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9/ 01 16:17:36
來源:環球時報

各方表態存在溫差,輿論憂慮非洲局勢,世界緊急應對加蓬軍事政變

字體:

    非洲國家加蓬8月30日發生政變後,全世界都在緊盯其局勢走向。宣稱“已奪取政權”的加蓬軍方人員8月31日&&,過渡領導人恩圭馬將在下周一宣誓就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都對軍事政變&&強烈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則在表態中提及“選舉不公平”引發擔憂。繼尼日爾之後,又一個法國前殖民地在僅相隔一個多月時間裏發生政變,“政變對法國在加蓬的經濟利益構成威脅”“加蓬政變給法國在(非洲)地區的存在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等聲音此起彼伏。路透社稱,自2020年以來的非洲“政變潮”似乎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當地時間8月30日,“機構過渡和恢復委員會”發言人芒富比(中)宣讀聲明。(視覺中國)

    “加蓬共和國衛隊指揮官”走上前&

    加蓬選舉結果30日凌晨公布幾分鐘後,該國首都利伯維爾市中心傳出槍聲,十余名軍方人員以“機構過渡和恢復委員會”的名義在加蓬24電視頻道發表聲明,宣稱“選舉結果無效”,“已奪取政權”。 加蓬共和國衛隊指揮官恩圭馬已被任命為該委員會主席和過渡領導人。據法新社報道,“機構過渡和恢復委員會”發言人芒富比8月31日稱,恩圭馬將向“所有捐贈者、發展夥伴和國家債權人保證”,他們將尊重加蓬對國內和國外的承諾。他還説,恩圭馬將逐步建立過渡政府機構。

    現年64歲的加蓬總統邦戈被軟禁在住所中,他在一段視頻中呼籲自己的“朋友們”能夠“發出聲音”,但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由於加蓬政府、議會、法院等機構已被解散,該國邊界關閉,邦戈的請求取得任何成果的可能性都很小。恩圭馬8月30日對媒體説,邦戈“可以退休了,他將如其他加蓬公民一樣享受自己的權利”。

    法新社8月31日報道介紹稱,現年48歲的恩圭馬為人謹慎、行事低調,曾與加蓬前總統、現任總統邦戈的父親關係密切。一名加蓬民主黨成員説,恩圭馬非常了解加蓬的軍事裝備,“是一名優秀的軍人”。另一名知情人士對法新社形容,恩圭馬能夠“傾聽每個人的意見”,“受人尊敬”。

    《紐約時報》8月31日報道認為,加蓬的政變與近年來發生在其他非洲國家的政變有所不同,馬裏和布基納法索是受武裝分子暴力活動影響嚴重的國家,蘇丹內部存在軍事緊張局勢,而此次加蓬的政變是直接針對執掌這個國家半個多世紀的邦戈家族。邦戈的父親領導加蓬將近42年。

    美聯社8月31日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説,這次政變很可能給加蓬帶來不穩定,其發生的原因或許更多是與統治精英之間的分歧有關。而路透社等媒體則把政變原因與民眾對腐敗問題的不滿情緒&&起來。

    加蓬被認為是最富有的非洲國家之一,它是世界上主要錳礦和精礦供應者之一。俄新社8月31日引述俄工業和能源領域獨立專家哈扎諾夫的話説,加蓬政變可能將對全球鋼鐵冶煉和銷售産生“嚴重影響”,其錳原料年産量為460萬至530萬噸,出口市場包括歐洲國家、美國、印度、日本、俄羅斯等。不過《華盛頓郵報》説,近年來非洲地區發生政變的多數國家的採礦作業並未受到重大干擾。

    聯合國:強烈反對軍事政變

    國際社會對加蓬局勢予以強烈關注。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8月30日發表聲明稱,古特雷斯對加蓬選舉的問題感到關切,並強烈反對軍事政變。回答記者提問時,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聯合國有776名工作人員在加蓬,其中81名為國際人員,目前均安全。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同一天強烈譴責“發生在加蓬的政變企圖”,&&該事件公然違反了非盟相關法律和政治文件。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英國等都&&反對軍事政變或違憲的權力移交,呼籲恢復文官治理,同時聲稱選舉進程中的不公平問題引發擔憂。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8月31日宣稱,加蓬與尼日爾政變不同,前者的選舉存在“違規行為”,但“軍事政變不是解決辦法”。俄新社引述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0日的表態説,加蓬局勢令人深感關切,克裏姆林宮正在關注那裏發生的事件。

    加蓬曾是法國殖民地。法新社説,法國在這個國家擁有廣泛的經濟利益。加蓬是錳礦生産大國,其絕大部分的錳由法國礦業集團埃赫曼的子公司開採。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在加蓬經營着7處石油開採點和幾十個加油站。法國《費加羅報》8月30日説,政變對法國在加蓬的經濟利益構成威脅,目前這裡有大約80家法國公司。據法國駐加蓬大使拉梅克介紹,就企業數量而言,加蓬是法國在非洲大陸的第八大投資目的地。報道認為,政變也給法國在非洲的軍事基地帶來陰影,其目前在吉布提、加蓬、科特迪瓦、塞內加爾這四個非洲國家建有常設軍事基地。

    外媒:非洲“政變潮”沒有停止跡象

    據尼日利亞媒體“電視頻道”8月31日報道,加蓬發生政變後,盧旺達讓包括12名將軍在內的83名軍事人員退休,喀麥隆總統對國防部進行改組。

    “隨着加蓬局勢突變,非洲‘政變潮’沒有停止的跡象。”路透社説,近年來發生政變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沒有屈服外部試圖扭轉形勢的努力。國際社會對其中一些國家的制裁似乎只是加強了其對外部干涉的抵制。報道稱,西非和中非地區在近三年時間裏發生了至少8次政變。西班牙“世界秩序”網站列舉道,幾內亞比紹、岡比亞等國的政變失敗了,而在幾內亞、乍得、蘇丹、布基納法索和最近的尼日爾,政變者都成功推翻文官政府並建立軍政府,至今仍在掌權。馬裏2020年、2021年接連發生政變,該國過渡政府2022年還挫敗了一起軍事政變企圖。

    美國彭博社説,這些政權更迭的根源是經濟萎靡不振和治理不力引發不滿,在西非和薩赫勒地區,極端主義暴力情況尤其嚴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説,從非洲大西洋沿岸延伸至紅海的國家帶出現了由軍政府統治的趨勢,尼日利亞總統日前提及政變的蔓延和傳染。傳染的條件似乎是這些國家運作方式的失誤。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6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