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國想“獨立開發核武器”,阻力不只來自美國
韓國總統尹錫悅1月11日首次明確宣稱“韓國可能擁有自己的核武器”後,韓國社會對於“獨立開發核武器”的議論持續升溫。韓國《朝鮮日報》1月31日稱,民調顯示,76%的韓國民眾&&“韓國需要獨立開發核武器”。韓國對於“擁核”的支持聲高漲也引起美國高度關注,一些媒體對韓國是否有能力獨立研製核武器進行了詳細評估。
核計劃始於樸正熙時代
尹錫悅此前在接受採訪時&&,“如果與朝鮮的緊張關係繼續升級,韓國可能會用戰術核武器武裝自己”。他還&&,“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用不了多久,憑藉我們的科學技術,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很快擁有核武器。”這一表態被認為是韓國領導人“數十年來首次正式談及用核武器武裝國家”。
長期關注朝鮮半島問題的美國“北緯38度”網站稱,尹錫悅對於研製核武器的自信並非沒有根據,外界普遍認為韓國具備研製核武器的基本技術。據介紹,韓國的核武器計劃始於20世紀70年代。冷戰初期,美軍曾在朝鮮半島部署了大量核武器。但20世紀60年代後期,陷入越戰泥潭的美軍被迫開始全球戰略收縮。1970年7月,美軍通知韓國政府將從朝鮮半島大規模撤離後,對於失去美國保護極為擔憂的韓國樸正熙政府啟動了獨立研製核武器的計劃,並從加拿大、法國引進核反應堆和乏燃料處理技術。1975年4月,被美國拋棄的南越政權倒&後,更加大了韓國方面的焦慮。僅僅過了兩個月,樸正熙就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公開提到了“直接擁核”的意願。儘管在美國的壓力下,法國最終決定放棄向韓國交付相關設備,但韓國國內的相關研製仍然在進行。
據介紹,對於韓國這樣具備強大工業實力的國家而言,要研製技術要求相對低的原子彈,最關鍵的難點其實是獲得足夠的裂變核材料。韓國早在1975年就批准了《核不擴散條約》,但在核材料濃縮領域的研究並沒有完全停止。1982年,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提取了幾毫克钚-239。對於韓國發展核武器極為警惕的美國立即要求韓國不要試圖以任何方式對钚進行再加工,作為交換,美國同意轉讓核反應堆技術,並為韓國的核能項目提供財政援助。
2000年1月到3月,韓國科學家又至少三次利用激光濃縮技術,將200毫克鈾-235濃縮至接近武器級的77%。這一事實直到2004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在視察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秘密核濃縮實驗設施時才被發現。韓國政府聲稱,相關研究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隨後對韓國的核研究活動展開全面調查,並在2004年11月11日發布的報告中將此描述為“嚴重關切”的問題。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網站稱,想要製造一枚核彈頭,至少需要15-25公斤武器級的鈾-235或者7-10公斤钚-239。韓國事實上已經掌握了相關核濃縮技術,只是沒有進行大規模生産。
“足以製造4000枚核彈頭”
當前韓國20多座核反應堆使用的核燃料均需要由海外進口,這些民用核燃料無法直接用於製造核武器,但核電站使用後的核燃料(乏燃料)卻是提取鈾-235和钚-239的重要來源。美韓於1973年簽署的核能協定要求“韓國對特殊核物質進行再處理或是改變核燃料的形態和內容時需事先徵得美國的同意”,這被認為是美國禁止韓國對乏燃料進行研究和開發。韓國方面經過4年多的談判,於2015年終於與美國達成了新的核能協定,其中不再包含禁止韓國進行核濃縮和乏燃料再處理的明文規定。
由於韓國在數十年間儲備了數量龐大的乏燃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如果韓國決定建造核武器,從中提取出的武器級核材料理論上足以製造4000枚核彈頭。但當前韓國還沒有武器級钚或鈾的庫存,為此韓國首先必須大批量建造離心機進行核濃縮,“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才能生産出足夠的武器級核材料”。
“北緯38度”網站稱,擁有足夠武器級核材料後,下一步是設計、製造和測試核武器。報道認為,韓國有足夠的技術能力應對製造核彈的所有科學和工程挑戰,但想要證明核武器的實際性能,必然需要進行核試驗,韓國狹小的國土面積使得進行任何核試驗都會遭遇國內外的強烈反對。
美國“動力”網站則&&,想要構成有效核威懾,韓國還需要把核彈頭小型化,並集成到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潛射導彈或轟炸機等運載&&。韓國擁有“玄武-2/4”系列彈道導彈和“玄武-3”巡航導彈,理論上均可以攜帶小型核彈頭。特別是2020年首次試射的“玄武-4”彈道導彈可以攜帶重達2噸的戰鬥部,非常適合於改裝為核彈頭載具。但報道稱,要將核彈頭集成到這些武器&&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別是核彈頭的組裝、拆卸和部署存在重大的安全和安保風險,韓國必須自行摸索,並建立一套嚴格的核武器指揮和控制體系。
韓國“玄武-3”巡航導彈理論上具備攜帶小型核彈頭的潛力。
對於美國“核保護傘”失去信心
按照外媒的説法,韓國在技術上距離獨立研製核武器並不遙遠,但面臨的政治風險會很大,這將意味着它正式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北緯38度”網站稱,“這將打擊美國幾十年來在防止核擴散方面的領導地位。華盛頓別無選擇,只能強烈譴責和反對韓國製造核武器”。韓國的核技術主要來自美國的出口許可,核燃料也需要從海外進口,“如果首爾決定製造核武器,提供了韓國約1/3電力供應的核電站可能被迫全部關閉。”“動力”網站則警告説,如果韓國研製核武器,美國必然會收回對韓國的核保護承諾。“推進本土化核武器將導致韓國的安全性降低。這很可能會引起朝鮮的升級反應,首爾不得不獨自面對這一威脅。”同時美媒認為,韓國和朝鮮在應對核危機方面缺乏足夠的經驗和溝通渠道。CNN稱,米德爾伯裏國際問題研究所防武器擴散專家劉易斯説:“擁有核武器並不能抵消對手的核武器。例如以色列雖然擁有核武器,但仍害怕伊朗獲得核武器,因此以色列核武器根本無法抵消他們從伊朗核武器中感受到的威脅。”
但CNN注意到,尹錫悅這番表態的背後,是韓國對於美國“核保護傘”失去信心。報道稱,民意調查發現,2/3的韓國民眾寧願韓國自行研製核武器,也不願接受美國在朝鮮半島重新部署核武器。其中40%的韓國民眾明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而反對韓國製造核武器的只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