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國防新聞》3月10日報道,印度與法國達索航空已完成關於採購法國26架“陣風”M艦載戰鬥機的談判。合同總價值約76億美元,雙方計劃在今年法國國防部長訪問印度期間正式簽署該協議。
不受好評的米格-29K艦載機
2009年,印度海軍接收了首架米格-29K艦載機,主要部署在“超日王”號航空母艦上。但印度海軍對米格-29K的服役表現並不滿意,根據媒體報道,米格-29K存在發動機可靠性低、維護成本高、航電系統落後等問題。2016年,印度的國家審計機構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米格-29K的整體服役可用率為16%—39%;2015年到2016年期間,可用率長期處於50%以下。
因此,為了為印度國産航母“維克蘭特”號尋找更好、更適配的飛機,印度海軍於2017年開始尋求新的艦載機;2021年,印度海軍宣布啟動新的艦載戰鬥機採購程序,將“陣風”M與美國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級大黃蜂”納入考察範圍。經過一系列測試,印度海軍最終選擇了“陣風”M。
外界分析,印度海軍作出這一決策主要是出於以下考慮:在戰鬥性能方面,“陣風”M裝備了相對於俄制戰鬥機更先進的雷達系統、電子戰系統和遠程打擊武器。在艦載起降適應性方面,印度海軍&&其在果阿海軍基地進行的測試表明,“陣風”M能夠順利在印度航母的滑躍甲板上起飛,並適應航母的甲板操作。在維護與後勤體系方面,由於印度空軍已經擁有36架“陣風”戰鬥機,印度海軍採購“陣風”M可以與已採購的“陣風”戰鬥機形成良好的協同作戰能力。
根據《印度防務新聞》的報道,這26架“陣風”M將分別部署到印度海軍現役的2艘航母“維克蘭特”號和“維克拉瑪蒂亞”號上。首批“陣風”M預計會在簽約後的37個月內交付,並計劃在2028年開始形成戰鬥力。
印法持續擴大航空裝備合作
近年來,印度和法國之間開展了廣泛的航空裝備類合作。達索航空已經在印度建立了飛機維護和維修設施,並通過印度政府的“印度製造”計劃,授權當地企業生産“陣風”的部分零部件。法國《新工業》雜誌(L'Usine Nouvelle)報道稱,達索航空正在考慮在印度建立“陣風”戰鬥機的總裝生産線,以滿足未來可能會有的大規模訂單。達索航空首席執行官埃裏克·特拉皮耶(Éric Trappier)&&:“印度正準備簽訂重大訂單,我們完全可以在印度設立總裝生産線,以消化這一新增的工作量。”
不過,達索航空近年來一直面臨着供應鏈限制的問題。目前達索航空正努力將“陣風”戰鬥機的生産速率從每月交付3架提升至4架,並在未來達到5架。
“陣風”M可能帶來的問題
如前所述,印度這批“陣風”M訂單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在生産端上,主要是達索航空目前産能有限而可能導致的交付周期較長。
在使用中,印度媒體曾報道此前印度空軍採購的“陣風”戰鬥機也暴露出了部分技術問題,如航電系統軟體升級滯後、部分部件維護成本過高等。而類似的問題也可能出現在艦載型“陣風”M上。此外,由於“維克蘭特”號和“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均設計為滑躍起飛甲板,而“陣風”M並非滑躍起飛型號,儘管其在2023年的陸基測試中成功實現了滑躍起降,但在未來的長期使用中,大概率會暴露出更多適應性問題。
顯然,印度此次敲定“陣風”M艦載戰鬥機訂單,必然將進一步推動印度與法國在防務合作上的深化,也是印度增強裝備來源多元化的又一體現。未來,這筆“陣風”M訂單是否會推動達索航空授權在印度建立總裝線,以及服役後其航母戰鬥群的戰力表現如何,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