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據美媒報道,美國官員希望為美軍部分導彈使用新的燃料,增加導彈射程,使美軍能夠在距離中國更遠的地方部署和發射導彈,從而在太平洋地區獲得優勢,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同時,美國還在西太地區針對中國演練“敏捷部署”。不過專家認為,這並不能完全解決美軍跨越廣袤太平洋與其他大國作戰帶來的問題。
美國會成立專門機構加快高能材料應用
據路透社8月3日報道,兩名美國國會助手和兩名美國官員透露,五角大樓和國會正在考慮通過使用更強大的推進劑和更輕的彈頭,將某些現有武器的射程增加20%。
報道稱,美國參議院上周公布了法案,指定至少1300萬美元用於規劃、擴大和製造可用於推進導彈或取代彈頭中爆炸材料的化合物(含能材料)。“印太地區的距離和(中國)海軍的龐大規模,意味着美國需要更多能夠抵達遙遠目標的反艦導彈。”美國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不幸的是,五角大樓對20世紀40年代的含能材料已經感到滿足,而忽視了像‘中國湖20號化合物’(CL-20)這樣的先進含能材料,這些技術對於增加我們部隊的武器射程和殺傷力是必要的。導彈射程每增加一英尺,美軍就離危險遠一英尺”。
路透社稱,下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將啟動五角大樓的一項計劃,使用CL-20等化學物質來增加現有武器的射程。含能材料技術中心(ETC)稱,美國軍隊使用的幾乎所有能源技術都可以追溯到至少80年前。在美海軍研究辦公室的資助下,著名化學家阿諾德·T·尼爾森在上世紀80年代首次在海軍航空武器中心合成了“中國湖20號化合物”。ETC&&,CL-20與HMX炸藥性能差異巨大,其侵徹深度增加了40%,這對於特定場景而言,彈頭整體殺傷力顯著增加。
更大的爆炸力也意味着使用CL-20 的彈藥射程更遠,但製造CL-20比合成 HMX更具挑戰性,因此美國工業界需要數十萬磅或數百萬磅的CL-20訂單量。
一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用CL-20重新為火箭提供動力以及其他改變可以將射程增加約20%。報道稱,含能材料技術中心的一篇論文&&,這種新的高能材料使400磅炸彈與當前1000磅炸彈具有相同的殺傷力,論文還補充説,中國“以工業規模製造CL-20並將其用於武器系統中”。中國在自身武器中使用了CL-20,並且在先進含能材料方面遠遠超過美國。
三種彈藥或被增程
為了加快追趕步伐,美國參議院指定資金將用於在國防部內設立一個高能材料辦公室,聽命於美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該辦公室將成為美國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協調機構,以消除機構的繁文縟節。
路透社稱,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武器專家湯姆·卡拉科&&,為美國庫存武器重新提供動力或使用新的爆炸性化學物質的成本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這一數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為哪些武器更換動力系統以及有多少武器被改裝或採購。而根據《國防日報》網站之前的報道,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 (HASC)的戰術空軍和陸軍小組在其擬議的該委員會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草案中要求美國防部啟動一項試點計劃,將CL-20炸藥納入3種彈藥中。
《國防日報》稱,位於馬裏蘭州的含能材料技術中心一直在評估6種彈藥中的哪些適合配備CL-20,其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LRASM)和AGM-158B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ER)將是測試的最佳選擇。而路透社稱,含能材料技術中心的鮑勃·卡維茨基&&,其他可能的武器包括波音公司的“魚叉”反艦導彈以及“標槍”反坦克導彈。《國防日報》&&,迄今為止,美軍使用CL-20的彈藥很有限,包括美國防部向烏克蘭提供的“彈簧刀-300”巡飛彈以及用於觸發高能材料(炸藥、推進劑和煙火)的起爆裝置。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每年生産1萬到2萬磅CL-20,但該公司能夠大幅擴大生産規模,如果訂單增加,成本將會下降。
測試敏捷基地
除了使用新型含能材料讓導彈飛得更遠、威力更大,以便在西太平洋和中國爭取優勢地位外,美國還加強在西太地區的“敏捷基地”測試。“突發防務”網站1日題為“敏捷基地在太平洋北部邊緣接受現實世界測試:在小島上更換F-15發動機”的文章稱,首次在太平洋較溫暖地區舉行的“北部邊緣”演習的亮點之一就是測試一些關鍵概念,例如橫跨距離中國更近水域的敏捷基地。該演習通常在阿拉斯加最北端及其水域進行,今年演習從7月2日開始,持續到7月21日。
報道稱,7月9日,“北部邊緣”演習的一個演練場景是:一架F-15戰鬥機不得不迫降在硫磺島更換發動機。在接到F-15發動機故障並迫降在硫磺島的消息後,駐日美軍岩國基地迅速出動一架裝載備用發動機的C-130運輸機前往硫磺島,並在12小時內將這架F-15戰機修復。報道稱,這些工作對於“敏捷戰鬥部署”(ACE)至關重要。這個想法是讓美軍飛機跨越太平洋,使中國或其他任何國家更難摧毀停泊在大型基地的美國及其盟友的飛機。
而在另一演練中,美軍模擬了一架 F-35A在太平洋島國帕勞着陸後出現制動器液壓油泄漏故障。飛行員通過無線電呼叫關島,一架C-130攜帶必要的部件起飛並在4個半小時內讓這架戰機得到修復並投入戰鬥準備。而在一個擁有維護人員和部件的主基地,這樣的修復通常只需要半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從關島向帕勞運送部件上。
對於美國種種針對中國的舉措,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美國宣稱,如果美國主動與中國爆發衝突,第一島鏈內的美軍基地難以自保,所以美國提出“敏捷部署”概念,在後方分散部署,然後快進、快打、快撤,同時又提出增加導彈射程的辦法。但廣闊太平洋會天然地削弱美軍向西太投送兵力的強度,這是美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而為一些巡航導彈增加大概1/5的射程並不會扭轉局勢。這更像是拿中國當幌子,升級其含能材料生産體系。
而據路透社報道,非營利組織“武裝暴力行動”執行董事伊恩·奧弗頓&&,從某種意義上説,軍備競賽總是以糟糕的結局收場。“更大、更致命的武器會讓我們更安全嗎?答案是清楚的:不會。在過去十年中,當爆炸性武器在人口稠密地區使用時,全球報告死亡或受傷的人員中有90%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