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動力”網站當地時間5日報道稱,美國軍方已開始一項新的工作,探索如何更好地保衛美國本土,抵禦中俄日益先進的巡航導彈構成的威脅。報道稱,這項工作中可能包括在全國各地的關鍵地點恢復地對空導彈基地,但規模不會達到冷戰時期水平。
報道稱,此前已有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已於去年指示美國空軍展開名為“國土防空與巡航導彈防禦方案分析”的工作,該工作於今年7月正式啟動,美國軍方各部門及美國導彈防禦局也將參與。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國防官員&&,“方案分析”正在認真執行,並將制定一些相關計劃及進行資金需求評估,然後將其納入未來幾年的國防預算。
報道渲染稱,美國政府對“敵方”巡航導彈可能給美國本土構成的威脅感到“擔憂”,這一“擔憂”正在不斷加劇,美國軍方則擔心巡航導彈對位於國內外的美國軍事設施和人員所構成的“威脅”。報道炒作稱,中俄兩國正在研發並部署包括高超音速導彈在內的高性能巡航導彈,中俄還在努力擴展導彈發射&&種類,其中包括先進的導彈潛艇。
“動力”網站提到,目前美國的國土防空主要由部署在“關鍵地點”附近的戰鬥機來執行,美國目前僅在首都華盛頓特區永久部署了“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NASAMS)以及 AN/TWQ-1“復仇者”短程防空系統,美國還有部分防空系統可在戰爭爆發或遭遇其他重大危機時進行部署,但這些防空系統數量有限。報道據此認為,擴大和改進美國境內的地對空導彈基地網絡可能將是“國土防空與巡航導彈防禦方案分析”工作的一部分。
“動力”網站稱,為了防禦敵方巡航導彈,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分別採購了“持久盾牌”(可發射AIM-9X“響尾蛇”導彈)與“鐵穹”防空系統(由以色列與美國聯合開發)。此外,美國空軍正與美國陸軍一同致力於增強“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NASAMS)的反巡航導彈能力,美空軍正在測試更新穎的地面防空手段,用以摧毀來襲巡航導彈,其中包括被稱為“超高速地面武器系統”(HGWS)的軌道炮。除此之外,美國空軍還在研究由戰機發射70毫米“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II ”(APKWS II) 激光制導火箭彈擊落“敵方”巡航導彈的方案。同時,還在進行使用定向能武器和電子戰系統防禦來襲巡航導彈的研究。
“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NASAMS)開火瞬間 資料圖 圖源:美國“動力”網站
報道還稱,由於巡航導彈可在非常低的高度飛行,並且(部分)可以超音速(1-5馬赫)甚至是高超音速(5馬赫以上)的速度飛行,因此探測和跟蹤巡航導彈是非常困難的。為此美國需要打造由雷達和其他傳感器組成的強大探測系統。報道提到,美國空軍曾為F-15C/D戰機改裝AN/APG-63(V)3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為了提高其發現和跟蹤巡航導彈的能力。美空軍為現役的F-16C/D戰機改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除此之外,美空軍最新的F-15EX戰機也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報道還提到,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202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可能將在未來20年花費750億至4650億美元,年均投入37.5億至232.5億美元,用於新建防空系統並擴建原有的防空系統,為美國本土及邊遠地區提供防空能力。報道稱,美國空軍和陸軍正在分別構建名為“綜合作戰指揮系統”(IBCS)和“先進戰鬥管理系統”(ABMS)的指揮網絡,整合防空作戰的各個環節。預計美國軍方還可能在防空作戰中運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AI/ML)、低地球軌道衛星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
在提到美國軍方的計劃時,“動力”網站還不忘炒作今年年初美軍擊落中國民用飛艇事件,並援引美軍北方司令部及北美防空司令部負責人范赫克的話稱,這一事件表明當時(美國軍方的)應對舉措和程序仍然存在“重大問題”。
美方不斷炒作中美對抗話題,中方已多次&&,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寬廣的地球足夠容下中國和美國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今年1月還&&,中美作為前兩大經濟體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方面擁有廣泛共同利益,肩負特殊重要責任。中美關係超越雙邊範疇,攸關世界前途命運。中美合則兩利、世界受益;鬥則俱傷、全球遭殃。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是對兩國和世界人民應該切實負起的責任。
對於美國方面頻繁渲染的所謂“中國威脅”,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曾&&,一段時間以來,美政府中的一些人陷入“受迫害妄想症”中不能自拔,瘋狂臆測所謂“中國威脅”,無端炒作所謂“中國挑戰”,這體現出一種病態的心理,其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導致“預言的自我實現”。中國無意威脅或挑戰任何國家,但如果有人執意要威脅或挑戰中國,那我們別無選擇,唯有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