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19 10:30:59
來源:解放軍報

架橋坦克:戰場上的“開路先鋒”

字體:

    “劍鋒所指,軍之所至”,是各國軍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實際作戰中,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屏障,使這一夢想的實現充滿挑戰。高山深澗、河流峽谷,險要的地勢會顯著拖慢行軍速度。除此之外,被破壞的公路、反坦克戰壕等人工障礙,同樣也會讓進攻的難度系數陡增。此時,有一種兵器往往被“委以重任”,這就是有着戰場“開路先鋒”之稱的架橋坦克。名稱雖聽上去有些“冷門”,但它往往在戰爭的緊要關頭髮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伴隨着科技進步,架橋坦克已歷經數十年多輪迭代發展。下面,讓我們走進架橋坦克的“前世今生”,揭開這種“長臂戰車”的神秘面紗。

    架橋坦克:戰場上的“開路先鋒”

    淬火而生

    戰爭是武器裝備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第一次世界大戰,陣地戰、塹壕戰盛極一時。在出現首批坦克後僅僅3年時間,英國便應戰場急需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輛架橋坦克——Mark V型架橋坦克。橋長7.5米,可有效應對當時陣地上犬牙交錯的塹壕,保證了坦克等裝甲車輛在陣地上暢行無阻。

    海峽對岸的法國人也沒閒着,同時啟動了對架橋坦克的研製。經多年打磨,他們於1938年研製出了一款軍用半履帶式架橋坦克。這一代的架橋坦克,橋的形式基本上都是翻轉式,最大跨度基本上能覆蓋當時戰場上的塹壕寬度,其他戰技術水平並不突出。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踐,美國和蘇聯等各參戰國,紛紛研製並裝備了屬於自己的架橋坦克。他們用“謝爾曼”、M48以及T-34等當時的主戰坦克底盤進行設計,在去掉炮塔的部位安裝各種類型的橋和相應的架設機構。這段時期的架橋坦克,橋的跨距和承載能力已達到新的技術水平。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一場你來我往的坦克突擊戰接連上演。敘利亞和埃及兩面夾攻以色列。初戰失利後,傷亡慘重的以色列軍隊決定還以顏色。

    以軍大批部隊向國境線上的運河邊集結。隨即,一隊怪模怪樣的坦克緩緩駛到河邊,因為它們長有長長的橋板似的機械臂,士兵們稱其為“長臂將軍”。其車頂沒有炮塔,只馱着一個扁平的鋼橋。到達指定位置,折疊橋梁的一頭迅速抬起,然後快速伸展放開,橋梁的另一頭搭到水中,長度足有20多米。

    這個“長臂將軍”正是架橋坦克,一輛又一輛架橋坦克陸續把橋梁放入水中,並連接前一段浮橋。以軍的士兵和坦克,趁着夜色在橋上魚貫而過,悉數就位後發動猛烈攻勢,很快取得豐碩戰果。

    不斷優化

    伴隨着科技的發展以及坦克作戰理念的更新,新型架橋坦克呈現出架橋速度更快、架橋長度更長和通載能力更強的特點。

    2017年1月,法國陸軍第501裝甲師與第13工兵團舉行演習。在開闢安全通道過程中,一款新型的突擊架橋坦克讓人眼前一亮,它就是PTA2型突擊架橋坦克。這是法國研製的基本型模塊化架橋坦克,其架橋裝置由2個橋節模塊組成,每個橋節長約14米,裝載於底盤車上時成折疊形式,可快速在車體前方架橋。

    此外,許多國家也都基於本國新型主戰坦克,研製生産出架橋長度更長的新型架橋坦克,其動力水平更高、抗壓性能更強。美國陸軍使用的“狼獾”重型架橋坦克採用M1A1改進型主戰坦克底盤,裝有2個橋節,當處於靜止狀態時,橋節長達26米。俄羅斯最新型的架橋坦克MTU-90,採用其T-90主戰坦克的底盤,該型架橋坦克擁有3個橋節,承載重量可保證2輛重型坦克同時通過。德國陸軍基於豹II坦克研製出了最新型的PSB2架橋坦克,逐步取代利用老式豹I坦克底盤生産的“海狸”架橋坦克。波蘭在其PT-91主戰坦克基礎上研製出了PMCz-90架橋坦克。

    此外,也有部分國家通過購買和引進其他國家架橋先進技術來增強通載能力。例如,印度陸軍曾接收了一批俄羅斯採用T-72主戰坦克底盤研製的架橋坦克BLT,它最大的特點是帶有2個“剪”式橋,可以保證戰車通過較寬的水障礙或旱地障壕。韓國裝備的架橋坦克是在其K1主戰坦克底盤上研製的,但坦克上安裝的架設裝置和“剪”式橋均由英國維克斯防務系統公司提供,首輛樣車由英國研製,之後才陸續在韓國生産。

    未來可期

    現代戰爭的特點是戰場範圍大、形勢變化快、部隊機動能力強、信息化水平高,這要求武器裝備在通用性、防護性、智能化程度上更能適應這些特點。此外,在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較多的今天,在高強度的維和、防爆和人道救援方面,也迫切需要多用途型架橋坦克裝備的出現。

    提高武器裝備部件通用性是降低武器裝備全壽命周期費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加強武器裝備戰場適應性、提高生存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美國的M1系列和德國的“豹”式系列主戰坦克,其具有較高的通用性和適裝性,以及較強的改裝潛力。對於架橋坦克來説,橋梁的通用性和標準化或將成為今後發展的重點。特別是在輕型橋方面,各國都在着手研究,很多新型模塊式橋體方案也陸續推出,這種模塊式橋體可單獨使用或拼接使用,遂行多用途任務能力也將增強。

    如何加強架橋坦克的防護性也是各國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作為橫跨障礙運送兵力的重要裝備,架橋坦克在現代戰場上很容易被列為重點攻擊目標。為提升其防護能力,一些國家設想在裝甲材料及隨車武器上進行更新升級和加裝創新,使得架橋坦克在將來的戰場上不僅僅是保障軍事交通的輔助裝備,甚至也可以在防空和對地打擊作戰中發揮一定作用。

    此外,隨着5G技術等智能化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智能無人架橋坦克或將問世。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爭相研製無人智能化坦克,如美國的“粗齒鋸”M5無人輕型坦克、法國的“天蝎”無人化智能坦克等,它們在車輛設備上都加裝了大量傳感器及偵、觀測設備,可遠程遙控指揮行進和作戰。架橋坦克作為一種進攻型戰場保障裝備,在架設橋梁期間,勢必會成為敵方空地兵力針對性打擊的重點目標,如果能夠實現架橋坦克裝備的無人化,不但能夠減少人員傷亡,還可以令其執行其他更為危險的作戰或保障任務,從而實現較大的戰場收益。

    M60架橋坦克。

    MTU-72架橋坦克。

    “海狸”架橋坦克。

    微科普

    目前,在各國部隊服役的架橋坦克,絕大多數分為剪式和平推式兩種。

    剪式架橋坦克,在行軍狀態時,橋是疊在一起的,橋分成兩部分,由一個萬向節連接。架橋時,架設機構將橋豎起,並像“剪刀”狀展開,從而完成架橋動作。這種橋梁是在二戰期間發展起來的,並經二三十年技術發展後趨於完善。早期剪式架橋坦克中,性能較為優良的要數法國的AMX30架橋坦克和英國的奇伏坦架橋坦克。該種架橋坦克結構較為複雜,架設作業時目標過大且消耗能量較多,在後面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國家開始發展平推式架橋坦克。

    平推式架橋坦克,橋的首尾相對置於坦克支架上,而其橋首部分處於下方。該系統首先在坦克前展開兩個支撐柱以支持橋首,隨後的部分於支撐柱上向前滑行,並懸架於溝壕上。原置於坦克上的橋尾部分這時降低並與前部分連接。隨後整個橋以架橋坦克整體為配重在支撐柱上滑行,架設於溝壕上。這一類平推式架橋坦克,較為有名的是德國的“鬣蜥”架橋坦克。該型架橋坦克的優點是,前懸架從橋內伸出,在橋上完全沒有力的作用,架設作業時,橋始終保持水平向前伸展,所需的推進力較小,這就為在較差地形條件下架橋提供了便利。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18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