。此次演練特意選取夜間時段,重點錘煉官兵在複雜環境下的應急反應和協同配合能力,不僅涵蓋傳統搶險課目,還融入了無人機偵查、應急通信保障等現代化手段,進一步提升了演練的實戰性與科技含量。演練中,曾參與過“東方之星”號客輪救援任務的老兵與年輕學員結成幫帶對子,現場傳授險情判斷、器材操作等實戰經驗,讓“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的抗洪精神在演練場得到傳承。
“汛期就是戰期,險情就是命令。”進入主汛期以來,他們結合武漢地區江河流域分佈特點和暑期天氣規律,常態化組織應急拉動、險情處置等針對性訓練,修訂完善應急預案,確保一旦發生險情,部隊能夠“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此次夜間應急拉動演練,不僅檢驗了分隊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更強化了官兵的責任意識和應急準備觀念,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積累了寶貴實戰經驗。
演練結束後,官兵們連夜復盤總結,針對夜間指揮協同、器材使用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改進。大家紛紛&&,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進一步繃緊防汛之弦、練強搶險之功,時刻準備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軍隊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策劃:王仕林 秦一平 朱金林
作者:胡海洋 張世偉 張義貴 鄭剛 魏文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