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社10月19日發表題為《在起飛時擊落——俄軍將獲得新型防空武器》的報道稱,俄國家技術集團公司着手研發射程更遠的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防空部隊將如虎添翼。
對付“小玩意”的新系統
報道説,未來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的射程約10公里,顯著高於同類系統。據悉,未來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首先用於摧毀小尺寸和低對比度的目標,尤其是巡飛彈和微型無人機。敘利亞行動和第二次納卡戰爭的經驗表明,旨在對付飛機、直升機和巡航導彈的大型裝置對巡飛彈和微型無人機無計可施。而使用裝備便攜式系統的步兵完成這項任務則要好得多。
據推測,新型系統是名為“標記”的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率先提及該系統的是俄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柳科夫大將。他在本月初&&,該武器將“在近期”入列部隊。薩柳科夫指出,“標記”的彈藥將安裝可抵抗各類光學干擾的自導頭。也就是説,強擊機或直升機無法再用熱陷阱來欺騙防空導彈。
精準的“箭”與“針”
據報道,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上世紀60年代問世,從根本上改變了諸兵種合成作戰的規則。如今,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對習慣低空躲避遠程防空導彈的飛行員構成主要威脅。
首個蘇聯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箭”-2,1968年列裝並立即被運用在實戰中。在贖罪日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的防空導彈操作手用它擊落了30多架以色列飛機和直升機。“箭”-2在越南同樣表現亮眼,摧毀了200多架美國飛機,其中包括AC-130重型攻擊機。
到1974年時,蘇聯研發出升級版的“箭”-3。不過,真正的突破是下一代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針”。
“針”配備的導彈機動性更高且耐受空氣動力阻力。發射裝置中首次內置分辨敵友的目標指示器,可防止向友方目標發射。此外,該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射程更遠且精度更高。最新升級版的“針”-S於2002年開始服役。
全天候的“柳樹”
報道説,俄軍裝備的最先進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是“柳樹”,它在“軍隊-2015”論壇上公開亮相。“柳樹”在作戰效能上明顯優於前幾代系統。它可在最遠6公里開外擊中10米至4500米高度的飛機、直升機和巡航導彈。作為對比,美國的“毒刺”射高約3500米,射程約4.5公里。
“柳樹”配備三光譜導引頭,可在近紅外、中紅外和紫外波段工作。這令其擁有火眼金睛,可輕鬆將飛機或直升機與熱陷阱區分開。
無論在山上還是海上,在零下50攝氏度至零上50攝氏度,“柳樹”均可作戰。重要的是,它在黑夜依然有效,因為配備了可拆卸的夜視瞄準器“毛克利”-2M。絕大多數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只能在日間使用。
報道指出,關於新型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目前知之甚少,但它很可能是“柳樹”的升級版,精準、抗干擾、射程更遠、更可靠。