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25 15:14:48
來源:環球時報

意圖試探&&情勢!美國想塞給&&“超級大黃蜂”?

字體:

    由於&&現役“幻影-2000”戰鬥機的服役年限已至,而法國幾乎沒有為&&升級“幻影-2000”以及提供後繼戰鬥機的可能性,&&正在尋找替代機型。不久前,25家美國軍火供應商竄&推銷武器時提出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最近成為島內熱議的話題。大陸軍事專家認為,&&是在為採購F/A-18E/F戰鬥機進行輿論鋪墊,基本上是買什麼就捧什麼。島內也有分析認為,這是美國對&&情勢的又一次試探。

   

 “超級大黃蜂”的衍生型號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

    “最哈短距起降能力”

    中時電子報23日題為“台灣最哈F-18的短場起降、電戰能力”的文章稱,F/A-18E仍然是美國航母打擊群目前最倚重的外圍防衛者。文章認為,從新的標準來看,F/A-18E先進的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相當強大,加上龐大的武器攜帶量,可一次加挂12枚空對空導彈,空中作戰能力強大。

    文章非常看好F/A-18的衍生型——EA-18G“咆哮者”電子作戰飛機,稱該機加裝大量電子作戰設備,能夠干擾空域內的各種電磁頻譜與雷達的效能,這在現代空中作戰中極為重要,EA-18G曾經在與F-22的模擬空戰中,將F-22的空用雷達干擾到幾乎失效,因而佔據有利位置,模擬擊落F-22多次,可見其性能強大。

    &&認為,F/A-18E的最大優勢之一便是具有優異的短距離起降性能。由於它是一款美軍航母艦載機,原設計就是在極短的距離以彈射器輔助起飛。如果在陸地機場起飛,它只需滑行300米。相比之下,F-16的最短滑行距離是500米,“經國”號也差不多,而“幻影-2000”需要700米。報道稱,這對&&防衛作戰尤其重要,特別是遭遇導彈襲擊後的反擊,F/A-18E的存活率與再出動能力都會更優,也“更具嚇阻力”。

    島內軍事專家施孝瑋在網絡節目中&&,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並不比F-16差,對台灣也更適合,因為它是雙發動機,不需要改裝,就可以滑跳起飛,就台灣防衛作戰來講,即使飛機跑道被破壞,依託滑跳&成功起飛的概率會高一點。

    性能堪比F-35?

    中時電子報的文章認為,最新版的F/A-18E block 3,採用全新的座艙設計,改用單一大型觸控顯示器,與F-35同等級;加上分佈式目標處理器網絡、任務電腦,以及戰術目標網絡技術(TTNT),能夠匯總各方面戰場感知,使它可全面了解戰場環境,也能擔任空中指揮機,效能“與F-35相差不遠”。報道稱,F/A-18E在航電、指揮管理、電子作戰的效能上,比F-16V更為先進,它強大的載彈量能分擔F-16的攻擊與反艦任務。

    台灣雅虎網的文章也將F/A-18E和F-35&&到一起。報道稱,新的F-18機內系統,使用和F-35相關的設備,可以作為未來&空軍接裝隱形戰鬥機之前的過渡機種,而且可以補足“幻影”戰機對地攻擊能力的不足。報道稱,“超級大黃蜂”是目前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最主要的艦載戰鬥機,就算現在已經漸漸被F-35戰機取代,但美國海軍也不會完全淘汰該型戰機,會和F-35形成高低配,未來還是美國海軍艦隊的艦載戰鬥機主力。

    文章認為,加上F/A-18E的操作成本比“幻影”戰機便宜,只要美軍肯賣,台灣空軍可以考慮使用。台灣空軍主力戰鬥機F-16上的部分系統和F-18可共享,後勤支持人員更易上手。

    問題重重

    相對於島內媒體的一片看好,&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卻潑了一盆冷水,他專門撰文指出引入F/A-18E的諸多問題。他認為,原本屬於海軍航母艦載機的後勤維修模式和空軍戰鬥機明顯不同,&&飛行和機務人員需要長時間培訓,這些都將形成各種挑戰。再者,目前&&飛行員以換裝F-16V為優先順位,而且F/A-18E/F為雙發動機、雙尾翼,目前&&的全部機庫、機堡規格完全不符合需求,現有的場站設施也要大幅更新,導航、助航設備也必須同步換裝成與美軍同樣規格,這些都要花費大筆額外預算。美國海軍戰鬥機儀表、手冊、換裝課程全是英文,亦是“北約標準”,&&的飛行員及幹部與“北約標準”有明顯的差距,都必須去克服。

    張延廷認為,使用美國海軍艦載機對&空軍是全新技能,飛行員、地勤人員培訓的複雜度並不亞於當年的“幻影”機隊,何況二手戰機的維護費必然昂貴,只要原廠一停工,要再重開生産線,又是一筆經費。

    文章稱,目前世界其他“大黃蜂”用戶,都已隨美海軍的步伐開始選擇下一代新機種。只有澳空軍買20架F/A-18F雙座機,而且重點還在新構型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上,而其他原來F/A-18C/D“大黃蜂”各使用方都未再續用F/A-18E/F“超級大黃蜂”。張延廷認為,美國意在借此試探&&對於二手戰機的興趣,同時測試大陸的政治容忍底線。與其問美國是否願意出售“超級大黃蜂”戰機,還不如看成是美國對&&情勢的又一次試探。

    &&退役中將帥化民日前在中天新聞《前進戰略高地》節目中&&,F-18是好飛機,但是即將停産淘汰,為何還要拿它來換“幻影”,就是因為法方不&&灣零部件,而適合台灣的是F-35B,美國卻要給“大黃蜂”。

    中時電子報的文章承認,F/A-18E沒有辦法完全替代“幻影-2000”的角色,因為兩種戰機設計思路不同。“幻影-2000”極速2.2馬赫,加速能力強,可以擔任原先F-104的高空攔截機角色;相比之下,F/A-18E的極速僅為1.6馬赫,不但比不上“幻影-2000”,也比不上F-16的2馬赫,甚至不如“經國”號的極速1.8馬赫。

    島內知名學者賴岳謙在《頭條開講》節目中質疑,如果不能用,又要塞在台灣,是不是又要幫美國人蓋機庫?而且F/A-18還打不過殲-20,因為它是舊武器,所以才會有F-35要來取代F/A-18,這個戰機會慢慢走向歷史。

    大陸軍事專家張學峰對《環球時報》記者&&,&&鼓吹F/A-18E的先進性能是在為採購該型戰機進行輿論鋪墊。一段時間以來,基本上是&&可能買什麼,&&就捧什麼,甭管這款武器是不是垃圾。當年美國競標新一代戰鬥機時,F-16在多項指標上超出YF-17(相當於F/A-18的原型機)最終中標。F/A-18E是在F/A-18C的基礎上放大研製的,機動性反而有所降低。總體上和F-16V屬於同一代産品,僅具有載彈量和航程優勢,在殲-20面前沒有優勢。它起降性能雖然比F-16好一些,但短兩三百米起降距離意義有限。再考慮到後勤保障的複雜性,從技術角度看,&&引進的意義不大。張學峰認為,如果説美國對&推銷“超級大黃蜂”是在收台灣的智商稅,那&&則是推銷員。這一點只有少數&&退役將領能認清,而且敢説。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19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