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 07 08:48:21
來源:解放軍報

淺説美航母生活用水污染

字體:

    淡水儲備對軍艦來説非常重要。在很多場合,軍艦都會用到淡水。尤其是飲用水,直接關係到艦上人員身體健康。近期美海軍發布的2份調查報告顯示,去年秋季美海軍尼米茲號和林肯號航母先後發生了生活用水污染事故。那麼,航母為何會發生此類事故呢?

    總的來説,此類事故的發生和淡水艙的設計位置有關,成因無非兩種:一是“天災”,二是“人禍”。

    一般來説,一艘航母會設置多個淡水艙,部分艙室用來儲存飲用水。如尼米茲號航母有26個淡水艙。這些淡水艙通常被佈置在底艙,即艦員活動的底層甲板的下一層。

    淡水艙一般設置有艙口蓋,進出水管路、測量管路、透氣管路等與水艙相連。

    艙口蓋為金屬材質,平時處於密閉狀態,對水艙進行檢查維護時,才會打開供人員進出。透氣管用於平衡水艙與外界的壓力,防止艙壁因內外壓差過大而變形損壞。為避免發生滲漏,艙口蓋及管道的接口處會用墊片加以密封。

    受艦上環境的制約,艙口蓋的位置通常較低,這使它有時不得不“直面”一些意外情況,如被突如其來的油水混合物浸泡。畢竟,日常工作中,各類油水管路泄放液體時難免會出現滲漏,艙底會産生油水混合物,即油污水。這些油污水一般會經由位於艙底的污水井排出,如果排水不及時或部分油污水流動不暢,就會造成積水。

    在艙底有油污水的情況下,如果艙口蓋和管道接口密封不嚴,油污水就會滲入淡水艙,甚至是飲用水艙。

    造成密封不嚴的原因,通常也就是發生水污染事故的成因。

    其一是“天災”——材料老化。無論是艙口蓋還是各種管道,都有其壽命,時間一長就會老化,不及時更換就會埋下隱患。尤其是密封墊片等,所處的環境更惡劣,壽命也更短,比如艙口蓋裏的墊片,更需要及時更換。林肯號發生的生活用水污染事故,就是因為其透氣管出現了腐蝕性穿孔,且部位離艙底很近。如果該穿孔在高位,則一般不會漏入污水,但是也有一定風險,一旦淡水艙過滿,水會從穿孔流出,進入艙內造成淹艙。

    其二是“人禍”——未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對航母來説,淡水保障狀態是重要檢查項目,也是艦員日常例行性工作。如果未及時檢查或未加以重視,就可能埋下隱患。軍艦在海上航行時難免有較大幅度的晃動,這種狀態會加速材料的老化,尤其是在受到猛烈震動或碰撞的情況下。此時,如果漠視相關檢查,或者發現了問題卻沒有及時加以解決,就可能發生事故。

    説到底,美軍航母發生生活用水污染事故,還是因為管理上存在漏洞。再加上美軍航母頻繁動用、長期部署,艦員處於疲態,出現此類問題幾乎難以避免。(向智瑋 陳紅軍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4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