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25日&&,應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要求,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已同意將在白俄羅斯領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器。這個消息不但讓外界對俄烏衝突走向深感擔憂,更對未來世界核平衡態勢充滿憂慮。
美軍B61-12戰術核彈頭
戰術核武器有什麼不同
全球關於戰術核武器與戰略核武器的具體劃分並沒有明確規定。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2018年曾宣稱:“我不認為存在‘戰術核武器’這回事。任何時候使用任何核武器都會改變核戰略游戲規則。”
美國“全球安全”網站稱,美軍將戰略核武器定義為“旨在打擊敵人的作戰能力和發動戰爭的意願,包括摧毀對手的工業能力、基礎設施、運輸和通信系統以及其他目標”。戰術核武器也被稱為“非戰略核武器”,主要針對有限的、更直接的軍事目標。通常而言,戰術核武器在尺寸、打擊範圍和爆炸當量上都明顯偏小。如今戰略核武器主要配備在可以飛行數千公里、打擊跨洋目標的大型洲際導彈上,而戰術核武器包括近程導彈、空投炸彈甚至炮彈,“但上述許多&&也可以運載戰略核武器”。
據介紹,戰術核武器的爆炸當量可以在1000噸以下到約10萬噸之間,而戰略核武器的當量可達100萬噸以上。但這並不意味着戰術核武器的威力就能忽視——它們的爆炸當量可以比二戰美國投放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更大。美國核歷史學家亞歷克斯·韋勒斯坦的評估稱,即便使用美國生産的最小戰術核武器——20噸當量的“大衛·克羅基特”戰術核無後坐力炮攻擊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街區,也將導致3270人死亡、3620人受傷的慘重傷亡。
戰術核武器引多方爭議
美國“大眾機械”網站稱,戰術核武器概念是美國率先推動的。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戰術核武器是北約維持歐洲軍事平衡的最有效方法。當時蘇聯在常規武器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為阻擋蘇聯鋼鐵洪流,這些戰術核武器被寄予厚望。“即便蘇軍坦克可以有效地抵禦核爆炸産生的衝擊波和輻射,但對於沒有遮掩的其他車輛和人員,戰術核武器的傷害仍非常驚人。”當時的美國軍事理論直接提出,由於戰術核武器對火炮、步兵和後勤車輛的殺傷效果非常好,因此北約戰術核武器主要作戰對象就是瞄準蘇軍二線的這類軟目標,從而讓衝在一線的蘇聯坦克集群失去後援。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在冷戰期間研製和裝備了數千枚戰術核武器。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核專家漢斯·克裏斯滕森&&,美國曾一度在歐洲部署7000枚戰術核武器,但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常規軍力方面已經重新獲得優勢,因此相繼退役了大部分戰術核武器。相反的是,冷戰後俄羅斯開始更加重視戰術核武器,以抵消西方的常規軍力優勢。
但現代高精度制導武器的發展,讓戰術核武器投入實戰變得更有可行性。以往想要摧毀特別加固目標時,由於命中精度不夠,必須用戰略核彈頭的大當量爆炸威力作為彌補,很容易造成嚴重的附帶平民傷亡;而現代導彈的命中精度很高,只需要相對較小的當量就足以摧毀目標,再加上新一代戰術核武器更加“清潔”,對於平民的傷害相對較小,因此部分國際軍事學者認為,有限使用戰術核武器時,可能引發的政治後果相對較小,例如“使用低當量戰術核武器打擊遠離平民的孤立軍事目標”。但外界普遍認為,戰術核武器大量列裝的結果,本質上是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門檻,因為誰也不敢確認對手遭到戰術核武器的打擊後,會不會進行更大規模的核報復。
由於各種原因,戰術核武器從未成為美國和俄羅斯之間主要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軍備控制條約的一部分。其中的部分原因是戰術核武器體積較小,可以用常規&&攜帶,很難進行長期監測和跟蹤。
俄戰術核武器種類繁多
不同於戰略核武器受到核軍控條約的嚴格限制,俄羅斯從未具體透露擁有多少戰術核武器,西方情報部門也説法不一。2009年的美國政府報告稱俄羅斯擁有“3000-5000枚戰術核彈頭”,2011年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詹姆斯·米勒估計“俄羅斯可能擁有2000-4000枚戰術核彈頭”,但美國國防情報局2022年的評估認為,“俄羅斯可能擁有1000-2000枚戰術核彈頭”,而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評估認為,當前俄軍戰術核彈頭不超過1900枚。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相關評估認為,俄羅斯的戰略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儲存在全國約40個高度戒備的永久性儲存倉庫。俄海軍是戰術核武器的最大擁有者,總量約935枚。其中包括用於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反艦巡航導彈、反潛火箭、防空導彈、魚雷和深水炸彈。它們可由各種水面艦艇、潛艇和海軍航空兵的飛機攜帶。最讓西方關注的是最新“亞森M”級攻擊核潛艇,它可以攜帶多種重型魚雷和巡航導彈,這些武器均可以配備戰術核彈頭。另外俄海軍大量水面艦艇與潛艇都具備發射核常兼備的“口徑”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意味着它們都可能發射戰術核武器。俄羅斯空天軍是俄軍第二大戰術核武器擁有者,總數約500枚,可以由圖-22M3轟炸機、蘇-24M和蘇-34戰鬥轟炸機、米格-31K戰鬥機攜帶,預計新型蘇-57隱形戰鬥機也將具備挂載戰術核武器的能力。除了各種空射核巡航導彈和自由落體核炸彈外,西方最關注的是由米格-31K攜帶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該報告還認為,俄軍擁有約70枚戰術核彈頭可用於陸基“伊斯坎德爾”系列戰術導彈。此外,俄軍A-135戰略反導部隊仍配備有戰術核彈頭,意在外太空用核爆炸摧毀來襲導彈。上世紀90年代初,俄防空軍擁有約2500-3000枚執行反導任務的戰術核彈頭,但如今這一數量可能下降到約380枚。
美軍戰術核武器在升級
美國的戰術核武器數量也同樣沒有公開。根據美國《核態勢評估報告》,美國核武器儲存在美國11個州和5個歐洲國家的24個保密地點。“美國的戰術核武器完全由F-15E戰鬥機攜帶的B61系列重力核炸彈組成,總數約230枚。其中約150枚B61-3和B61-4重力核炸彈被部署在歐洲五國的6個基地,其餘的部署在美國本土。”目前美國還在加緊製造新型B61-12核炸彈,它的當量在300噸到5萬噸之間可調,可以用F-35隱形戰鬥機攜帶,未來將取代美軍現役的其他重力核炸彈。
儘管明面上的美軍戰術核武器數量不多,但美國科學家聯合會認為,隨着美國新一代核彈頭的研製,美軍的戰略核彈頭與戰術核彈頭的差別正在縮小甚至消失。例如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攜帶的“三叉戟II D5LE”潛射洲際導彈已經開始配備W76-2低當量核彈頭,它的當量僅有5000噸,遠低於W76-1核彈頭的10萬噸。美國媒體也承認,美軍研製這種低當量核彈頭的目的就是“在威懾和實戰時有更多選擇性”。
同時美軍46架B-52轟炸機配備了AGM-86B空射巡航導彈,未來還將配備新型AGM-181遠程巡航導彈,它們也都可以配備戰術核彈頭。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分析稱,把新型低當量核彈頭計算在內,美國此類核武器規模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