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防部宣布,法國軍備總局(DGA)於18日從朗德地區的基地成功發射了一枚最新型M51.3戰略彈道導彈。法國軍方宣稱,這種首次發射的核導彈將“有助於在未來幾十年裏保持法國海基威懾的可信度”。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19日稱,法國軍方&&“M51.3戰略彈道導彈首次試射成功!”法國國防部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努在社交&&X上也對試射成功&&歡迎與高興。他説:“這一進展維護了法國核威懾的安全可信度,並展示了我們導彈發射領域的卓越性。”根據法軍新聞稿,“導彈在整個飛行階段都受到法國軍備局測試設施的跟蹤。墜落區位於北大西洋,距離任何海岸都有幾百公里。這次試驗是在沒有加裝核彈頭的情況下進行的,並嚴格遵守國際承諾。”
美國“海軍情報”網站19日也強調稱,此次發射是新型M51.3潛射洲際導彈的首次測試。公開消息顯示,它是M51系列洲際導彈的最新型號,針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強化了突防能力,具備更大的射程和更強的生存能力。報道稱,18日試射的M51.3導彈從2014年開始研製,計劃於2025年服役,它採用了新設計的火箭第三級,用於進一步提高射程和命中精度。
路透社提到,之所以法國這次洲際導彈試射受到外界高度關注,與當前國際形勢有關。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已多次強化核威懾能力。作為對比,法國一直奉行有限核威懾戰略,擁有約300枚核彈頭。1998年法國拆除了所有陸基導彈的核彈頭,將戰略核力量結構體系由原來的陸海空“三位一體”調整為海空“兩位一體”。而在其中,法國海基核力量擁有的核彈頭數量佔總數的近80%,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據介紹,目前4艘“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是法國海基核力量的核心,每艘該型潛艇可以攜帶16枚M51系列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後者屬於新一代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於2010年開始取代老式M45導彈。M51導彈為三級結構,最大射程超過1.1萬公里,最高速度為25馬赫,可攜帶6至10個TN75型核彈頭。
相比其他國家的洲際彈道導彈,M51洲際導彈的試射次數要少得多。首次試射於2006年11月在法國比斯卡羅斯導彈發射中心成功進行,但2013年5月的第六次試射遭遇失敗。不過此後2015年9月、2016年7月、2020年6月、2021年4月和2023年4月的測試均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