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歐盟,在一定程度上還有美國,企圖干涉劃定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邊界的進程”。10月23日,在伊朗參加討論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問題會議的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這樣説。傳統上,歐美對發生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納卡衝突並不給予過多關注,但在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美積極為納卡衝突雙方提供調解並加強與亞美尼亞的&&,增加在外高加索地區的活動,和俄羅斯等國進行博弈。
2023年11月8日,納卡地區斯捷潘納克特,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出席閱兵式,紀念納卡衝突3周年。(視覺中國)
歐盟向亞美尼亞派遣觀察人員
據法新社報道,德國外長貝爾伯克11月4日堅稱,歐洲的調解是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達成持久和平協議的最佳選擇。去年9月,亞阿爆發衝突後,歐盟和一些歐盟國家政要積極為衝突雙方提供調解,貝爾伯克在發表上述言論前對亞阿兩國進行了訪問。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曾邀請亞阿領導人去比利時舉行會談。在歐盟的調解下,亞阿領導人舉行了幾輪和平談判。
荷蘭智庫克林亨達爾國際關係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幾十年來,歐盟一直認為解決曠日持久的納卡衝突主要是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的任務,直到2020年亞阿爆發衝突後,歐盟才在更高政治層面介入,促進雙方之間的直接對話。最近一年的新聞則顯示,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對納卡衝突的介入在不斷加深。俄羅斯《觀點報》10月報道稱,近期,西方國家在亞阿衝突地區的活動急劇增加。
據美國“歐亞網”報道,今年1月,歐盟宣布正式向亞美尼亞派遣一個監測特派團,由100名工作人員組成。歐盟方面&&,這是為了保證亞阿接壤地區的穩定。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則&&,這不是歐美首次想不擇手段在亞美尼亞獲得立足點。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稱,10月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將向亞美尼亞提供2500萬歐元的財政援助。扎哈羅娃此前透露,西方正在説服亞美尼亞退出集安組織並與阿塞拜疆簽署和平條約。
俄方:美國“建議”亞美尼亞清除俄羅斯基地,並驅逐俄邊防軍人
“美國涉足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與亞美尼亞舉行聯合演習。”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蘇聯解體以來,位於外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一直是俄羅斯的重要安全夥伴和親密盟友,亞美尼亞還是集安組織成員國。不過,從9月11日開始,175名亞美尼亞士兵和來自美國駐歐洲與非洲陸軍司令部的85名士兵在亞美尼亞開展為期10天的聯合演習。
美國增強對外高加索地區的關注,並非始於上述軍演。據美國《時代》周刊等媒體報道,在2022年9月爆發納卡衝突後,拜登政府多次發起與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官員的面對面及電話會議,“考慮到亞美尼亞是集安組織的成員國,美國的舉動讓人感到意外”。同樣在2022年9月,美國時任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到訪亞美尼亞首都埃裏溫。她是自亞美尼亞1991年獨立以來訪問該國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2022年年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間隙,召集了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代表,進行了初步接觸。今年5月,布林肯在弗吉尼亞州分別會見亞阿兩國代表,美方還主持了亞阿和平談判。
同樣在今年5月,拉伕羅夫&&,美國“建議”亞美尼亞清除俄羅斯基地,並驅逐俄邊防軍人,承諾以“確保安全”作為回報。亞美尼亞境內駐紮着俄羅斯第102軍事基地。根據俄羅斯與亞美尼亞於1992年達成的協議,俄邊防軍人在亞美尼亞執行勤務。
將俄羅斯趕出外高加索?
美國《時代》周刊此前發文稱,美國近來對外高加索地區的介入是前所未有的。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格魯吉亞研究中心教授汪金國&&,此前無論是納卡衝突,還是外高加索地區其他問題,歐美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這是因為它們對外高加索地區的關注度不高。汪金國解釋説,外高加索三國因為體量有限,同時由於歷史和地域上的&&,俄羅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佔據絕對優勢,若要割裂並重建這些&&,需要付出很大代價。
據俄《觀點報》分析,西方挑動外高加索地區緊張局勢的目的是將俄羅斯趕出該地區。當西方把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存在降到最低時,西方將開始重構外高加索,通過控制該地區,向俄羅斯和伊朗施加進一步的壓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康傑認為,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明顯加大了對亞阿關係的調停力度,希望在該地區發揮更大作用,主要原因是歐盟愈發看重阿塞拜疆的能源,並且希望能夠將外高加索作為替代俄羅斯的中歐之間的走廊。他還&&,美國試圖通過拉近與亞美尼亞的關係,作為離間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和集安組織的工具。從2020年之後,亞美尼亞方面對俄羅斯表現出很強的離心傾向。亞美尼亞是歐亞經濟聯盟和集安組織這兩大地區性組織的成員國,如果亞美尼亞脫離這兩個組織,可能會産生很強的示範效應,進一步瓦解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歐美對外高加索地區事務的插手,似乎已經取得不小的進展。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獨聯體國家研究所高加索部負責人諾維科夫&&,直到2022 年8月前後,對於納卡衝突,亞美尼亞方面還更傾向於俄羅斯版的和平計劃,但從這一年的9月開始,亞美尼亞一直在嘗試用歐盟人員取代俄羅斯維和人員以及歐安組織人員。
汪金國&&,雖然在俄烏衝突爆發後,亞當局不斷發表強硬言辭,質疑和俄羅斯之間的盟友關係,但亞美尼亞對俄羅斯的依賴是全方位的,因此很難真正轉向西方。汪金國認為,對阿塞拜疆而言,其長期堅持的“左右平衡”外交政策不會有太大變動,畢竟作為俄羅斯的鄰國,兩國存在廣泛的跨國民族以及經濟、文化&&。
歐美積極介入外高加索事務,遭到伊朗等國的反對。據法新社報道,10月23日舉行的納卡問題會議,旨在尋找一個沒有西方參與的亞阿衝突解決方案。俄羅斯反對歐美插手外高加索地區事務。扎哈羅娃此前&&,在有政治意願的情況下,莫斯科願意接待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外長,未來也有可能舉行三方峰會。伊朗外長&&,外來者在外高加索地區的存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局勢複雜化。
“衝突可能還沒有結束”
10月26日,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承諾説,將在幾個月內與阿塞拜疆簽署和平協議,並與阿塞拜疆建立外交關係。兩國持續數十年的領土衝突問題似乎迎來解決的曙光。不過,今年5月,亞阿雙方領導人已經在領土問題上取得共識,而4個月後,雙方再次爆發衝突。
汪金國對《環球時報》記者&&,納卡問題此前之所以長期得不到解決,主要原因在於外部力量的介入。亞美尼亞內部在此問題上也存在很大分歧,所以亞阿關係未來如何發展,尚未可知。還有分析認為,外高加索地區的大國博弈還在持續升級,這也可能給亞阿關係的後續走向帶來變數。
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發文稱,外高加索地區的衝突可能還沒有結束,阿塞拜疆對納卡地區的接管將引發地區競爭,這些競爭可能變成國家間的敵對。可能引發不同國家敵對的就是阿塞拜疆和土耳其都希望建立的讚格祖爾走廊。該走廊穿越亞美尼亞休尼克省,將阿塞拜疆本土與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連接起來,後者北鄰亞美尼亞,南部與伊朗接壤,西鄰土耳其。伊朗反對建設該走廊,因為它將在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之間建立直接的陸地&&。伊朗還認為,該走廊將成為北約在該地區存在的基礎,對區域內各國構成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