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3/ 23 14:06:31
來源:央視網

神舟十三號航太員完成多項在軌實驗:發現了什麼?有何意義?

字體:

    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二課將于今天(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這也是中國航太員第三次進行太空授課。

    神舟十三號航太員在太空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完成各項在軌實驗,這些實驗獲得了怎樣的成果?有何意義?

    中國航太員訓練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係統副總設計師 李瑩輝:神舟十三號任務在神舟十二號的基礎上完成了二十余項(在軌)科學實驗。這些實驗一方面圍繞航太員健康監測新技術,另一方面圍繞著科學新知識新發現,第三方面圍繞數據積累,完成了一係列創新研究。

    空間站的太空失重環境,為人類開展生命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依托中國空間站,我國在神舟十三號乘組在軌期間,首次建立了空間條件下細胞的長期培養體係和細胞模型,利用這樣的體係和培養模型,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幾項國際領先的生命科學實驗。

    人類首次觀測到失重條件下的心肌細胞“鈣信號閃爍”

    中國航太員訓練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係統副總設計師 李瑩輝:我們完成了國際上首例從人體尿液中的腎上皮細胞,通過基因重編程的方式,把它轉化成生機勃勃的、具有多種功能的幹細胞,又分化成為心肌細胞。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編輯了一個熒光蛋白,那麼通過熒光蛋白的熒光,我們就看到在收縮過程中鈣信號的閃爍過程,這也是國際上第一次看到了心肌細胞(在失重環境下)美麗的收縮過程。

    利用心肌細胞對重力敏感的特性,科研工作者根據航太員在軌實驗觀測,比對心肌細胞在重力條件下和失重條件下的收縮過程、收縮特點,以便更好地解讀失重對人類的影響。

    中國航太員訓練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係統副總設計師 李瑩輝:這個技術一方面可以來了解我們失重條件下的心血管變化特徵,另一方面也對大眾健康、人類的再生與衰老,包括人類的長壽和心臟病的發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實驗模型。

    我國完成國際首次皮膚幹細胞失重懸浮培養實驗

    此外,依托中國空間站和神舟十三號,我國科研工作者還完成了國際上首次皮膚幹細胞長期失重條件下的懸浮培養實驗。

    中國航太員訓練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係統副總設計師 李瑩輝:細胞是在我們的一個小房子裏,那麼這有4個通道,這個細胞可以在我們這個體係裏(完成)長達一個月(30天)的生存和存活,為我們進行長期失重條件的細胞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平臺。

    專家介紹,開展這樣的細胞空間實驗,將有助于人類更好地認識生命、突破自身。

    中國航太員訓練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係統副總設計師 李瑩輝:我們還有一些課題,比如説衰老和分化。為什麼我們做幹細胞,(就是)為人類的健康提供很重要的基礎科學支撐。我們航太員要想飛得更遠,飛得更健康,和我們的航太醫學這些不斷獲得的新收獲、新認識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這些新收獲、新認識越來越多,我們對航太員的支撐作用才越來越強。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1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