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當地時間7月1日在英國發表演講時竟毫不掩飾地稱,俄烏衝突為CIA招募間諜提供了罕見良機。曾擔任過美國駐俄羅斯大使的伯恩斯公開拋出此番言論的理由是,“俄羅斯人對戰爭不滿”,稱CIA絕不會坐視這樣的機會被浪費掉。伯恩斯的最新言論在美國情報界並不罕見。早在今年5月,CIA就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推出過招募俄羅斯間諜的廣告。當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稱,CIA認為俄烏衝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媒體報道顯示,CIA多年來一直將招募更多海外間諜作為其工作重點之一。針對的國家不僅包括其認定的“不友好國家”,還包括盟友。諷刺的是,CIA在世界各地持續進行間諜竊密活動,卻總喜歡以“受害者”自居,試圖誤導國際社會,污衊其他國家“竊取”西方情報。
美國中情局多次在全球實施竊密行動。圖為中情局現任局長伯恩斯。 (視覺中國)
“他們一直都在這樣做”
據俄《消息報》網站1日報道,伯恩斯當天在英國迪奇利基金會發表講話時稱,俄國內對戰爭的不滿給CIA在俄境內招募間諜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這種不滿情緒為我們CIA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的核心是由人組成的情報部門。我們不會讓它白白浪費。”
俄羅斯News.ru網1日報道稱,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員謝爾蓋·採科夫認為,任何人都不會對伯恩斯口中的CIA招募間諜計劃感到驚訝。美國人以前也這樣做。他説:“伯恩斯的言論説明,他們一直都在這樣做,以便於與俄羅斯作戰,詆毀和削弱俄羅斯。”《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網站1日報道認為,伯恩斯此類言論顯示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毫不掩飾、不斷增長的敵意。
對於伯恩斯的言論,俄政治學家沙塔諾夫斯基認為,他的判斷是錯誤的。俄社會並不反對特別軍事行動,這關係到俄國家命運。民眾不滿的是寡頭和腐敗官員、國家資金外流及社會混亂。
俄羅斯《報紙報》網7月1日報道稱,實際上,CIA早就開始在俄羅斯進行招募間諜行動。今年5月中旬,美國情報部門在其官方YouTube頻道和Telegram社交&&上發布視頻,鼓動俄羅斯人通過互聯網渠道與華盛頓合作。CNN此前也報道稱,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情報界就開始“開門營業”了。報道提到,CIA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廣告,接觸俄羅斯民眾,並提供如何匿名且“安全地”&&CIA的方法。
CNN還披露,在CIA滿世界招募俄羅斯間諜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在美國國內尋找俄羅斯人為其工作,有關工作內容包括監聽俄羅斯駐美國使館撥出和接入的電話內容等。克裏姆林宮當時強調,俄情報機構正在密切監視西方間諜的活動以及外國情報機構招募新特工的企圖。
俄修法重判“叛國罪”
俄羅斯輿論認為,儘管美方一直在進行對俄情報蒐集和間諜招募工作,但目前美方有關做法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俄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扎博洛茨卡婭上個月透露,美情報機構曾試圖策反在俄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的俄外交官。“美國繼續有針對性地對我們常駐代表團及工作人員採取一系列措施和限制,以降低我們與聯合國互動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對俄外交官施加心理壓力。”她&&,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美情報機構對俄外交官“日益侵略性的”招募方式。
據扎博洛茨卡婭介紹,美情報機構不僅在Telegram、推特等社交媒體和雅虎等搜索引擎以及YouTube等視頻網站上投放相應廣告,呼籲俄外交官與美情報機構合作,還試圖在大街上和機場與俄外交官建立聯絡。“問題不僅限於互聯網——類似內容的宣傳單定期在俄常駐代表團、其住宅區以及俄外交官工作往返路線上張貼。”
據報道,俄駐美大使館曾&&,美西方的舉動旨在通過複雜顛覆手段從內部削弱俄羅斯,使俄內部發生顛覆性改變以及讓俄民眾失去對國家的信任。針對美情報機構舉動,俄方也完善了國內相關立法以加強應對。今年4月,俄總統普京簽署一項刑法修正案,犯叛國罪者最高可被判處無期徒刑。此前該罪名最高刑期為20年。
俄“tsargrad.tv”新聞網1日報道認為,在俄烏激烈衝突的背景下,美情報機構對俄行動變得越來越粗暴和危險,各種干預活動變本加厲。美國試圖通過各種“混合戰”手段擾亂俄社會穩定,俄美矛盾和直接對抗的風險日益尖銳。俄“Ura.ru”新聞網1日稱,美對俄情報活動程度不斷加深,反映俄美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和處於低谷的現實。
美國頻頻在全球範圍內招募間諜
CIA公開招募間諜並不僅限於俄羅斯。據美聯社報道,2018年,為了減少所謂的“情報缺口”、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與俄羅斯,時任CIA局長哈斯佩爾曾明確&&要增加該機構的海外部署。按照哈斯佩爾的指示,CIA當年招募了大量懂外語的駐外人員,語種涉及土耳其語、阿拉伯語、波斯語以及中文等等。2021年,CIA再次對外招募,這一次對於候選人的要求從語言技能上升到“人生閱歷”,需要來自各行各業、不同背景的候選人,主打“多樣化”。在這輪擴編中,CIA不僅致力於增加女性比例,還注重吸納少數族裔。
在2021年從阿富汗倉皇撤軍後,CIA高層在一次閉門會議上宣布該機構將大幅增加對華行動的相關資源。在這場會議中,CIA當時的二號人物、副局長大衛·科恩聲稱“了解並牽制北京方面”是CIA的頭等要務。為此,CIA不僅宣布要建造一處“對華任務中心”,還積極招募中文僱員。為了更快招人,當時CIA還精簡了繁冗的背景調查工作,該機構內部甚至颳起一陣“中文熱”,很多情報人員為了工作惡補中文。
除了針對一些所謂“有威脅”的國家,包括CIA在內的美國情報機構也算計美國的盟友,美國情報機構在不少歐洲國家的名聲都非常惡劣。美國《紐約時報》舉例稱,CIA對德國的監聽曾導致柏林爆發大規模抗議。法國外交部就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該國總統一事傳召過美國駐法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