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亞時報網站6月27日報道,烏克蘭從6月4日開始反攻,首先進行了試探性攻擊,但是由於俄羅斯軍隊的精心謀劃和出色表現,烏軍很快陷入困境。
烏軍意外遭遇諸多不快,包括精心布局的雷區、俄軍遠程佈雷裝備以及卡莫夫設計局研發的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
本文將重點探討“短吻鱷”的最新型號卡-52M在戰場上的作用。
作戰高效
從每天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的眾多視頻來看,卡-52可以不分晝夜地全天候摧毀烏克蘭裝甲車輛。戰場上隨處可見被燒燬的烏克蘭裝甲車輛,這就迫使向來嘴硬的烏克蘭官員表達了對卡-52殺傷力的擔憂。
雖然沒有進行大肆宣傳,但是卡-52已經成為改變游戲規則的因素,其優異表現是有道理的。
卡-52最新型號卡-52M的突出特點有:
1.網絡化能力。卡-52M能夠融入新的戰場指揮控制系統,可以通過這套系統跟無人機及其他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共享數據;
2.高帶寬通信套件;
3.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夠從15公里外探測到飛機大小的目標,從12公里外探測到坦克類型的地面目標,並支持跟蹤20個地面和空中目標;
4.升級後的中遠程光電目標探測與識別系統GOES-451M,其探測能力與雷達不相上下;
5.卡-52可以攜帶多枚短程、中程和遠程空對地導彈,用於打擊包括強化目標在內的敵方裝甲目標或地面目標。
網絡化能力與高帶寬通信賦予了卡-52最急需的能力。卡-52還能向戰場管理方即時反饋攻擊結果。這就是你能在網絡上看到那麼多卡-52攻擊視頻的原因!
遠程攻擊
更加致命的組合是遠程傳感器和遠程精確導彈。卡-52攜帶的導彈可以攻擊裝甲目標或者地面目標,或者對這兩種目標都管用。
用於打擊裝甲目標的導彈包括9K121(10到12公里射程的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能夠穿透900毫米裝甲)、9M120(6公里射程的無線電制導反坦克導彈,能夠穿透800毫米裝甲)等。
用於打擊地面目標的導彈包括Kh-25M(10公里射程的激光制導導彈,能夠摧毀掩體、橋梁、雷達站和車輛)、Kh-29(12公里射程的激光制導導彈,能夠摧毀諸如混凝土掩體之類的強化目標以及跑道和船隻)等。
簡言之,卡-52的出色表現可以歸功於遠程傳感器跟遠程攻擊導彈的結合。這就使卡-52可以在不進入便攜式防空系統射程的情況下打擊烏克蘭裝甲車輛。
此外,卡-52在執行任務時無需擔心被烏克蘭戰鬥機擊落,這就進一步強化了直升機的殺傷力。
由S-300、“山毛櫸”-M3和“鎧甲”組成的俄羅斯綜合防空系統能夠阻止烏克蘭戰鬥機從中等高度攻擊卡-52直升機,而俄羅斯蘇-35S和蘇-30SM戰鬥機負責阻止米格-29和蘇-27從低空靠近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